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4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卢秉久教授认为,阳黄为肝脏常见病,"黄家所得,从湿得之","湿热盛者则发黄…是由阳明热盛致发黄者也",为热盛湿从,胶结为患,蒸溢皮肤而致阳黄。"瘀"乃发病关键,湿与瘀停,气机亦不畅,病位多在脾胃,和肝、胆等脏腑有关。治疗阳黄常以祛湿清热、活血祛瘀为主,辅以利小便,兼以行气;遣方用药多以仲景经方为本,随症加减,师古人之法,不拘泥于其方;师古人之方而不拘泥于其药也。  相似文献   
32.
荀蕾  马强  卢秉久 《新中医》2009,(2):12-14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的主要肝外病变之一。我国是HBV感染高发氏,据报道,HBV感染后肾炎的发生率约占肾小球肾炎的10%~65%。目前研究认为,HBV-GN的主要发病机制是HBV抗原一抗体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导致肾脏免疫损伤及HBV直接感染肾脏组织致病。  相似文献   
33.
从中医古文献对高脂血症的认识、痰湿为因、致病机理、治疗原则阐述了高脂血症及脂肪肝多由痰湿导致,故临床从痰湿入手治疗两种疾病。  相似文献   
34.
《山东中医杂志》2016,(3):237-238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而引起的进行性肝脏损伤疾病,卢秉久教授治疗该病经验丰富,认为酒精性肝病可分为酒痞、酒癖、酒臌三期,分别与西医学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或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相对应。卢教授在临床治疗中注重分期辨证论治,酒痞期治以健脾利湿、解酒消毒;酒癖期治以利湿消积、化瘀解毒;酒臌期治以扶正祛邪、健脾祛湿。临证中善用楮实子与枳椇子,并强调戒酒对治疗该病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
卢秉久教授认为,肝炎后肝硬化病机是肝郁脾虚。治宜疏肝健脾之品以治其本,辅用利水、化瘀等品以疗其水停血瘀。病在初期,以柴胡疏肝散加减;病属中期,加用蓼实和枳椇子;病到晚期,选用血府逐瘀汤。  相似文献   
36.
《山东中医杂志》2016,(9):834-835
小柴胡汤组成特点是寒热并用,攻补兼施,能和枢机、解郁结、行气机、畅三焦、化痰浊,治疗病机为枢机不利、肝胆郁结、痰瘀内阻的顽痹、胆汁反流性食管炎、胸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7.
卢秉久教授为辽宁省名中医,肝胆病专家,从事医教工作30余年,建树颇丰,尤善治疗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疾病。卢师遣方用药匠心独到,收效亦佳,在配伍运用柴胡﹑丹参与郁金治疗早期肝硬化方面颇有心得,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1慢性乙肝后早期肝硬化案袁某,男,59岁,初诊日期:2013年11月11日。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基于温病理论探究卢秉久教授治疗重度脂肪肝的用药规律。[方法] 采用病例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整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由辽宁省名中医卢秉久教授诊治且效果明显的重度脂肪肝病例,采用Excel、SPSS 23.0、SPSS Modeler 18.0等软件对处方进行药物频次频率统计、性味归经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等,并从温病湿热理论探究卢教授治疗重度脂肪肝的用药规律。 [结果] 卢教授治疗重度脂肪肝多采用甘、苦、辛味药物,用药药性平和,药物多归肝、脾、肺经,常用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常用药对为桃仁-红花、川楝子-延胡索、海螵蛸-鸡内金、山楂-泽泻、柴胡-枳壳。核心组方为: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柴胡、陈皮、大腹皮。聚类分析得出治疗重度脂肪肝四法:宣清导浊、行气化瘀,滋阴益肾、利湿活血,温阳健脾、化气行水,消食活血、清热降脂。[结论] 卢教授治疗重度脂肪肝,遵循温病理论湿热后期治疗原则,以活血化瘀作为总则,同时兼具行气、化湿、利水、补虚,能有效防止病情进展,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9.
卢秉久教授认为脂肪性肝病可归属于"肥气""积聚""痰浊""酒积"等范畴,乃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劳逸失度、饮酒过量、情志失调、久病迁延等;病变部位主要是肝、脾、肾,属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气血痰湿阻于肝脏经脉为标。病理因素主要为痰、气、血、湿、热。自拟方疏肝和络、行气解郁,主要配伍运用泽泻、红曲、山楂、决明子治疗脂肪性肝病,附验案两则。  相似文献   
40.
卢秉久教授认为肝硬化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各种肝脏疾病后期均有可能出现肝硬化。肝硬化中后期出现肝硬化腹水,即"臌胀",乃久病体虚,正不抗邪,水湿内停,属本虚标实,治疗不能单纯利水,须根据正虚的情况,补气、健脾、扶正,佐以利水,疏利三焦,活血行气化痰,值正气未衰时,在扶正的基础上抓住时机适当逐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