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50篇
  免费   1478篇
  国内免费   213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8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931篇
内科学   533篇
皮肤病学   64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57篇
综合类   4535篇
预防医学   633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589篇
  24篇
中国医学   14363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251篇
  2023年   829篇
  2022年   700篇
  2021年   955篇
  2020年   752篇
  2019年   818篇
  2018年   372篇
  2017年   669篇
  2016年   664篇
  2015年   819篇
  2014年   1325篇
  2013年   1046篇
  2012年   1328篇
  2011年   1217篇
  2010年   1132篇
  2009年   966篇
  2008年   1180篇
  2007年   956篇
  2006年   860篇
  2005年   871篇
  2004年   774篇
  2003年   816篇
  2002年   621篇
  2001年   599篇
  2000年   468篇
  1999年   394篇
  1998年   317篇
  1997年   291篇
  1996年   288篇
  1995年   224篇
  1994年   216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杨乾珽 《河南中医》2007,27(2):42-43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利胆逐水汤治疗胆囊积液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均为1999年11月~2005年11月就诊于本院肝胃病科的门诊患者。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32~49岁;病程6~24月。1.2诊断标准胆囊积液的西医诊断以恶寒发热,右上腹不适、胀痛、恶心、呕吐、嗳气、反酸、厌食油腻为主要临床表现,结合体格检查(莫非氏征阳性),特殊辅助检查(彩色多普勒、B型超声波)为依据,中医诊断按辨病辨证相结合。1.3辨证分型右胁胀痛、胁痛彻背、厌食油腻为各型共有症状,其他兼症如下:①肝胆湿热:兼有口苦尿黄,大便秘结,舌苔黄…  相似文献   
62.
63.
益气聪明汤系李东垣所创,由升麻、葛根、黄柏白芍、蔓荆子、人参、黄芪、甘草八味药组成。功能益气升阳、主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所致的各种病症。笔者平尊古训,谨守病机,辨证应用于临床,每获良效滋举例如下:1眩晕(高血压病)许某,男,63岁。于2004年9月8日初诊。高血压病史8年。近  相似文献   
64.
儿童锌缺乏症从脾论治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奕儿  郭雄伟 《新中医》2005,37(6):77-78
目的:观察中医从脾论治儿童锌缺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患儿采用益气健脾法(基本方由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白扁豆、焦山楂、陈皮组成)治疗。结果:临床治愈43例,好转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3%。结论:采用益气健脾法为主治疗儿童锌缺乏症。能促进患儿脾的运化功能.从而提高机体自身对锌的吸收与利用。  相似文献   
65.
补中益气法治疗术后非感染性发热9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术后发热为临床常见并发症,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种。感染性发热西医多针对病因,采用抗生素治疗;非感染性发热认为是术后自身所产生的一系列应激性反应,轻者无需处理,重者多采用物理疗法对症处理,但效果不甚理想。近年来,笔者根据中医辨证,采用补中益气法为主治疗该症,效果满意。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6.
上脸下垂是指提上肌功能丧失或不全,以致上脸部分或全部下垂的反常状态,严重的下垂能遮住瞳孔影响视力。发病可为单侧或双侧,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药物难奏效,后天可针对病因治疗。是临床常见而疑难的眼睑病。本病祖国医学称“上胞下垂”,古称“睢目”、“侵风”“眼脸垂绥”、“胞垂”、“脸废”等。多由气血不足、梅毒、外伤、椒疮等造成上睑下垂。  相似文献   
67.
现在处于人人讲卫生的时代,小便治病,并不被现代人所了解,甚至遭到指责与嘲讽。  相似文献   
68.
补肾益气逐浊法治疗ABO溶血致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逐浊法治疗ABO溶血所致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8例,用补肾益气逐浊法,选用黄芪、菟丝子及蚕砂颗粒剂口服;对照组54例,口服胸腺肽肠溶胶囊等。结果在降低血清抗体效价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为51.9%;在妊娠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为42.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益气浊法治疗ABO溶血所致的习惯性流产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9.
赵延玲 《中医研究》2003,16(3):36-37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慢性进行性对称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可伴有关节外系统性损害 ,为常见的风湿病之一 ,在我国患病率约为 0 32~0 38% [1] 。本病病因未明 ,发病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 ,至今西医尚缺乏根本的治愈方法。笔者自 1991年 3月~ 2 0 0 2年 3月用自拟痹痛消治疗本病 86例 ,收效颇佳 ,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86例病人中 ,男 2 4例 ,女 6 2例 ;年龄 2 0~ 2 9岁2 0例 ,30~ 39岁 30例 ,4 0~ 4 9岁 36例 ;病程 1年以下者 5 0例 ,1~ 6年者 2 0例 ,6年以上者 16例 ;其患病部位为双手掌指关节者 5 1例 ,脚趾间关节者 30例 ,伴有…  相似文献   
70.
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功能助卫气、固皮表、补中气、升清气、托疮毒、利小便。张元素谓其功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笔者现结合个人临证体会,就黄芪在治疗以气虚为主的疑难病症中的运用体会介绍如下。1 益气升阳除热 益气升阳除热,即甘温除热法,乃李东垣所创。他有感于当时医家以外感治一切发热证而提出这一观点。《内外伤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