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56篇
  免费   992篇
  国内免费   361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153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713篇
内科学   316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174篇
特种医学   70篇
外科学   150篇
综合类   2676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128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224篇
  19篇
中国医学   4914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328篇
  2021年   617篇
  2020年   499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410篇
  2016年   405篇
  2015年   405篇
  2014年   961篇
  2013年   545篇
  2012年   768篇
  2011年   777篇
  2010年   664篇
  2009年   432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356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302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91.
偏瘫临床分为偏瘫急性期、偏瘫痉挛期、相对恢复期、偏瘫后遗期。针灸、康复应根据不同临床分期采用不同治疗。痉挛期为针刺康复治疗的关键时期,运用针刺运动和循经推拿疗法加强阴经治疗,防治关节挛缩、变形,恢复肢体的主动运动。  相似文献   
92.
中药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药、针灸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突发性耳聋的108例(112耳)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中药加针灸加西药治疗,对照组以西药治疗,对听力、耳鸣、眩晕的改善情况及起效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听力愈显率为71·9%,耳鸣愈显率为86·5%,听力起效时间为2·50±2·09天,耳鸣起效时间为1·96±1·72天,对照组分别为58·2%、66·7%、4·20±2·10、3·52±2·20,2组各数据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意义;而2组对眩晕改善程度及起效时间比较,分别为100%、97·4%;1·80±1·50天、1·96±1·27天,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中药、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有乐观的前景。  相似文献   
93.
头针对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头针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血流量和血液流变的影响。方法: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将24只大鼠分为假手术、模型、观察和对照四组。采用氢清除法测定患侧大脑皮层和海马区的血流量,测量全血黏度和全血还原黏度并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测。结果:MCAO模型大鼠患侧大脑皮层和海马区血流量显著减少,全血黏度增加;给予头针和体针治疗后,大脑皮层血流量均明显增加,全血黏度显著降低。且头针与体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头针治疗能增加大鼠脑缺血局部血流量,改善血液流变性,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有明显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4.
为探索针刺治疗慢性脊髓损伤的作用机理,采用大鼠后路渐进性脊髓压迫动物模型,然后手术减压,并进行电针治疗.观察联合行为评分(CBS)、体感诱发电位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的免疫组化变化.结果发现脊髓损伤后NGF和TrkA在神经元及胶质细胞表达增强,经过电针治疗后,NGF和TrkA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表达下降;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和CBS评分显示,电针组明显优于减压组,电针组与减压组比较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明电针治疗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的行为功能恢复是通过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TrkA介导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95.
腕踝针疗法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3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腕踝针疗法防治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作用机理.方法:运用腕踝针疗法及体针疗法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各30例,与西医常规治疗组30例进行临床效果与实验室检查的对比研究.结果:腕踝针治疗组及体针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而腕踝针治疗组与体针治疗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腕踝针疗法能使血糖、血脂代谢得到改善,降低血液黏稠度,恢复周围神经细胞功能,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具有确切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
心身疾病是当今医学亟待解决的课题.临床上大量月经后期的患者其发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属心身疾病的范畴.据此,笔者提出了月经调节的中医"心脑-肾气-天癸-冲任-胞宫轴"的新模式,并认为它与现代医学"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生殖轴"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极为相似.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套安神调经疗法.通过调整心脑功能,从而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促进卵泡发育,治疗月经后期.并以此为突破点,为心身疾病引起的各种妇科病的针灸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97.
目的:寻找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针灸上病下取,治疗组在肩部病变处采用针刺,用梅花针重叩出血,局部拔火罐,再取膝以下穴位强刺激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结果:治疗1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98%,对照组有效率62%,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肩周炎采用上病下取法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98.
陈颖  郑利岩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2):2235-2237
目的:探讨针刺对机体调节与G蛋白呈相关性.方法:通过对针刺后机体内某些化学物质的改变,及针刺对镇痛、防卫免疫、对机体的调节作用与G蛋白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针刺经穴引起的化学物质的变化,继而产生的针刺调节和G蛋白亚型、数量的变化有密切关系.结论:针刺调节和G蛋白呈相关性,G蛋白的变化可能是针刺对机体良性调节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
许云祥 《中医教育》2005,24(4):54-56
针灸治疗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理论与临床分离;教学与科研脱节;教材与临床不符;古今文献处理不当;教材层次单一;双语教学人才匮乏.提出教学改革的对策是:理论联系实践;教学科研渗透;加强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手段;加强中西医结合;加强双语教学;创造机会,早动手、多动手;改革考试方法.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对比针刺配合推拿与口服西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以针刺相应腰椎夹脊穴配秩边、环跳等穴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芬必得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88.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