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16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3篇
  1篇
中国医学   32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1 毫秒
31.
笔者在临床上以辨证组方加用薏苡仁治疗小儿脱肛等病确有良效,兹举例介绍如下。中医认为,小儿脱肛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以至中气不足,气虚下陷,不能摄纳而形成,故重用薏苡仁健脾补肺调养后天而获良效。  相似文献   
32.
餐厅风水     
宝林  兰溪 《东方养生》2007,(8):82-83
八卦和家庭座位 我们知道八卦的每一个部分部代表一些事物。这些部分和以阴阳形式的五行能量的运动有关。每一部分反映一个方向、季节或时间段的一种具体的能量。八卦象征暗示了人生之途,每一部分也代表一个特定方面——职业、财富、人际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33.
人生最值得珍惜的是什么?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会有很多种。有人重视的是事业,有人追求的是金钱,有人执著的是爱情。为了实现这些,人们在努力奋斗。甚至到了其乐无穷的地步。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与之同时付出、作为兑换的又是什么?有没有发现一样东西。在悄悄地消耗着,减少着,不会再回来了?那就是用健康做筹码。[第一段]  相似文献   
34.
笔者在临床中治疗心血管疾病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真心痛"等范畴,多因痰饮、瘀血、寒积、气滞及心之气血阴阳亏虚所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心肾为水火之脏,心肾相交,水火相济,肾虚则心失濡养温煦;肝主疏泄,心之运血,靠肝疏泄之助等.  相似文献   
35.
脾胃学说在儿童体质保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中医脾胃学说和儿童体质保健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小儿体质有“脾常不足”特点。脾为生化之源,脾胃为后天之本,与小儿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均有密切联系;调理脾胃是儿童体质保健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6.
眼针疗法是彭静山教授首创的一种微针疗法。分为观眼识证和眼针疗法两部分。依据《证治准绳》所载“目形类丸,瞳神居中而前,如日月之丽东南而晚西北也。内有大络六,谓心、肺、脾、肝、肾,命门各主其一;中络八,谓胆、胃,大小肠,三焦、膀胱各主其一;外有旁支细络莫知其数,皆悬贯于脑,下连脏腑,通畅血气往来以滋于目。故凡病发,则有形色丝络显现,而可验内之何脏腑受病也…”结合《内经》关于眼与脑、脏腑、经络的联系的论述,及八廓八卦确立了眼周八区十三穴。观察白睛脉络颜色、形态变化以诊断疾病,根据变化及辨证在眼眶周围针刺以防病治病。提出“眼络于脑,通调脏腑”假说。  相似文献   
37.
刘恒霞 《长寿》2007,(3):44
中医认为,胃主受纳,睥主运化,它们是脏腑气化升降的枢纽,是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周身的津液、营养都必须依靠脾胃来供给,故有“脾胃乃后天之本”的说法。  相似文献   
38.
潘凤梧 《长寿》2007,(3):44-44
中医认为,胃主受纳,睥主运化,它们是脏腑气化升降的枢纽,是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周身的津液、营养都必须依靠脾胃来供给,故有“脾胃乃后天之本”的说法。  相似文献   
39.
我国的传统医学认为,“脾肾乃后天之本”,脾胃者,人之消化、吸收功能也。后天是指人出生之后,本是基础的意思。换句话说: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乃是人生长、发育以及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孟夫子也说过:“食色人之性也”。[编者按]  相似文献   
40.
在自然界,生、长、壮、老、死是生命发展之自然规律。人何以有寿夭?有出于禀受,有因于人为,当决定于先天遗传、后天保养和社会条件。人若要善其天年,除遗传因素外,“后天保养”当为重中之重。说到后天保养,不能不涉及到“进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