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3篇
  1篇
中国医学   20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目的:在体外基于细胞色素(CYP450)酶系研究健脾化浊方对阿托伐他汀代谢的影响. 方法:首先将健脾化浊方与人肝微粒体预孵育15 min后,加入CYP 3A4的底物睾酮及还原型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于37℃共同孵育30 min,之后加入0.5 ml预冷的甲醇终止反应,取等量上清于高效液相质谱分析仪上检测6β-羟基睾酮的生成,确立体外肝微粒体中健脾泄浊方对CYP3A4酶的作用.再将稀释好的健脾化浊方及人肝微粒体加入96深孔板中,然后加入阿托伐他汀,对照组中则加入阴性对照物,取上清用于液相色谱/质谱/质谱分析. 结果:健脾化浊方对肝药酶CYP3A4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10.5),并且能延缓阿托伐他汀在肝细胞微粒体内的代谢,使其药物浓度显著提高(P<0.01). 结论:体外健脾化浊方通过对CYP3A4酶的抑制作用而影响了阿托伐他汀的代谢,中药和西药联用存在着药物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补肾方剂对地塞米松促骨髓基质干细胞成脂作用的影响。方法从成年SD大鼠分离出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取第三代细胞用于实验。分别在培养液其中加入1×10^-7mol·L^-1的地塞米松(A组)、1×10^-7mol·L^-1的地塞米松和80mg·L^-1的补肾方剂(B组),C组为对照组。分别应用MTT、碱性磷酸酶活性与三酰甘油含量法检测MSCs增殖与分别向成骨和成脂方向分化的能力。结果实验组(A组和B组)的MSCs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但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B组MSCs硷性磷酸酶活性较A组增高(P〈0.05),而三酰甘油含量低于A组(P〈0.05)。结论补肾方剂不能干预地塞米松对MSCs增殖的抑制作用,但具有抑制地塞米松促进MSCs向成脂方向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补肾益气法、活血祛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补肾益气法、活血祛瘀法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治疗作用 ,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造成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 ,治疗后观察药物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 ,海马CAI区锥体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 1)统计学结果表明 ,补肾益气法、活血祛瘀法可以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与模型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1)。( 2 )组织形态学研究表明 :补肾益气法、活血祛瘀法有减轻缺血对海马CAI区锥体细胞损伤的作用。结论 中药补肾益气法、活血祛瘀法为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的有效方法 ,其中活血祛瘀法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自拟逐瘀祛邪补虚调治方治疗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逐瘀祛邪补虚调治方,对照组加用大黄虫丸,疗程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以及肝脏彩色多普勒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肝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两组肝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脾肿大程度均较前明显减小,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自拟逐瘀祛邪补虚调治方治疗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具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益肾化湿颗粒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门诊及住院的糖尿病肾病(Ⅲ期-1V期)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常规控制血糖、降血脂等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150mg,1次/d;治疗组口服厄贝沙坦150mg,1次/d,并口服益肾化湿颗粒1Og,3次/d。2个月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2组均检测治疗前后的血肌酐、血浆白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24h尿蛋白定量。结果:2组在治疗2个疗程前后比较检测血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化湿颗粒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比单用厄贝沙坦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27.
魏绍斌教授认为免疫性不孕症系生殖系统抗原自身免疫、同种免疫或子宫内膜局部免疫引起,免疫抗体产生是造成不孕不育的重要因素;妇科疾病发生虽与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相关,但最终损伤冲任;冲任受损,不能摄精成孕;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及水湿,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不足,无以养先天,后天之脾与先天之肾互根互用,相互影响,脾伤不能通任脉而达带脉,任、带损伤,胎孕不受;或脾阳不振,运化失职,湿聚成痰,痰湿脂膜下注,蕴滞冲任胞宫,气血运行受阻则月经后期甚或闭经;或痰湿脂膜积聚体内蕴结,而致体胖多毛;或冲任失司,躯脂满溢,闭塞胞宫,而致不孕。提出掌握排卵期—氤氲候对,万物化生,适时调补阴阳并结合耳穴治疗以达促卵泡发育、促排卵之目的,此乃受孕的关键;肾中精气充足,肝气疏泄条达,脾气健运,冲任相资,摄精受孕,已达到免疫性不孕抗体转阴以备孕之目的。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补肾清热利湿汤治疗尿路感染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抽签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氧氟沙星胶囊,0.1g/次,3次/d,口服。治疗组40例补肾清热利湿汤(马齿苋、黄芪各30g,木通、红花、车前草、黄芩、石苇、丹皮、生地黄、白花蛇舌草各15g,黄柏12g,甘草6g;腰肾功能障碍加泽泻12g,大黄6g;明显尿频、尿痛加大黄6g,葙蓄12g,瞿麦15g;血尿加小蓟15g,白茅根30g),1剂/d,水煎200m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28d为1疗程。观测临床疗效、尿常规、尿细菌、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随访3个月,观测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清热利湿汤治疗尿路感染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倚水济木汤治疗肝肾阴虚代偿期慢性乙肝肝硬化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8例门诊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例复方甘草酸苷50mg,3次/d,六味地黄丸6g,3次/d。治疗组9例倚水济木汤(五味子、枸杞子、菟丝子、沙苑子各15g,女贞子30g,北柴胡、木瓜各15g,鳖甲30g,青葙子、枳壳各15g),水煎450mL,早中晚各150 mL,温服。连续治疗4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乙肝病毒DNA复制率(HBV-DNA)、血清肝纤维化(血清Ⅲ型前胶原-PC、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乙肝病毒DNA复制性(HBV-DNA)指标两组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肝纤维化(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治疗组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倚水济木汤治疗肝肾阴虚代偿期慢性乙肝肝硬化作用有限,可能与肝硬化代偿期肝的形态改变以痰瘀互结为主要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法治疗癌性发热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中晚期恶性肿瘤发热病人应用益气温阳方剂进行治疗,每日1剂。结果:癌性发热病人服用益气温阳类方剂后,发热症状大都很快缓解。结论:癌性发热病因病机复杂,多属阳气亏虚,临床采用益气温阳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