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0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2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962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136篇
中国医学   284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8 毫秒
11.
研究《金匮要略》的重点应该放在对于各种疾病的辨证论治上,而不是某些证或某些方。这里涉及到如何看待病与证以及辨病与辨证的关系。以《金匮要略》的基本学术思想立论,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在整体论思想指导下的辨证论治体系,首先注重的是病;辨证方法的确立是由在发病学上具有不同性质特点的疾病所决定的;四诊所得的各种临床信息是为了辨病然后辨证;只有正确把握病与证的关系,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治未病”的实质。  相似文献   
12.
13.
金匮要略论注》是学习和研究《金匮要略》的重要参考著作之一。探讨分析其学术思想和注释特点主要有七个方面:先注后论,间以眉批,方法别具一格;援引《内经》,溯本探源,阐发仲景奥旨;博采众长,兼收并蓄,释疑解惑补阙;前后联系,融会贯通,析理透彻入微;注重鉴别,区分异同,辨证精益求精;解析方药,紧扣病机,义理昭然若揭;敢于质疑,直陈己见,而非人云亦云。  相似文献   
14.
当人类在病中和病后恢复期时,就会想起在饮食上要“忌口“的说法。祖国医学是重视饮食宜忌的,临床上确有现实意义。《金匮要略》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  相似文献   
15.
《金匮要略》治崩漏方的祛瘀思想阐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碧涛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573-1574
金匮要略》妇人病三篇中,治疗崩漏且方证完整的共有3首——“温经汤”、“胶艾汤”、“旋复花汤”。然而仔细探析3方中都蕴含着一种基本治法,即调理气血,活血化瘀(止漏)。  相似文献   
16.
对《金匮要略》疼痛症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一、弱主血虚 1.心血不足:《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云:“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本条之“动而弱”,言惊悸之脉象。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  相似文献   
18.
《金匮要略》情志病证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金匮要略》情志病证的表现、主要的情志病,以及证治特色。  相似文献   
19.
20.
黄岑汉  刘燕平 《陕西中医》2006,27(6):741-742
当归芍药散,方出《金匮要略》。该方配伍严谨、精炼,具有养血调肝,运脾除湿之功,专治妇人腹中诸疾痛。笔者依据本方之功效,在临床将此方变为汤剂,用治其它疾病,也每获良效,兹举验案3则。1黄疸(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王某,女,26岁。2003年2月22日初诊。原患甲型肝炎,经住院治疗2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