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11篇
  免费   1294篇
  国内免费   239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103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473篇
内科学   306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41篇
综合类   4638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45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883篇
  18篇
中国医学   10986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373篇
  2021年   568篇
  2020年   666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609篇
  2016年   660篇
  2015年   445篇
  2014年   1820篇
  2013年   1130篇
  2012年   1731篇
  2011年   1786篇
  2010年   1406篇
  2009年   794篇
  2008年   735篇
  2007年   754篇
  2006年   654篇
  2005年   568篇
  2004年   399篇
  2003年   448篇
  2002年   360篇
  2001年   326篇
  2000年   288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科研设计质量的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1994~2005年间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系统评价的方法,设计文献评价表,从随机化方法、研究对象的选择、样本含量、组间基线可比性、盲法及类型、随访记录、统计学处理、疗效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共有4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无1篇文献说明了样本含量的估算、随机分配方案的隐匿和意图治疗分析;描述随机分组方法的占21.4%,有明确诊断标准者占66.7%,进行组间基线比较的占64.3%;仅16.7%的文献采用盲法研究,59.5%的文献叙述了具体统计学方法,92.9%的文献有明确的疗效评价标准,其中51.3%属于自拟标准。结论: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文献的质量亟待提高,应加强对科研方法学的重视,运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方法,制定规范化的科研设计方案,以使研究结论更加真实客观和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992.
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辨证分型的聚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利用冠心病个体化诊疗研究平台,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对744例AMI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再对每种类型进行主成分分析,判定每种类型的代表症状,归纳出证型。结果调查收集AMI患者的症状共有46种,症状频率出现较高的为胸闷、胸痛、乏力、气短、心悸、喘憋;舌质多见暗红、淡暗、紫暗,舌苔以腻、白为主;常见的脉象为弦滑、弦、滑、弦细;总结出八种证候群。结论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并结合临床实践,认为AMI患者分为八型较符合临床实际,聚类分析有助于中医辨证客观化研究。  相似文献   
993.
田彦  李明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4):435-436,438
目的 观察脑梗死不同证型对低分子肝素(LWMH)的疗效反应。方法 将176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LWMH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再进一步将两组分为LWMH治疗血瘀组、LWMH治疗非血瘀组和常规治疗血瘀组、常规治疗非血瘀组共四组,以治疗前后欧洲卒中量表(E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分数差值作为疗效观察指标。结果 LWMH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在治疗后10d的ESS分数差值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后21d两组的ESS分数差值差异显著;治疗后21dLWMH治疗血瘀组的ESS分数差值与其余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1d所有组间的ADL分数差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LWMH对急性脑梗死血瘀证患者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法对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辨证分为4型:阴虚热盛型(YAEH)23例,气阴两虚型(DBQY)39例,阴阳两虚型(DBYY)14例,血瘀气滞型(QSBS)24例。用灯盏细辛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分别静脉滴注,疗程2周。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VE)、左室舒张晚期充盈峰值流速(VA)、左室舒张早期充盈时间(ET),并计算VE/VA值。结果:益气活血法改善VE的顺序为DBYY〉DBQY〉QSBS〉YAEH;降低VA为DBQY〉DBYY〉YAEH,QSBS略有增加;增加VE/VA比值为DBYY〉DBQY,对YAEH影响较小,QSBS反降低;缩短ET为QSBS〉DBYY〉DBQY〉YAEH。但DBQY、DBYY、QSBS三者间ET差异没有意义。结论:老年糖尿病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无论辨证属DBQY、DBYY还是QSBS,都可用益气活血法治疗而获益;但属YAEH者不提倡用益气活血法。  相似文献   
995.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初次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15例,分为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和瘀血阻络型,并检测各患者血CD3 、CD4 、CD8 和血IgM、IgG、IgA。结果CD4 水平在湿热中阻证中最高,与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证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D8 水平在脾肾阳虚证中最高,与湿热中阻、瘀血阻络证相比差异显著(P<0.05);血IgM、IgG水平在湿热中阻证中最高,与脾肾阳虚证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机体免疫功能之间存在相关性,相关免疫指标对辨证分型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复位结合中药熏洗对踝关节骨折患者踝关节周围的等速肌力的影响。方法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手术组,各30例。临床愈合后一年半左右进行随访,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踝关节肌力的等速测试指标。结果手术组患足踝关节肌力的等速测试指标明显低于中医组。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有利于踝关节骨折患者踝关节周围肌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明确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中指纹图谱共有峰与组方药材有效部位及药效的相关性, 表征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用指纹图谱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偏差△t和紫外光谱夹角余弦特征相似度, 考察共有峰与药材有效部位的相关性; 将加味四妙丸中各有效部位及各组方药中的有效部位进行正交组合, 测定指纹图谱及评价抗炎、镇痛及降尿酸作用, 运用数理统计学的方法将药理数据与指纹图谱各色谱峰相对面积相关联, 研究谱效相关性。结果: 该方有效部位群12个共有峰分别来源于组方药苍术皂苷、黄柏皂苷、黄柏生物碱、土茯苓皂苷部位, 与抗炎、镇痛、降尿酸作用均有相关性。结论: 研究有效部位群指纹图谱共有峰的成分特征及谱效关系, 是表征复方整体成分-配伍- 药效相关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8.
系统生物学在中药ADME性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中医的研究角度综述了系统生物学的定义、研究框架、范围和方法论特点, 并以PBPK和PBPD 研究为实例, 详述了系统生物学方法论在药学研究中的最新应用和进展, 阐明了系统生物学是还原论基础上的整体论。中医药是中医整体辩证理论指导下的复杂体系, 拟乘系统生物学之势将面对诸多基础问题的挑战, 然而中药ADME 性质的阐明将成为中医药系统生物学研究的基石, 从而将分子水平和整体水平有力地衔接起来。本文中同时简略地综述了作者研究组在该领域的有益尝试, 结果表明中药的早期ADME性质研究方法将是揭开中药之谜并过渡到系统生物学水平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从认识论与方法论两方面, 探讨了现代中药研发中的文化碰撞现象与系统生物学思路。提出在世界一体化的宏观背景下, 我们既要认识科技文化多态性的这样一个事实, 又要以“疗效中心论”为基础, 重视本土科技文化的发扬, 不要盲目发展“高”、“精”、“尖”而忽视复方制剂的研究及其可能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新的医学模式下, 我们还应大力发展系统生物学, 使之与传统医学互补,从而推动传统医学研究方法的变革, 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发展出更好的现代中药研发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温阳化饮益气活血法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大鼠心肌α- MHC、β-MH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法复制慢性心功能不全大鼠动物模型,利用RT-PCR技术检测心肌重构的相关调控因素α- MHC、β-MHC在慢性心功能不全发病中的作用,同时观察温阳化饮益气活血法对其干预作用。结果:慢性心功能不全大鼠模型组心肌组织α-MHC基因表达下调,β-MHC基因表达上调;温阳化饮益气活血法治疗组心肌组织α-MHC基因表达上调,β-MHC基因的表达下调。结论:温阳化饮益气活血法能上调慢性心功能不全大鼠α-MHC基因的表达,下调β-MHC基因的表达,为温阳化饮益气活血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这可能是温阳化饮益气活血法防治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