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36篇
  免费   1904篇
  国内免费   256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132篇
妇产科学   70篇
基础医学   15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342篇
内科学   1771篇
皮肤病学   85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2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40篇
综合类   8644篇
预防医学   1939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3625篇
  39篇
中国医学   16877篇
肿瘤学   141篇
  2024年   358篇
  2023年   1202篇
  2022年   974篇
  2021年   1416篇
  2020年   1192篇
  2019年   1220篇
  2018年   479篇
  2017年   1021篇
  2016年   1121篇
  2015年   1215篇
  2014年   2243篇
  2013年   1917篇
  2012年   2444篇
  2011年   2414篇
  2010年   2169篇
  2009年   2078篇
  2008年   2304篇
  2007年   1947篇
  2006年   1768篇
  2005年   1642篇
  2004年   1298篇
  2003年   1126篇
  2002年   869篇
  2001年   827篇
  2000年   623篇
  1999年   488篇
  1998年   400篇
  1997年   392篇
  1996年   323篇
  1995年   309篇
  1994年   221篇
  1993年   150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缠绵,迁延难已,其中阴虚络瘀型病情尤为深痼,王邦才教授认为其根本病机为久病顽疾、胃阴伤损、络道枯涩、痰毒瘀滞、胃失濡养,终致胃膜萎缩,治疗必须以养胃阴为本,兼以通络化瘀解毒。自拟养胃和络饮滋养胃阴、化瘀通络,药味平简,但通补并施,合机中病,故临证多有效验。  相似文献   
33.
34.
《中成药》2019,(3)
目的考察通络骨蚀丸对痰瘀阻滞型1-2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233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和仙灵骨葆胶囊,观察组给予通络骨蚀丸,疗程1年。然后,检测临床症状评分(Harris、FPS-R、JOA、中医证候)、血黏度指标(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清骨代谢指标(BMP2、ALP、TGF-β1、BGP)、股骨头塌陷区域、总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临床症状评分、血黏度指标、血清骨代谢指标、股骨头塌陷区域显著改善(P0.05)。结论通络骨蚀丸对痰瘀阻滞型1-2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疗效良好,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应用颈三针联合加味逐瘀颈康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入我院于2018年7月~2019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n=25)和参照组(n=25)。参照组行加味逐瘀颈康汤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行颈三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综合治疗效果评分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NDI、Cobb角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发生概率,两组间对比(P<0.05)。治疗之前,研究组的疼痛评分、综合治疗效果评分、NDI、Cobb角的变化无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之后,研究组的疼痛评分、综合治疗效果评分、NDI、Cobb角的变化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颈三针联合加味逐瘀颈康汤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且能够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障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升降散合贝母瓜蒌散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47例。观察组予升降散合贝母瓜蒌散+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记录患儿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速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呼吸频率(RR)及血氧饱和度(SpO_2)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47/47),优于对照组的95.74%(45/47)(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儿治疗2周后WBC、ESR、hsCRP、PCT及RR明显下降,SpO_2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2周后ESR、hsCRP、PCT及SpO_2的改善更加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降散合贝母瓜蒌散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疗效及安全性均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37.
38.
39.
目的探讨研究一次性湿热交换器在新生儿机械通气长途转运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120转运中心长途转运接收786例机械通气新生儿,786例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气道护理(对照组)和转运途中应用一次性湿热交换器组(治疗组),对比转运过程中的吸痰次数、肉眼可见痰痂形成率、堵管发生率、脱管发生率、人机对抗发生率。结果研究数据显示治疗组吸痰次数、肉眼可见痰痂形成率、堵管发生率、脱管发生率、人机对抗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机械通气新生儿长途转运中,一次性湿热交换器的可减少转运患儿吸痰次数发生率、降低肉眼可见痰痂形成率、堵管发生率、脱管发生率、人机对抗发生率具有明显优越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ICU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密闭式吸痰(CS)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对50例在ICU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患者,在CS期间,实施心理沟通、规范吸痰、严密监测病情、积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发症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50例患者每次吸痰时间(13.2±1.6)s,吸痰前后心率均保持稳定。吸痰期间血氧饱和度均维持在或改善到正常范围内。仅发生呼吸道黏膜轻度损伤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各1例,未发生气道堵塞等其他并发症。结论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使用CS期间做好综合护理干预,可保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维持和改善血氧饱和度,并发症少,吸痰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