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9篇
  免费   339篇
  国内免费   246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97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752篇
内科学   443篇
皮肤病学   319篇
神经病学   130篇
特种医学   157篇
外科学   399篇
综合类   3045篇
预防医学   479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3468篇
  17篇
中国医学   796篇
肿瘤学   87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289篇
  2014年   559篇
  2013年   519篇
  2012年   579篇
  2011年   606篇
  2010年   580篇
  2009年   534篇
  2008年   572篇
  2007年   602篇
  2006年   522篇
  2005年   555篇
  2004年   534篇
  2003年   484篇
  2002年   381篇
  2001年   314篇
  2000年   276篇
  1999年   213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1.
培斯汀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19(5):i0003
  相似文献   
52.
小剂量咪唑安定辅助臂丛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庆  肖和平 《四川医学》2006,27(9):955-955
目的观察小剂量咪唑安定辅助臂丛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56例上肢手术患者均选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穿刺成功后注入0.125%布比卡因 1%利多卡因 1∶20万肾上腺素的混合液20~25ml,10min后测麻醉平面,效果确定后即静脉给小剂量咪唑安定0.03~0.05mg/kg,患者安静入睡后,面罩给氧,开始手术,术中维持Ramsay标准评分3~4级。结果全组患者术中均安静入睡无恐惧感,麻醉期间连续监测MBP、SBP、DBP、HR、SpO2、ECG、RR稳定,无一例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等意外及并发症发生。术后24h随访患者对手术及麻醉的记忆情况,无一例患者能自行正确回忆,仍未见麻醉并发症。结论小剂量咪唑安定具有较好的镇静、顺行性遗忘作用,能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辅助臂丛麻醉效果可靠,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容易管理,并发症少,是临床骨科手术的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3.
咪唑安定在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解建 《山东医药》2003,43(31):61-62
机械通气患者在救治过程中常见的应激反应为焦虑、恐惧和躁动等,患者应激反应的程度及能否控制直接关系到其预后。因此,有效的镇静对于机械通气患者非常重要。1 镇静剂对机械通气患者的作用 由于气管插管的强烈刺激,机械通气患者常发生烦躁不  相似文献   
54.
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安全、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疼痛时间短等优点.患者乐于接受。我们以雷米芬太尼、异泊酚和咪唑安定复合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5.
甲状腺手术临床上常采用颈丛阻滞麻醉,在穿刺过程中常遇到病人主诉不适和疼痛,且有心血管系统反应。为此,笔者在颈丛穿刺前采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混合液给病人实施预先镇静镇痛处理,目的在减轻病人不适和不良回忆,提高麻醉质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价靶控输注咪唑安定对靶控输注丙泊酚镇静催眠效应的影响。方法ASAI~Ⅱ级择期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四组:A组为单纯丙泊酚组,B、C、D组为丙泊酚 咪唑安定组,咪唑安定靶浓度分别为10、20、30ng/mL。咪唑安定达到平衡后,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记录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为1、2、3、4、5μg/mL时BIS值和OAA/S评分,并记录OAA/S评分达到4、3、2、1时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和BIS值,记录BIS值为50时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结果1.咪唑安定达到平衡后,C组和D组BIS值显著下降;D组中OAA/S评分也显著下降,并低于B组和C组;2.随丙泊酚浓度升高四组患者.BIS值和OAA/S评分逐渐下降;3.相同丙泊酚浓度时,BIS值和OAA/S评分随咪唑安定浓度增加呈降低趋势;4.B、C、D三组患者OAA/S评分达到3、2、1以及BIS值达到50时所需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均显著低于A组,达到相同OAA/S评分D组所需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显著低于B组和C组。结论效应部位浓度为10、20、30ng/mL的咪唑安定均能显著降低丙泊酚靶控浓度,以达到需要的镇静深度;随咪唑安定浓度加深,降低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57.
咪唑安定对低血容量休克鼠静脉血管可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咪唑安定对低血容量休克血管可容性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血管可容性的变化通过测量注射咪唑安定前后全身平均循环充盈压(Pmcf)来表示。实验鼠分为对照组(n=8),交感神经阻断组(SNSB,n=8),交感神经阻断 去甲肾上腺素组(SNSB NA,n=9),低血容量组(n=5)。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0.3、0.5、1.0mg·kg-1后2min测量Pmcf。结果与用药前相比,咪唑安定导致对照组、低血容量组、SNSB NA组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P<0.05),但对照组呈剂量依存性方式。对照组和低血容量组的Pmcf呈现剂量依存性下降(P<0.05),但SNSB组、SNSB NA组无改变。结论 咪唑安定可引起剂量依存性的静脉血管舒张,而这种作用主要是源于其对静脉血管交感神经张力的抑制。  相似文献   
58.
非洛地平缓释片在兔体内药物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几种国产非洛地平缓释片在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兔口服药物后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以普通非洛地平片作为参照,计算其药物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结果 在1.0-80μg·L-1范围内,非洛地平血浆药物浓度与色谱峰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单剂量兔血浆中非洛地平缓释片动力学参数不同产品存在差异,相对于普通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79%、162%、122%.结论 不同产品非洛地平缓释片药物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观察口服咪唑安定作为成人麻醉前用药的镇静和顺行性遗忘作用以及最佳剂量。方法 40例择期妇科及腹部手术患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例:A组口服咪唑安定160μg/kg;B组口服咪唑安定120μg/kg;C组肌注咪唑安定60μg/kg;D组为对照组,依据Nishiyama方法进行镇静分级评估,术后24小时内随访询问患的顺行性遗忘情况。结果 A,B和C组患的镇静程度无差异性,但镇静评分明显高于D组(P<0.01);A,B和C组部分患对静脉穿刺,麻醉操作和面罩吸氧过程产生顺行性遗忘,而D组患则没有这种作用。结论 麻醉前60分钟口服咪唑安定160μg/kg效果最佳,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和部分顺行性遗忘作用,是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理想的麻醉前用药方式。  相似文献   
60.
氨氯地平与维拉帕米缓释片降压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世法  厉朝喜 《浙江医学》1997,19(3):176-177
氨氯地平(amlodipine)是新型的1,4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国内外研究均证明对高血压病治疗有较好疗效。维拉帕米缓释片对高血压病疗效亦早有报道,为探讨两药降压作用,笔者用氨氯地平治疗54例及用维拉帕米缓释片治疗48例轻、中度高血压病病人,并对两药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现报道如下。 对象和方法 轻中度高血压病人诊断均符合1978年WHO有关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治疗期间停用其它抗高血压药物。 氨氯地平组(A组)54例,男29例,女25例;年龄51岁~66岁,平均58.7土6.8岁。高血压病病程10~25年,平均高血压病病程13±18.1年,治疗前平均血压为160.3土20.2/98.9±7.9mmHg。 维拉帕米缓释片组(V组)共48例,男26例,女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