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7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65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74篇
中国医学   244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自2003年10月~2006年10月,42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应用2个周期以上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入组患者PR40.5%,SD50%,PD9.5%,中位生存期13.1个月,1年生存期为41.7%。不良反应多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多为Ⅰ、Ⅱ度。结论:复方苦碱注射液能够减少化疗毒副作用,增加患者化疗耐受性,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2.
目的:综述近年来有关苦参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方法:介绍并评价苦参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结果:滴定法、薄层扫描法及酸性染料比色法用于苦参有效成分的分析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及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具有灵敏、准确、重现性好,适用性强等特点。结论:目前苦参的研究有一定基础,液-质联用技术广泛应用于苦参有效成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麻醉家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32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苦参碱(MT)3.5、7、14mg/kg剂量组,采用左心室插管及股动脉插管后静脉给药,记录注射后1、5、10、20min时家兔的心率(HR)、收缩压(SP)、舒张压(DP)、平均动脉压(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终末舒张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左心室开始收缩至dp/dtmax的间隔时间(t-dp/dtmax)、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和等容舒张期左心室内压力下降时间常数(T)等心功能指标。结果注射MT 3.57、1、4mg/kg 1min时,均能使麻醉家兔心率显著减慢(P<0.05或P<0.01);5min时AP上升最为明显(P<0.05或P<0.01)。注射MT 71、4mg/kg 5min时LVSP、LVEDP、 dp/dtm、-dp/dtm、T增加最为明显(P<0.05或P<0.01);注射MT 3.5mg/kg仅在5min时LVSP明显增加(P<0.05)。结论苦参碱具有减慢心率,增强心功能和升高血压的作用,但作用时间短。  相似文献   
54.
非pH依赖性苦参碱缓释微丸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制苦参碱缓释微丸。方法溶液上药法(流化床底喷装置)制备苦参碱微丸,分别选用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及两者同时应用作为包衣材料,采用自制微型流化床进行包衣,分别考察其体外释放度。结果单独使用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作控释膜的苦参碱微丸在不同pH条件下的释药行为相差较大;而采用适当比例的乙基纤维素和丙烯酸树脂双层包衣苦参碱微丸在不同pH条件下有相似的释药曲线,体外释放曲线较符合Weibull分布函数。结论苦参碱双层包衣微丸体外释放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释药不受pH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苦参素对胃癌细胞株MKN-54产生金属基质蛋白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中药有效成分苦参素对胃癌细胞株MKN-45产生金属基质蛋白酶MMPs(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MKN-45细胞产生金属机制蛋白酶MMP-2和MMP-9。采用明胶酶谱法检测金属蛋白酶活性。结果:在5~20μmol/L的浓度范围内,苦参素能有效抑制MKN-45细胞中MMP-2和MMP-9的表达,同时明胶酶谱结果显示,20μmol/L的苦参素能够显著抑制MMP-2和MMP-9的蛋白酶活性。结论:苦参素能够显著抑制胃癌细胞株MKN-45中金属基质蛋白酶的表达和活性,表明苦参素对胃癌转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6.
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standards for Fufangshenqi Granules.METHODS Radix Astragali,Radix Sophorae Flavescentis and Radix Glycyrrhizae in Fufangshenqi Granules were identified with TLC;Total saponin in Fufangshenqi Granules was determined by sp  相似文献   
57.
HPLC法测定康妇消炎栓中苦参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康妇消炎栓中苦参碱的含量.以Kromasil C18为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20∶8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20nm.苦参碱的线性范围为0.4724~8.0308μg,r=0.99997,平均回收率95.27%(n=5),RSD为1.98%.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好.  相似文献   
58.
苦参碱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及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人胃癌细胞诱导凋亡作用及端粒酶活性变化。方法苦参碱处理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效应,显微镜下观察胃癌细胞形态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用PCR-ELISA法对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对SGC-7901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时间依赖性及剂量依赖性,形态学观察也发现大量神经细胞的染色质凝聚,核碎裂,凋亡小体产生,细胞即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特征,FCM检测结果显示苦参碱作用后,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G2/M期细胞比例下降,苦参碱在诱导细胞凋亡的同时伴随端粒酶活性下调,且随苦参碱浓度增大和时间延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结论苦参碱对人胃癌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并抑制端粒酶活性可能是其发挥抗癌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9.
甘珀酸钠苦参碱包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制备甘珀酸钠和苦参碱的包合物,研究甘珀酸钠和苦参碱的包合作用,测定了包合物的包合比。方法分别配制甘珀酸钠和苦参碱溶液,将两种溶液按不同比例混合,形成包合物。用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来表征包合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确定包合物的形成常数,用循环伏安法对包合物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XRD,IR,1H-NMR等分析数据及熔点、比旋光度的变化确证了包合物的形成。结论甘珀酸钠和苦参碱可以形成1∶1的包合物。  相似文献   
60.
目的:优选瘁安洗荆的制备工艺;方法:分别以总挥发油提取率和苦参碱的含量为量化指标,优选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和水提醇沉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3B1C3,即加水量为14倍,浸泡0.5h,提取7h;水提醇沉工艺的最优方案为A383C2D3,即加16倍水,煎煮2次,每次2h,醇沉浓度为80%;结论:本法为痒安洗荆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