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83篇
  免费   3024篇
  国内免费   905篇
耳鼻咽喉   134篇
儿科学   148篇
妇产科学   254篇
基础医学   2702篇
口腔科学   284篇
临床医学   20000篇
内科学   2545篇
皮肤病学   297篇
神经病学   667篇
特种医学   12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2545篇
综合类   24898篇
预防医学   15175篇
眼科学   224篇
药学   11315篇
  277篇
中国医学   5585篇
肿瘤学   700篇
  2024年   798篇
  2023年   2846篇
  2022年   2497篇
  2021年   3093篇
  2020年   3018篇
  2019年   2638篇
  2018年   1056篇
  2017年   2104篇
  2016年   2201篇
  2015年   2558篇
  2014年   5043篇
  2013年   4680篇
  2012年   5771篇
  2011年   5669篇
  2010年   4898篇
  2009年   4840篇
  2008年   6659篇
  2007年   5300篇
  2006年   4271篇
  2005年   4655篇
  2004年   3746篇
  2003年   3166篇
  2002年   1847篇
  2001年   1487篇
  2000年   1208篇
  1999年   814篇
  1998年   575篇
  1997年   412篇
  1996年   306篇
  1995年   286篇
  1994年   198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比较IVF 3PN、IVF 2PN、ICSI 3PN和ICSI 2PN胚胎的卵裂模式和胚胎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生殖中心就诊经时差胚胎监测(Time-lapse)培养箱培养的393个胚胎发育动力学参数,根据受精结局分为4组:IVF 3PN组(n=132)、IVF 2PN组(n=150)、ICSI 3PN组(n=11)和ICSI 2PN组(n=100),分析比较各组胚胎的卵裂模式和原核出现时间、原核消失时间、第一次卵裂时间、t4、t3-t5等胚胎动力学参数。结果 IVF 3PN组胚胎第一次卵裂模式异常率(100%)显著高于IVF 2PN组胚胎(4.67%)、ICSI 3PN组胚胎(18.18%)和ICSI 2PN组胚胎(5.00%)(P0.001),而ICSI 3PN组、ICSI 2PN组和IVF 2PN组胚胎之间的第一次卵裂模式异常率无显著差异(P0.05)。IVF 3PN组胚胎原核消失时间[(25.76±1.33)h]显著长于IVF 2PN组[(21.43±1.76)h]、ICSI 3PN组[(21.86±1.63)h]和ICSI 2PN组[(20.14±1.78)h](P0.05),IVF 3PN胚胎第一次卵裂时间亦显著长于其余3组[(27.06±1.59)h vs.(22.64±1.38)h、(22.32±1.56)h、(22.78±1.66)h](P0.05);ICSI 3PN组、ICSI 2PN组和IVF 2PN组胚胎之间的原核消失时间和第一次卵裂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IVF 3PN胚胎与IVF 2PN、ICSI 3PN和ICSI 2PN胚胎的卵裂模式和原核消失时间、第一次卵裂时间等动力学参数不同。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接受选择性淋巴结照射(ENI)的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和失败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179例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鳞癌患者,分析肿瘤局部相关因素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分析影响患者近期疗效、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对影响患者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和复发的指标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1、3、5年OS和PFS分别为77.1%、40.1%、26.0%和62.6%、30.6%、20.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声音嘶哑、cN分期、cTNM分期、GTV-横径(GTV-D)和GTV-体积/长度(GTV-V/L)为影响患者OS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声音嘶哑、cTNM分期和近期疗效为影响患者PFS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全组有75例(41.9%)患者出现复发,61例(34.1%)远处转移,其中19例(10.6%)为合并复发和远处转移。75例复发患者中64例(85.3%)患者为单纯食管复发,4例(5.3%)为单纯淋巴结复发,另7例(9.3%)患者为食管合并淋巴结复发。治疗后达完全缓解(CR)的63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出现复发,其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淋巴结复发;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周边组织/器官受侵、GTV-D和近期疗效为影响患者复发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结论食管鳞癌患者接受ENI确实可行,其失败主要模式仍为食管复发;治疗前声音嘶哑、GTV-D和GTV-V/L较大、临床分期较晚和近期疗效不佳为患者预后较差的指标;肿瘤周边组织受侵、GTV-D和近期疗效是影响患者失败的独立性因素。  相似文献   
23.
目的对医护一体分层优质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儿科病房接受治疗的100例儿童,采用医护一体分层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分析护理前后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后医生的医护沟通团队合作评分与护士的专业技能评分、沟通技能评分及患儿的护患关系评分、专业照护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且护理后患儿的满意程度(92.00%)明显高于护理前的患儿的满意程度(65.0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分层优质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使患儿及其家属更为满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4.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与专业承诺、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探讨三者的相关性,为提高本科护生的临床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在某三甲医院实习的325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问卷、护理迷你临床演练评估量表、大学生专业承诺调查量表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在其实习结束时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 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总分为(51.46±7.64)分、专业承诺总分为(88.11±5.02)分、自我效能感总分为(74.2±7.94)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护理能力与专业承诺、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P<0.05)。进一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后两者对临床能力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其中专业承诺作为重要因素作用最强。结论 临床实习教学应注重培养护理本科生的专业承诺及学业自我效能感,促进临床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5.
26.
27.
28.
目的探讨乙肝孕妇血清标志物模式、HBV-DNA载量及肝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孕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的监控和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11月在我院产检的767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的乙肝血清标志物模式、肝功能指标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mine aminotransferase,ALT)及HBVDNA载量进行研究,探讨三者间的关系。结果HBsAg、HBeAg、HBcAb阳性组孕妇HBV-DNA阳性率及病毒载量均高于其余两组(P<0.05);ALT升高程度与HBV-DNA载量具有一定相关性(r=0.255,χ^2=80.150,P=0.000);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间HBV-DNA阳性率、ALT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V-M、HBV-DNA与肝功能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大三阳孕妇中高病毒载量比例高,应加强乙肝孕妇孕期各项指标的监测,必要时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29.
随着防艾工作的推进,大众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也有了更高的警惕性,自我检测的意识也越来越强。艾滋病自我检测已非难事,甚至在家里就可以进行。但自我检测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麻烦”。尤其是“假阳性”给自检者带来不小的压力。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提高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能力,达到有效控制血糖,稳定病情,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择46例糖尿病患者,实施为期12个月的家庭护理指导,从心理疏导、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规范药物治疗、病情监测、预防并发症等的护理进行干预指导。采取指导前、后遵从治疗护理及不良生活方式改变人数率的对比,血糖指标监测达标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进行效果评定。结果:1年后,以积极的心态重视自我疾病,积极主动调整生活方式、进行自我血糖监测,遵医行为及治疗的依从性和预防并发症护理等人数增加、技巧明显提高,血糖控制的良好率也明显提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家庭护理指导对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糖稳定病情和预防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