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74篇
  免费   4113篇
  国内免费   2890篇
耳鼻咽喉   429篇
儿科学   293篇
妇产科学   357篇
基础医学   2709篇
口腔科学   13002篇
临床医学   9881篇
内科学   3301篇
皮肤病学   380篇
神经病学   1150篇
特种医学   19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3327篇
综合类   20955篇
预防医学   7282篇
眼科学   439篇
药学   10613篇
  179篇
中国医学   5014篇
肿瘤学   2577篇
  2024年   664篇
  2023年   2084篇
  2022年   1922篇
  2021年   2401篇
  2020年   2546篇
  2019年   2345篇
  2018年   1237篇
  2017年   1988篇
  2016年   2354篇
  2015年   2720篇
  2014年   4093篇
  2013年   4081篇
  2012年   5023篇
  2011年   5179篇
  2010年   4556篇
  2009年   4674篇
  2008年   4766篇
  2007年   3973篇
  2006年   3683篇
  2005年   3622篇
  2004年   2993篇
  2003年   2740篇
  2002年   2166篇
  2001年   1925篇
  2000年   1457篇
  1999年   1194篇
  1998年   1034篇
  1997年   1039篇
  1996年   1052篇
  1995年   998篇
  1994年   801篇
  1993年   569篇
  1992年   568篇
  1991年   391篇
  1990年   365篇
  1989年   391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7 毫秒
61.
目的研究人参、白术有效组分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口腔、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给药(人参白术有效组分群)组,用主动免疫法复制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HE染色、扫描电子显微技术观察胃黏膜组织显微及超微结构,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道及口腔菌群,利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人参、白术有效组分群能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组织病理形态(P<0.05);增加大鼠肠道、口腔菌群多样性及丰富度(P<0.05);减少肠道、口腔中致病菌群(普雷沃氏菌科_UCG-003、梭杆菌属)的数目(P<0.05)。其中,大鼠病理学评分与其口腔、肠道菌群的丰度、多样性以及门、属水平上的差异菌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人参、白术有效组分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缓解胃黏膜萎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和口腔菌群有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微淋巴管密度(MLV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间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水平,统计MVD及MLVD数值,并分析Ki-67与MVD和MLVD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患者中Ki-67的阳性表达率为61. 0%,且Ki-67表达在不同大小的肿瘤及不同肿瘤分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乳腺癌患者中MVD和MLVD的表达在肿瘤直径≥2cm及Ⅲ~Ⅳ期肿瘤分期的患者中有明显的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Ki-67与肿瘤MVD和MLVD存在正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MVD与MLVD之间亦存在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检测癌组织中Ki-67、MVD和MLVD的表达水平可以反映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和浸润程度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3.
孙申君 《天津护理》2020,28(6):702-703
目的: 评价无缝隙护理对口腔正畸患者口腔健康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00例口腔正畸患者,按照双色球法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护理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和口腔健康状态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口腔健康状态(言语受限、疼痛、咀嚼、其他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14 d后、护理28 d后的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护理28 d后口腔健康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可有效改善口腔正畸患者的牙龈指数与牙菌斑指数,可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长期随访过程中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与脑卒中复发的关系。方法筛选2008年至2011年本院神经内科诊治的脑出血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脑出血后6个月内开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37例纳入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组(使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均为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或氯吡格雷75 mg/d),未在脑出血后6个月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101例纳入非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组,所有患者均随访36个月,并记录随访期两组患者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情况以及缺血性脑卒中和脑出血的发生情况;有条件的患者在随访满36个月时进行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MRI-SWI)序列检查脑微出血情况,并采用MARS评分分级。结果随访完成时,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为8.1%(3/37),非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组发生率为16.8%(17/10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35);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组患者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为2.7%(1/37),非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组发生率为3.0%(3/10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78)。87例患者完成了MRI-SWI检查,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组患者MARS评分2~3级(代表较严重微出血)的比例为12.0%(3/25),非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组为9.7%(6/6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83)。结论脑出血后整体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缺血性脑卒中预防的比例较低,脑出血后6个月开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可以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不明显增加症状性脑出血复发以及严重脑微出血。  相似文献   
66.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预防科就诊的4~7岁儿童40例,随机均分成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分组前告知所有患儿家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在护理人员口腔健康宣教后,让儿童扮演医生进行口腔检查和口腔卫生宣教;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患儿在治疗前刷牙后进行牙菌斑指数测定,半年后复诊再行测定。自制调查表,对患儿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半年后复诊发现研究组患儿牙菌斑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提高(P<0.05)。因此认为,角色扮演法进行健康教育能显著改善儿童不良口腔卫生情况,使患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缓解儿童治疗时的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附着龈重建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行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的附着龈缺失患者82例作为研究资料,依据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为传统修复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附着龈重建治疗修复方案,各41例,评价两组术后不同阶段附着龈宽度、龈缘外形及附着点重建改善效果,并评价患者评价治疗满意度。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附着龈宽度改善Ⅲ级率56.10%明显高于对照组0.00%,龈缘外形与附着点重建Ⅲ级率60.98%明显高于对照组0.00%(P <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附着龈宽度改善Ⅲ级率75.61%明显高于对照组0.00%,龈缘外形与附着点重建Ⅲ级率73.17%明显高于对照组0.00%(P <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97.56%与对照组70.73%比较明显更高(P <0.05)。结论针对行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的附着龈缺失患者采用附着龈重建治疗修复方案利于快速恢复附着龈增加宽度,改善龈缘外形及附着点重建效果,获得患者的高度满意度,治疗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8.
口腔医学在现代医疗卫生行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口腔医疗临床应用上,应用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效果好,成功率高,舒适、美观、咀嚼功能良好及不损伤余留牙,是目前修复牙列缺损较为理想的修复方法。在社区进行种植义齿的宣传,抽取500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市民的义齿的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69.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5,(2):154-156
<正>牙齿缺失后牙槽骨吸收及局部解剖关系改变均可导致骨量不足,影响种植修复效果,临床上可采用骨替代材料为种植体的植入提供足够的骨量.目前骨替代材料主要有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异种骨、人工骨及复合材料等,每种骨替代材料都有其优缺点.自体骨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骨移植替代材料,因为它同时具有骨生成性、骨诱导性和骨传导性[1-2].但自体骨移植因需开辟第2术区可引起血肿、疼痛及感觉丧失等并发症[3],且骨组织来源亦受限制,一般用  相似文献   
70.
胰腺癌起病隐匿,早期多无特征性表现,不易诊断,其恶性程度高,手术治疗困难,预后极差,是名副其实的"癌中之王",成为多年以来医学界肿瘤疾病治疗中的一座顽固的堡垒。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世界范围内第二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国外已超过胃癌位居肿瘤死亡人数的第4位,在我国居肿瘤发病率的第7位[1]。胰腺癌的临床症状一般不典型,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处于晚期,5年生存率小于10%[2];故胰腺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