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81篇
  免费   5544篇
  国内免费   3751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1575篇
妇产科学   165篇
基础医学   3940篇
口腔科学   93篇
临床医学   4513篇
内科学   16926篇
皮肤病学   152篇
神经病学   426篇
特种医学   22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7083篇
综合类   10172篇
现状与发展   20篇
预防医学   2113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5802篇
  29篇
中国医学   4604篇
肿瘤学   3239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1089篇
  2022年   1523篇
  2021年   2403篇
  2020年   2386篇
  2019年   2011篇
  2018年   1943篇
  2017年   2240篇
  2016年   2673篇
  2015年   2390篇
  2014年   3717篇
  2013年   3666篇
  2012年   3162篇
  2011年   3560篇
  2010年   2726篇
  2009年   2630篇
  2008年   2653篇
  2007年   2687篇
  2006年   2643篇
  2005年   2182篇
  2004年   1720篇
  2003年   1522篇
  2002年   1343篇
  2001年   1242篇
  2000年   1038篇
  1999年   861篇
  1998年   828篇
  1997年   714篇
  1996年   658篇
  1995年   556篇
  1994年   539篇
  1993年   443篇
  1992年   416篇
  1991年   345篇
  1990年   312篇
  1989年   261篇
  1988年   242篇
  1987年   195篇
  1986年   176篇
  1985年   198篇
  1984年   179篇
  1983年   121篇
  1982年   143篇
  1981年   117篇
  1980年   104篇
  1979年   100篇
  1978年   91篇
  1977年   69篇
  1976年   89篇
  1975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绍兴市中小学教师脂肪肝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中小学教师脂肪肝患病状况及相关因素,以利于及早采取防治措施.方法体检前3d忌吃油腻食物,检测空腹血脂、血糖、肝功能等;脂肪肝诊断采用GE200B型超声波诊断仪.结果绍兴市中小学教师脂肪肝患病率男女差异无显著性(29.93%,29.12%);不同年龄段教师脂肪肝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以51~60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达39.04%;脂肪肝组高脂血症检出率明显高于无脂肪肝组;高脂血症中,脂肪肝组与无脂肪肝组均以单项三酰甘油增高为主,差异无显著性;脂肪肝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肝功能异常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结论中小学教师脂肪肝患病率较高,且患者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因素多见.  相似文献   
942.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的血管重建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8个月来所施行的12例原位肝移植,探讨其血管变异问题。血管吻合技术及术中、术后应用凝血因子和止血药物的效果。结果 12例供肝中有2例肝动脉变异。血管吻合采用血管外科显微技术,5例术中术后应用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等补充凝血因子,全组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均未发现肝动脉、门静脉血栓形成等血管并发症。结论 原位肝移植中供肝的肝动脉变异是比较多见的,修剪肝动脉时应加以注意,避免误伤;血管吻合应坚持采用血管外科显微技术,可明显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适当应用凝血因子、止血药物是安全有效的,不会增加肝动脉、门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43.
目的总结我院自2003-09以来,开展的10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的手术过程及经验体会。方法本组9例患者接受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手术,1例接受经典非转流式原位肝移植手术。3例术后应用环孢霉素A+霉酚酸酯+甲基泼尼松龙三联预防排斥反应,7例应用普乐可复、霉酚酸酯、甲基泼尼松龙预防排斥反应。应用抗生素、抗真菌、抗病毒药物预防感染,口服拉米夫定、静脉滴注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乙肝复发。结果10例手术全部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生存至今,生活质量良好。多普勒超声扫描提示肝动脉血流正常,1个月后肝功能检查基本正常。结论原位肝移植术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和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4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手术切除疗效。方法:对13例因肝癌自发破裂出血行肝切除手术治疗的病例,观察了生存时间及肿瘤组织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的表达。结果:无手术死亡,7例生存19个月,6例生存2年以上。nm23-H1阳性者9例,阴性者4例。结论:对肝癌破裂出血病人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45.
活体肝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5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活体肝移植治疗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亲体部分肝移植术及术后监测临床生命体征、血生化指标,抗感染、免疫抑制、营养支持等综合方法,治疗肝豆状核变性5例。结果 供体术后顺利康复;患儿术后健康存活,至今分别为3(3例)、2、1年。肝脏功能、血铜蓝蛋白已恢复正常,正常饮食,均无复发。结论 活体肝移植可纠正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肝脏病变及原有的代谢缺陷,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挽救其生命,是治疗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终末期肝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46.
目的 反映启东地区肝癌发病的时期变化趋势和年龄作用方式。方法 应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对启东地区25年肝癌发病监测资料分区进行模型拟合和效应分析。结果 海东区和吕四区在局部时间上有所上升;汇龙区、江海区、王鲍区、启西区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群发病危险性有显著减缓或下降的趋势。结论 肝癌发病危险性在时期趋势上没有整体下降,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群发病危险性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47.
鲨肝活性肽S-8300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鲨肝活性肽S-8300对四氯化碳(CCl4)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致小鼠肝损伤,观察肝组织切片;测定生化指标,检测小鼠腹腔注射S-8300后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血清谷草转氨酶(sGO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S-8300能明显减轻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降低血清GPT、GOT、LDH活性及降低肝组织MDA含量,增加肝组织GSH含量和提高SOD活性。结论:鲨肝活性肽S-8300对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48.
将岩虫匀浆液经反相浓缩、凝胶过滤和亲和柱层析获得活性组分,在体外用MTS/PMS(氮兰四唑盐/吩嗪硫酸甲酯)方法筛选抗菌肽,再分别用MTS/PMS方法和ELISA—AFP(甲胎蛋白)方法检测其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AFP分泌及对正常大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纯化的岩虫抗菌肽为组成型碱性蛋白(MW8.1kDa,pI8.6),不同浓度抗菌肽对肝癌细胞增殖和AFP的分泌均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大小与抗菌肽浓度呈正相关性;对正常成骨细胞未见明显的抑制和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949.
张顺国  唐跃年  卜书红 《医药导报》2004,23(1):0008-0010
目的:测定普罗帕酮和N 去丙基普罗帕酮的比值以表达人肝微粒体中CYP3A的活性。方法:以1 mg·mL 1微粒体蛋白浓度37℃孵育普罗帕酮1 h,以HPLC测定普罗帕酮和N 去丙基普罗帕酮的含量。结果: 普罗帕酮和N 去丙基普罗帕酮的线性方程分别为Y=0.452 0X+0.003 029(r=0.999 7);Y=1.137 3X+0.012 740(r=0.998 5)。结论:N 去丙基普罗帕酮与普罗帕酮的最大比值为1.54,CYP3A具有饱和性。  相似文献   
950.
建立符合肝癌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规律的大鼠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6,27(6):640-6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