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6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527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91篇
中国医学   101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HPLC法测定蒙药阿那日五味散中胡椒碱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蒙药阿那日五味散中胡椒碱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使用C18色谱柱(150mm×40mm),甲醇—水(77∶23)为流动相,流速为:0.6mL/min,检测波长:343nm。结果:胡椒碱的线性范围为0.0285~0.1425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33%,RSD=0.98%。结论:该实验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蒙药阿那日五味散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92.
目的:采用HPLC,测定华盖散(麻黄、苦杏仁、炙甘草等)传统汤剂、颗粒汤剂中盐酸麻黄碱、苦杏仁苷、甘草酸、甘草苷的含量。方法:选用Agilent SB-C18柱,以乙腈-0.1%磷酸(4:96)为流动相,在207nm波长测定盐酸麻黄碱;选用Agilent XDB-C18柱,流动相分别以甲醇-水(23:77),在215nm波长测定苦杏仁苷;甲醇-0.2mol/L醋酸铵-冰乙酸(67:33:1),在250nm波长测定甘草酸;乙腈-0.5%冰乙酸(20:80),在276nm波长测定甘草苷。结果:方中4个成分在传统汤剂与颗粒汤剂中的含量都有差异。颗粒汤剂中平均含量均大于传统汤剂中平均含量。结论:4种成分的峰都能有效分离,其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良好,方中其它成分对测定无干扰。  相似文献   
93.
目的应用双波长光谱测定强力治癫散中卡马西平的含量。方法在碱性条件下,选择波长280 nm为测定波长,270 nm为参比波长,消除中药成分的干扰,对卡马西平在两波长处有不同的紫外吸收光谱,测得吸收度差值(ΔA)为定量依据。结果平均回收率98.54%,RSD为0.86%。结论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可以作为强力治癫散中卡马西平的含量测定,其方法简单、准确。  相似文献   
94.
目的以四逆散为研究载体,建立"内标"多控法中药复方质量评价模式,并对该评价模式进行方法学考察。方法选取芍药苷作为四逆散中各成分的参照"内标",在不同的波长下测定各成分相对于内标成分的校正因子,利用校正因子和芍药苷对四逆散中柚皮苷、橙皮苷、甘草酸和新橙皮苷进行测定。结果芍药苷0.2812-1.6870μg(r=0.9996)、柚皮苷0.5700-3.4200μg(r=0.9994)、橙皮苷0.0502-0.3012μg(r=0.9999)、新橙皮苷0.523-3.1380μg(r=0.9999)、甘草酸铵0.3310-1.9860μg(r=0.9998)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建立四逆散中柚皮苷、橙皮苷、甘草酸和新橙皮苷相对于芍药苷的校正因子。比较外标法与"内标"多控法测定的结果,表明"内标"多控法对中药复方多成分质量控制是可行的、实用的。  相似文献   
95.
止嗽散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咳嗽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止嗽散加减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患儿均给予止嗽散并据中医辨证加减用药,7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24例,显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结论止嗽散加减治疗小儿咳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6.
祛腐生肌散治疗慢性骨髓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祛腐生肌散对大鼠建立骨髓炎相关模型的治疗作用,通过X线及组织形态学观察消炎抑菌等实验。结果:祛腐生肌散对骨及软组织有明显的修复作用,抑菌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该药对骨髓炎有抗炎和吸收坏死组织及修复作用,是一种治疗骨髓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7.
聚乙二醇肠道准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使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肠道准备效果。[方法]对600例行大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5例于检查前4h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37.15g,对照组315例于检查前1d晚上8:00口服番泻叶20g,检查当日晨8时口服20%甘露醇250ml,下午行肠镜检查。两组患者饮水2000~2500ml。[结果]两组患者肠道准备的效果均较满意,统计处理表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无统计学意义(P﹥0.05)。聚乙二醇组患者初次排便时间为5~120min,平均47.8±48.5min;番泻叶 甘露醇组患者初次排便时间为120~480min,平均360.6±52.7min;两组比较初次排便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聚乙二醇组排便次数为3~7次,平均5.0±1.6次;而番泻叶 甘露醇组排便次数为6~20次,平均9.8±2.0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聚乙二醇组29例患者(10.18%)出现不适症状;番泻叶 甘露醇组110例患者(34.92%)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其中腹痛较重8例,予654-210mg肌注后缓解。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新一代肠道准备药。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将11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自拟复方三白散、针刺治疗,对照组仅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及3年总复发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可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痛苦,提高非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99.
目的:通过观察龙牡壮骨冲剂对小鼠胃肠动力和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影响,以探讨该药对胃肠动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龙牡壮骨冲剂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用胃复安、阿托品、新斯的明、肾上腺素注射液尾静脉注射分别复制胃肠动力紊乱小鼠模型,以营养性半固体糊灌胃,标记并测量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同时以放免法测量血浆VIP水平。结果:胃复安可致胃排空加速,同时胃复安可致血浆VIP水平降低(均为P<0.05)。阿托品可致胃排空减慢,同时可致血浆VIP升高(均P<0.05)。新斯的明可致小肠推进比增加,同时可致血浆VIP降低(均P<0.05)。肾上腺素可致小肠推进比降低并可致血浆MLT降低、VIP升高(均P<0.05)。龙牡壮骨冲剂对正常组小鼠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无影响,大剂量龙牡壮骨冲剂对胃复安所致胃排空加速、阿托品所致胃排空减慢、新斯的明所致小肠推进比增加、肾上腺素所致小肠推进比降低有逆转作用(均P<0.05),中小剂量龙牡壮骨冲剂亦有一定的逆转作用。龙牡壮骨冲剂对各组VIP紊乱有逆转作用,且与剂量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龙牡壮骨冲剂可双向调节胃肠运动,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其对胃肠动力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血液中胃肠激素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0.
于琦  金光亮 《天津中医药》2007,24(6):509-511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大鼠模型的中医证候性质。[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四逆散组、逍遥散组和四君子汤组,观察大鼠体质量、血清皮质酮含量、1%蔗糖水摄取率和强迫游泳中不动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皮质酮含量升高(P<0.01),1%蔗糖水摄取率降低(P<0.05),强迫游泳中不动时间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散组、逍遥散组的血清皮质酮含量降低(P<0.05),1%蔗糖水摄取率升高(P<0.01),强迫游泳中不动时间缩短(P<0.05);各组大鼠体质量增加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应激大鼠模型属肝郁证与脾虚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