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2篇
  1篇
中国医学   25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21.
试探中医对眼科血证的病因病机、治则及遣方用药的认识。病因病机主要表现为阴虚火旺,肝经血热,阳衰气虚及络伤出血,治则分别依据先宗唐宗海《血证论》:止血、祛瘀、宁血、补虚。以探索中医中药在眼科血证上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总多糖与5-Fu联合治疗小鼠移植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常规移植肿瘤细胞H22制作小鼠移植肿瘤模型,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5-Fu组隔日腹腔注射5-Fu 20 mg/kg,连续7次;血府逐瘀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血府逐瘀汤20,40,60 mg/kg;联合治疗组灌胃血府逐瘀汤(60 mg/kg)的同时腹腔注射5-Fu(20mg/kg)。观察各组抑瘤率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小鼠抑瘤率明显高于血府逐瘀汤总多糖各组,血府逐瘀汤总多糖高剂量组和联合治疗组胸腺指数均显著提高。结论血府逐瘀汤总多糖联合5-Fu治疗小鼠移植性肿瘤有较好疗效,血府逐瘀汤总多糖具有提高小鼠免疫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23.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口服液对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其与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glycoproteinⅡb,GPⅡb)人类血小板抗原3(human platelet antigen-3,HPA-3)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筛选符合入选标准的32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进行血瘀证计分并检测血液流变学,采用TaqMan探针技术检测GPⅡb HPA-3基因多态性,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4周后复查血液流变学并进行血瘀证计分。结果: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后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得到改善,含有至少一个突变型基因C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及血瘀证计分与AA型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口服液能减轻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的血瘀症状,改善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的血液流变性,这种改善作用与GPⅡb HPA-3基因多态表型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4.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观察血府逐瘀胶囊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DN)血瘀证的疗效,采用随机方法将60例早中期DN患者,分为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组和科素亚对照组各30例,疗程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脂、血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液流变学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7%(P<0.05);血瘀症状改善率治疗组为84.6%,对照组为58.1%(P<0.05,P<0.01);两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均有改善,组间比较,P>0.05;治疗组中CCH、TC、FIB、DD及血液流变指标均有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降低不明显,组间比较,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能有效缓解早中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明显改善血瘀症状及生化指标,减少尿蛋白,降低血黏度,以及改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5.
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清PDGF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血清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的影响。方法21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血府逐瘀汤组。采用高脂喂饲复制家兔AS模型,以血府逐瘀汤对该模型进行干预。观察各组家兔血清PDGF浓度、主动脉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家兔血清PDGF浓度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家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明显;血府逐瘀汤组家兔血清PDGF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主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改变优于模型组。结论血府逐瘀汤具有抑制高脂喂饲致家兔AS病理改变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PDGF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6.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府逐瘀软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血府逐瘀软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采用C18柱,流动相:乙腈-水-冰醋酸(16:84:0.8);检测波长:230nm.结果:在该分离条件下,芍药苷浓度在0.5μg~4.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n=5);平均回收率为98.41%,RSD为1.25%(n=9).结论: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可作为本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7.
林海  高小燕  王均炉  林寿春 《中成药》2006,28(9):1317-1319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血府逐瘀胶囊对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头面部、上肢及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星状神经节阻滞(单纯组)和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血府逐瘀胶囊(联合组)治疗。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睡眠质量评分QS评分法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前VAS为(8.84±0.66)分,QS为(3.78±0.31)分;治疗后1~4周VAS评分和Q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单纯组比较(P<0.05),显效率为82.5。结论: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和血府逐瘀胶囊治疗中老年头面部、上肢及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和改善睡眠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8.
浅论血府逐瘀汤在眼科术后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英 《山东中医杂志》2001,20(10):583-585
目的 :阐述血府逐瘀汤在眼科术后的应用 ,探讨眼科术后中医治疗的规律。方法 :阐述本方的组成与方解、现代中药药理研究、中医对眼科术后常见证候的认识 ;确立以行气活血、祛瘀明目为主要治法 ,据证兼用祛风清热、利水消肿、健脾渗湿、退翳明目等及该方在眼科的术后反应和对常见并发症的具体应用。结果 :本方用于眼科术后具有减轻手术反应、预防和控制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促进术后康复的作用。结论 :以血府逐瘀汤处理眼科术后反应重证和并发症 ,可提高中西医结合眼外科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9.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味煎服每日一剂,每7天为一疗程,配给常规西药扩冠、抗凝、抗血小板、钙离子拮抗剂等治疗。结果:两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对多发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应用微栓子栓塞阻断方法,将大鼠造成多发性脑梗死模型,通过大鼠神经行为学改变和海马组织病理改变来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多发性脑梗死模型的影响。结果术后7天,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NKB阳性神经元百分率明显增高(t=21.3411,P〈0.01)。治疗组术后7天与术后1天比较NKB阳性神经元百分率明显增高(t=3.4943,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神经生长因子能有效改善多发性脑梗死大鼠神经行为学及海马组织病理学的改变,是治疗多发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