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2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45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421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2篇
  1篇
中国医学   78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点穴手法治疗颈性头痛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性头痛是一个症状,多见于椎动脉型及交感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等疾病.治疗颈性头痛的方法很多,疗效各不相同.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院骨科刘福才副主任医师,根据中医经络腧穴理论,结合西医解剖学原理,经过多年摸索实践,自创点穴手法治疗颈性头痛,并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疗效.笔者跟随刘主任学习9年,对该点穴手法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和体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2.
李玮 《中医药学刊》2005,23(10):1903-1904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的疗效.方法:益脑止痉汤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氟哌啶醇片各35例,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的进步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脑止痉汤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疗效好.  相似文献   
63.
《金匮要略》病证脉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金匮要略》中痉病、疟病、胸痹病、水气病和黄疸病的脉法进行了归纳整理,分析提炼出其纲脉、可见脉、变脉和死脉,并结合后世医家杂病脉诊运用的有关论述进行分析,使仲景杂病脉候病机思想具体化,以有利于临床辨证方法的充实,对临床诊治疾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4.
高良姜超临界萃取物肠管解痉作用胆碱能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清和  林蕊  曾晓会 《中药材》2004,27(10):739-741
目的:通过在体实验从胆碱能通路初步探讨高良姜超临界萃取物的肠道解痉作用机制.方法:用肠推进、肠管悬挂和贴壁压敏法观察高良姜超临界萃取物对在体动物肠管的作用.结果:本实验提示高良姜超临界萃取物具有拮抗毒蕈碱样受体的作用,可能是其治疗脘腹冷痛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5.
根据中医的整体观念、脏腑表里关系、十二经气相传承关系,分析董氏“十井穴”的配伍关系,认为“十井穴”有宣开肺气、利咽解痉、清热泻火、平逆止呕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醒脑解痉针法联合平衡针治疗卒中后下肢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卒中后下肢肌张力增高患者95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7),对照组给予平衡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解痉针法,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下肢肌张力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下肢肌张力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下肢肌张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升高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Vmax、Vm和BF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Vmax、Vm和BF值与对照组相比较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解痉针法联合平衡针治疗卒中后下肢肌张力增高在疗效方面较好,且能够改善下肢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67.
《辽宁中医杂志》2015,(10):1912-1914
目的:观察清肺止痉活血法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疗效,并探讨其对PLT及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4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与阿奇霉素治疗,10 mg/(kg·d),1次/d,连用7 d,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与清肺止痉活血法治疗,水煎服,1剂/d,连用7 d,比较两组疗效及PLT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39例(97.5%),明显高于对照组32例(80.0%),χ2=6.135,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分别为(1.4±0.8)d、(4.3±1.5)d、(4.1±1.3)d、(6.9±1.3)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P<0.05。治疗后观察组P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清肺止痉活血法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疗效较佳,且可降低D-二聚体水平,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68.
痉厥证的主要症状为神昏抽搐,手足厥逆。清代新安名医余国珮先生从燥、湿两端阐释病机,明辨虚实,再析寒热,对症施治。其治疗以燥者濡润,湿者宣化为总则,并注重顾护阴液,调畅气机。根据不同证型又以救阴缓肝、清润滋补、苦辛通降、通闭开泄等方法选方夺药。本文从痉厥证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几方面阐述余国佩论治此病的特色思路。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熄风止痉法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 56 例面肌痉挛患者用中药熄风止痉和西药卡马西平、甲钴胺治疗.对照组使用西药卡马西平、甲钴胺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结论 熄风止痉法治疗面肌痉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0.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多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百日咳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在冬春季节发生和流行,从几个月的吃奶婴儿到七八岁的小儿都有可能染病,百日咳潜伏期一般为7~10天。发病初期症状似感冒,打喷嚏、流鼻涕、轻微发烧,3~4日后上述症状逐渐减轻,唯有咳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