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7篇
  免费   419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67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322篇
口腔科学   87篇
临床医学   307篇
内科学   386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444篇
预防医学   575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143篇
  2篇
中国医学   186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71.
目的探讨银川地区儿童感染性腹泻病病原学分布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就诊宁夏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初步诊断腹泻病患儿的新鲜粪便进行细菌培养,同时对所得样本采用RT-PCR技术进行轮状病毒(HRV)、诺如病毒(NORV)、扎如病毒(SPAV)、星状病毒(ASTV)及肠道腺病毒(EADV)检测。结果 286份粪便样本共检测出致病菌208例,检出率72.73%。病毒检测172例阳性,阳性率60.14%,其中HRV84例(29.34%)、NORV62例(21.77%),SPAV14例(4.90%)、ASTV27例(9.44%),EADV 21例(7.34%)。细菌培养致病菌36例,检出率为12.58%,以沙门氏菌感染多见。混合感染36例(12.58%)。结论银川地区儿童感染性腹泻病以病毒感染为主,HRV、NORV为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分析北京某城区2011—2013年感染性腹泻患者致病菌分布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图谱特征,为感染溯源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该区域肠道门诊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1 179份,对其培养分离的致病菌进行血清分型及PFGE分析。结果 1 179份标本,共培养肠道病原菌330株,其中检出居前4位的肠道致病菌依次为志贺菌属93株(28.18%)、沙门菌属69株(20.91%)、副溶血性弧菌44株(13.33%)及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1株(3.33%)。18株宋内志贺菌PFGE分为8个型别,聚类相似度接近88%;69株沙门菌属细菌分为18个血清型,共41种PFGE型别,其中山夫登堡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具有明显的优势带型;23株副溶血性弧菌PFGE型别较为分散。结论 3年间感染性腹泻患者致病菌的血清型和PFGE带型分布较为广泛,应注意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细菌的PFGE优势菌型,警惕其引发的感染性腹泻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了解某院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现状,评价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对该院NICU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医院感染发病率。结果干预期各项干预措施的执行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期NICU医院感染发病率为5.64%(46/816),低于干预前期的13.45%(46/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2,P0.001)。NICU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38.04%(35/92)。干预后呼吸机相关肺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病率分别为0.38‰、0.12‰,均低于干预前的3.30‰、1.18‰。干预前后分离病原体均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分别占58.09%、51.16%。结论常规医院感染监测能及时反映感染控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通过采取干预措施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4.
目的了解腹腔感染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性,为临床腹腔感染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某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送检的腹腔感染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检测,并将数据输入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 946份腹腔感染标本分离非重复病原菌810株,培养阳性率5.08%;革兰阴性杆菌485株(59.88%),革兰阳性菌275株(33.95%),真菌50株(6.17%);居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4.20%)、屎肠球菌(15.06%)、鲍曼不动杆菌(8.89%)、肺炎克雷伯菌(7.66%)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9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59.18%和32.79%,各种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仍高度敏感,但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菌株占4.08%~6.67%;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占52.11%(37/7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53.57%(15/28),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71.43%(40/56),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VRE)占8.26%。结论该院腹腔感染病原菌主要是以大肠埃希菌为代表的革兰阴性菌,屎肠球菌是最常见革兰阳性致病菌,细菌耐药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75.
目的了解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G-)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2011—2013年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培养分离的G-菌标本来源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比较ICU与非ICU的差异。结果 25 153份标本共分离G-菌3 875株,分离率15.41%;其中ICU1 121份标本中分离G-菌527株,分离率47.01%,非ICU24 032份标本分离G-菌3 348株,分离率13.9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9.32,P0.00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检出率:ICU分别为56.00%(28/50)、70.65%(65/92),非ICU分别为52.81%(517/979)和40.37%(241/597)。ICU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6.59%、88.54%、10.00%、10.87%,均高于非ICU同类菌的耐药率,分别为20.21%、61.15%、1.74%、2.85%。结论 ICU主要G-杆菌的耐药率高于非ICU,且以多重耐药的非发酵菌为主。临床治疗应区别对待,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76.
Extraplacental membranes define the gestational compartment and provide a barrier to infectious microorganisms ascending the gravid female reproductive tract. We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bioactive metabolites of trichloroethylene (TCE) decrease pathogen-stimulated innate immune response of extraplacental membranes. Extraplacental membranes were cultured for 4, 8, and 24 h with the TCE metabolites trichloroacetate (TCA) or S-(1,2-dichlorovinyl)-l-cysteine (DCVC) in the absence or presence of lipoteichoic acid (LTA) or lipopolysaccharide (LPS) to simulate infection. In addition, membranes were cocultured with DCVC and Group B Streptococcus (GBS). DCVC (5–50 μM)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LTA-, LPS-, and GBS-stimulated cytokine release from tissue cultures as early as 4 h (P  0.05). In contrast, TCA (up to 500 μM) did not inhibit LTA-stimulated cytokine release from tissue punches. Because cytokines are important mediators for host response to infectious microorganism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CE exposure could potentially modify susceptibility to infection during pregnancy.  相似文献   
77.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或利伐沙班对术后出血量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共24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按术后是否应用低分子肝素或利伐沙班分为空白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及利伐沙班组。统计比较各组术后血红蛋白、血小板的变化及术后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 低分子肝素组总失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利伐沙班组总失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低分子肝素组及利伐沙班组的显性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与利伐沙班组出血量无明显差异。3组患者中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的比例无明显差异。髋骨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及利伐沙班可增加失血量,包括隐性失血量的增加,2种抗凝药物的疗效相当,应密切关注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的变化,充分认识隐性失血,对患者有效血容量的丢失作出正确评估。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调查黑龙江省逊克县火山熔岩地区啮齿动物携带病原体状况.方法 2014年4-9月,采集啮齿动物样本107只,解剖取脏器肺、肾、肝、肾和膀胱样本,采用PCR方法分别扩增10种鼠传病原体的特异性核酸片段,通过基因测序进一步鉴定.结果 在107份鼠肺中共检出汉城型汉坦病毒RNA核酸阳性样本5份,感染率为4.67%;107份鼠肾中共检出钩端螺旋体DNA核酸阳性样本6份,感染率为5.61%;107份鼠脾中共检出巴尔通体DNA核酸阳性样本7份,感染率为6.54%,嗜吞噬细胞无形体4份,感染率为3.74%;107份鼠肝、鼠脾中鼠疫菌、巴贝西原虫、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恙虫病立克次体、莫氏立克次体的DNA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07份鼠膀胱中伯氏疏螺旋体的DNA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在鼠体内还存在复合感染情况,感染率为2.80%.结论 黑龙江省逊克县火山熔岩地区啮齿动物中存在汉坦病毒、钩端螺旋体、巴尔通体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感染.  相似文献   
79.
Being an orphan virus despite a large number of investigations, hepatitis G virus is a blood-borne agent for which screening is not required in blood donations. The in vivo efficacy of pathogen inactivation methods could be assessed by the absence of hepatitis G virus markers after transfusion of pathogen-inactivated blood products, in recipients susceptible to infection before the transfusion.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复方莪术油栓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12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克霉唑阴道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莪术油栓,1枚/次,1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阴道p H值、病原菌检出率、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量表评分、阴道灌洗液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后,治疗组白带减少时间、外阴瘙痒、外阴阴道疼痛、黏膜充血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阴道酸碱度(p H)值、病原菌检出率均显著降低,GQOLI-74量表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指标改善较多(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阴道灌洗液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阴道灌洗液中细胞因子水平降低较多(P0.05)。结论复方莪术油栓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阴道灌洗液中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