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13篇
  免费   336篇
  国内免费   7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13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749篇
预防医学   68篇
药学   174篇
  1篇
中国医学   5760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467篇
  2011年   441篇
  2010年   415篇
  2009年   374篇
  2008年   439篇
  2007年   397篇
  2006年   361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139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伤寒六经营卫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六经病理的中心环节是营卫失常。六经通过“开、阖、枢”作用,控制和调节营卫在人何各部位量的虚盈分布和功能效应。六经病的实质是六经的“开、阖、枢”功能失常,导致营卫失调,并造成的脏腑气血津液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02.
仲景用芍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芍药在仲景方中的运用,为临床灵活运用芍药提供参考。方法:从《本经》和《别录》所载芍药的性味出发,就仲景群方中芍药的作用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其作用可概括为:和营益阴;除血痹通血脉,破阴结利小便,苦泄却邪,缓急止痛,结论:仲景用芍药颇为广泛灵活。  相似文献   
103.
伤寒论》第58条田:“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这是中医治病之总纲。纵观《伤寒论》全文,可见自愈证遍及各篇,它显示了人体对疾病本来所具有的自然痊愈力的威力。(伤寒论)所述各种自愈证中,有自汗出而愈者,如94条:“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仅停,必先振票,汗出而解。”有自翩血而愈者,47条:“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觑者愈。”有自下血而愈者,如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有下利而愈者,如287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  相似文献   
104.
《伤寒论》若干病证今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成书年代久远,文字古奥,书中提到的有些病证属古代病名,其确切涵义往往不甚明了,当今临床上不常使用,然其所描述的症状与相应方药仍为临床辨证所沿用,故探究这些古病证的病位与性质,对正确辨证论治,提高临床疗效有较大价值。本文试举五例,拟从文字意义、证候表现。病位病性及治疗用方等方面作肤浅探讨。一、痞"痞"的原义在《说文解字》中说:"痞,痛也"。但(伤寒论)149条云:"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巨(伤寒论)讲到痞发生的部位都在"心下"。后世对痞的理解大都宗仲景,如(请病源候论》说:"痞者,心下满也。"因此…  相似文献   
105.
明代《伤寒论》研究对后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研究了明代《伤寒论》文献,指出明代《伤寒论》研究对后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温病学说直接受其催化而趋于成熟,明刻本《伤寒论》为后世提供了研究依据,重编整理导致了后世编次方法之多样,学术论争深化了后世的《伤寒论》研究。认为明代是《伤寒论》研究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明代的《伤寒论》研究影响并规定了清代乃至近代的《伤寒论》研究模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6.
探讨张仲景《伤寒论》《金匮》的组方特点、用药规律。较详细地阐明了张仲景组方特点是因病立方,先立法后组方,用药精练,针对性强,同一个方,只因药量有别,作用不同,主治不同等。  相似文献   
107.
大黄在《伤寒论》中应用广泛而富于变化,查《伤寒论》113方中,应用大黄的方子即有12个之多,且炮制与煎煮法又有许多不同,笔者试就大黄在各方面中的不同入药用法浅论于下,以探讨仲景用大黄的技巧。1 从不同的炮制方法看大黄的应用大黄在《伤寒论》中有清酒洗和去皮两种不同的炮制法。1.1 大黄以清酒洗的方子有抵当汤、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四方,四方用大黄皆取其泻热通便、活血的作用。《伤寒论》中清酒即陈米酒,该酒性善行,大黄酒洗后,更增其:“走而不守,夺关斩将”之能,使其通便及活血功能都有所加大,所…  相似文献   
108.
病势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与演变规律、相关动因及其防治方法的一门学问。本文就《伤寒论》原文精神,结合临床实际,重点研究六经病势由浅人深、由表人里、由轻至重、由阳转阴等动向规律;并从质的规定性上把握病势的不同特点.揭示六经错综复杂证候的内在原因,阐发其治疗学上的方法论,以提供临床思维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9.
从伤寒的体质、病因、病理、诊法、辨证、治则、治法、方药及其临床等方面对《伤寒论》研究层面进行分析,对《伤寒论〗研究思路、方法及未来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0.
《伤寒论》方临床运用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如何正确使用《伤寒论》方进行了讨论 ,围绕方证相应、方证病机、方药性能以及剂量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认为方证相应中特别要善于处理抓主证、一方多证、知常达变 ;分析病机和深谙方药功能是加深对原文理解和拓展方剂应用范围的关键 ;剂量是方剂的组成部分 ,衡器虽然发生了变化 ,但其药物间的剂量比例不可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