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0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4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67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03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494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65篇
中国医学   97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2篇
  1969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1.
补肺益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莉萍  丛鹏  冯璐  陈璐 《河南中医》2008,28(7):41-43
目的:观察加减皱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临床症状及体征、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COPD分级为Ⅰ~ⅡA级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稳定期不进行任何干预,治疗组服加减皱肺颗粒,每日3次,每次1包,疗程1 a。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症状及体征、肺功能。结果:生存质量方面,治疗组总均分(TMS)、日常生活能力因子分(F1S)、社会活动状况因子分(F2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生存质量基本不变;F3S(抑郁心理症状因子分)、F4S(焦虑心理症状因子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TMS、F1S、F3S、F4S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生存质量下降。两组TMS、F1S、F3S、F4S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1 a后生存质量较治疗组差(P<0.05),主要症状(咳嗽、咯痰、喘息、自汗、易感冒、气短)和体征(哮鸣音)方面,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FEV1,FEV1、FEV1%的差值及对照组治疗前后FEV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 a后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下降,但治疗组肺功能下降的程度为轻。结论:补肺益肾法可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保持稳定,改善其临床症状和肺部体征,延缓其肺功能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2.
HPLC法测定阿归养血颗粒中芍药苷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阿归养血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阿归养血颗粒中芍药苷含量,色谱柱:Diamonsil C1(8 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16∶84);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 mL/min。结果:芍药苷在92.5-740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32%。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阿归养血颗粒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益心解毒颗粒对由CaCl2和乌头碱诱发动物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方法:于大鼠末次用药60min后,舌下注射CaCl2和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观察大鼠心电图变化及心律失常情况。结果:益心解毒颗粒3g/kg可明显提高CaCl2致大鼠心律失常的存活率;益心解毒颗粒1.5~6.0g/kg可推迟乌头碱致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结论:益心解毒颗粒对动物心律失常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中药抽动宁冲剂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诊治的90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用随机、对照方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0例,应用抽动宁冲剂;对照组30例,应用西药硫酸泰必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中药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抽动宁冲剂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疗效显著,能达到与硫酸泰必利同等疗效,且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95.
中风防治灵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风防治灵颗粒(太子参、制何首乌、水蛭等)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风防治灵颗粒(院内制剂)与蛭龙血通胶囊(中成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各36例,并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风防治灵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制备方法简便,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96.
安眠颗粒结构优化的步骤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治疗失眠中药小复方安眠颗粒的处方结构进行优化研究,为其临床前研究提供疗效可靠的优化处方,探索中药小复方定量优化方法。方法:运用均匀设计改良法,以特异的药效学指标为评价指标,进行处方最佳配伍和最佳剂量配比的研究。结果:以均匀设计法得出了安眠颗粒最佳配伍及最佳剂量配比的理论值,并经验证确认,剂量配比6组和理论1组药效最佳,因理论1组药味少,故推荐其用于新药开发研究。结论:该实验研究将拆方分析与最佳剂量配比研究结合起来,运用于处方优化具有切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97.
目的:为控制止泻保童颗粒的质量,考察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止泻保童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柱温25℃,以甲醇-磷酸三乙胺水溶液(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50nm。结果:盐酸小檗碱的加样回收率为97.1%,RSD=1.69%。结论:该法快速、简便、准确为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行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8.
目的 优选地黄管食通颗粒乙醇提取的方法及制备工艺条件.方法 (1)建立了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荧光暗斑的薄层定量新方法;(2)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的转移率为指标,优选地黄管食通颗粒的乙醇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最佳条件为10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4h.结论 该工艺可以有效提高冬凌草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99.
抗感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抗感颗粒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和甘草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抗感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为14倍,提取时间为1 h,提取次数为3次。结论该工艺稳定性好,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0.
胆复康冲剂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胆复康冲剂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的临床疗效,非手术胆复康冲剂治疗组200例,以B超为主的检查作治疗前后对比。结果表明:200例中治愈48例(24%),显效76例(38%),好转70例(35%),无效6例(3%),总有效率97%。对胆囊结石直径<0.5cm及泥沙样结石,经胆囊造影有收缩功能的排石率达62%。手术后胆复康治疗组50例,治愈28例(56%).显效18例(36%),好转2例(4%),无效2例(4%),总有效率96%。手术后对照组50例,治愈8例(16%),显效12例(24%),好转15例(30%),无效15例(30%),总有效率70%。手术后治疗组与手术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研究证明:实验组豚鼠肝胆汁的流量为3.7±0.4ml/h,显著高于对照组(2.7±0.1ml/h),P<0.05。实验组豚鼠的成石率(32.4%)明显低于对照组(93.8%),P<0.01,说明实验组豚鼠形成的胆石通过胆道内冲洗作用被排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