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92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46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01.
浅议“清,补,和”法治疗感染性休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感染性休克属中医“闭、脱”证范畴。目前对于脱证常用益气养阴固脱法、回阳救逆固脱法、养阴复脉固脱法。对于闭证则以开闭祛邪为大法,如用“三宝”及苏合香丸等。然临床所见感染性休克并非单纯的闭证或脱证,往往兼夹,或闭中有脱,或脱中有闭,使治疗更为复杂。故有学者提出开闭固脱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休克。有见于此,笔者以为“清、补、和”法也是治疗其  相似文献   
102.
从目前治疗肿瘤采看,申医申药治疗的对象大都是受“重创”后求治患者,正虚已成,在此对温补法在肿瘤的治疗申的作用、价值、机理和运用规律进行浅述,最终得到医治病人为目的。  相似文献   
103.
胃癌穿孔是指胃癌原发灶发生急性穿孔,是胃癌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如果术中发现胃癌已无法切除,而穿孔直径在1~3cm之间,传统的修补法很难将穿孔修补,且术后易发生消化液再渗漏。我们采用的“铆钉式修补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术中将大网膜在穿孔处形成“铆钉”状修补。现介绍我院对13例胃癌穿孔者应用“铆钉式修补法”行修补术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04.
105.
补法的运用     
补法是针对虚证而设的。《素问·三部九候论篇》云:“虚者补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指出了补虚的总原则。《理虚元鉴·治虚有三本》云:“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  相似文献   
106.
根据《素问》《灵枢》关于“补泻方圆”的论述,认为《灵枢》是讲补泻的主要方法,《素问》是讲正确实施补泻,防止副作用的必备条件,两说看似矛盾,实则互为补充,并结合仲景组方说明了“补泻方圆”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07.
108.
补泻同用针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常遇到患者证情并非单纯的虚证或实证。或是因虚致实或因实致虚、虚中挟实或实中挟虚、虚实错杂之证,且有虚实之间孰重熟轻、因果转化、标本缓急等矛盾。在针刺治疗时,施用补的手法则不利邪之外达,施用泻的手法又会使正气更虚,平补平泻虽折衷且有补泻双重作用,但往往因不完全符合辨证而疗效很差。笔者在临床上法前辈之经验,谨守中医辨证原则,施用补泻同用的针刺  相似文献   
109.
汉方药补益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贫血大鼠制作了心血虎证动物模型,并探讨了补血剂四物汤与归脾汤对该动物模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阴阳双补法治疗激素依赖性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3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悦 《国医论坛》1997,12(3):41-41
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由于病情复杂,缠绵难愈,部分病人采用一般消炎平喘药效果不理想,需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以控制病情,从而产生对激素的依赖,引起免疫力低下、内分泌紊乱等副作用。目前国内多采用局部给药的方法以撤减激素,虽有一定效果,但不适宜农村病人,且有诸多副作用。为此,笔者采用阴阳双补法治疗该病,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按照1979年修订的全国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选择缓解期需口服强的松或地塞米松10mg~30mg/日以控制病情者为观察对象。39例中男36例,女3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