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144篇
中国医学   14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目的建立盆炎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狗脊和鸡血藤等药材进行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清晰地鉴别出盆炎颗粒中的狗脊和鸡血藤,并且阴性无干扰。结论已建立的鉴别方法可行,斑点清晰,分离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作盆炎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刘汉明 《中医药学刊》2006,24(4):753-754
目的:通过观察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浓度变化,探讨茵栀黄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8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蓝光照射、补充白蛋白、口服酶诱导剂及纠正酸中毒等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14天的cTnⅠ值。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7天及14天两组cTnⅠ均有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7天及14天的cTnⅠ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在7天之内的人数明显增多(χ^2=11.84,P〈0.01)。结论:茵栀黄注射液可缩短高胆血症新生儿黄疸持续时间,降低心肌肌钙蛋白Ⅰ,对心肌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边嘉鸿  钱坤  许响  沈钧 《中药材》2006,29(11):1233-123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菊感冒颗粒(无糖型)中刺槐素的含量。方法:刺槐苷使用甲醇超声提取并用盐酸水解在ODS(5μm,4.6×250 mm)柱上,以甲醇-水-冰醋酸(350∶150∶2)为流动相进行分离,流速1.0m l/m in,340 nm波长检测。结果:方法准确、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浓度在2.00~10.0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加收率为99.9%,RSD=0.41%(n=6)。结论:方法简便、专属、重现性好,可作为香菊感冒颗粒质量控制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与评价强脊壮督颗粒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给予奈普生片和强脊壮督颗粒,对照组给予奈普生片和柳氮磺吡啶片.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每3个月复查一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体疗效,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治疗组总体疗效、ESR、CRP降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强脊壮督颗粒治疗AS疗效满意,除能有效的改善症状、体征外,还能降低ESR、CRP等活动指标,且用药期间副作用少,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探讨天麻促智颗粒 (TMCZKL)的脑保护作用机制 ,观察了该药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脑组织递质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结扎小鼠双侧颈总动脉进行反复缺血再灌注 ,造成小鼠血管性学习记忆障碍模型 ,测定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区递质性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探讨该药的脑保护作用。结果 :TMCZKL大、中、小 3个剂量组均可非常显著升高小鼠脑皮层和海马的谷氨酸含量 (P <0 .0 0 1) ,升高海马区天门冬氨酸含量 (P <0 .0 0 1) ,非常显著降低脑皮层的γ 氨基丁酸的含量 (P <0 .0 0 1)。结论 :提示TMCZKL可调节脑内递质性氨基酸含量 ,维持兴奋性氨基酸和抑制性氨基酸的动态平衡 ,从而可对抗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对茵栀黄注射液中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岛津VP-ODS C18(5μm,150mm×4.6m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15:84:1);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7nm;柱温30℃。结果绿原酸在0-2.688μg性关系良好(r=0.9997),加样回收率为93.65%(RSD=3.5%)。结论本方法简单、迅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对茵栀黄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茵栀黄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干膏得率和绿原酸提取率为考核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茵栀黄颗粒水提取工艺进行考察。[结果]茵栀黄颗粒最佳提取工艺的方案为A2B1C2,即加水量为8倍,提取2次,每次1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科学合理,适于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茵栀黄注射液中黄芩甙的含量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季逸云  黄启娟 《中成药》1997,19(3):9-10
建立了茵栀黄注射液中黄芩甙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用Spherisorb-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6:4);检测波长为278nm,实验表明,该法简便,迅速,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患者服用丹芎通脉颗粒后的血小板活化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高血压病人服用丹芎通脉颗粒前后血小板活化水平。方法 在服药前后,采用双注射器采集外周静脉血,3 8%枸掾酸钠抗凝,加入三种荧光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加入FITC-PACl,PE-CD62P及PerCP-CD61单抗,室温避光孵育,1%多聚甲醛固定,上机检测。 结果 16例病人服药前后PACl %从(12.61±3.15)%下降到(2.83±0.71)%(P<0.0001)。34例病人服药前后CD62P %从(5.49±3.64)%下降到(2.31±1.54)%(P<0.0001)。结论 服用丹芎通脉颗粒后,病人的血小板活化水平都有显著性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HPLC法测定四君粒颗中甘草酸的含量。[方法]HPLC用外标一点法,Kromasil ODS1 C18柱,甲醇-0.2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7∶33∶1)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λ=250nm;[结果]甘草酸在0.1~1?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444185X-9336.9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99.7%、RSD%为1.0%(n=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测定结果重复性好,为四君子粒颗中甘草的定量分析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