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9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5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202篇
内科学   143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98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340篇
预防医学   24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88篇
  1篇
中国医学   215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5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从中医脏腑理论角度探讨昼夜眼压变化的规律.方法 收集可疑及确诊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51例74只眼,于6时、8时、11时、14时、17时、20时、22时测量眼压,根据眼压波动结果将其分为<8 mmHg组和≥8 mmHg组(1 mmHg=0.133 kPa),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眼压波动<8 mmHg组和≥8 mmHg组的波动趋势不同,但眼压峰值均出现在6时,分别为(22.37±3.11) mmHg,(24.34±3.66) mmHg,与各组其余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正常眼压波动与异常眼压波动趋势不完全相同,峰值出现时间相同,而峰值高低不同.2.病理性眼压波动是多因素影响的,不能单纯地通过单一的脏腑来论治,而应该着重于肝,整体辨证.  相似文献   
42.
43.
白塞病是以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多系统疾病,使用主要的系统药物激素治疗存在减量或停药难的现状。徐宜厚教授将本病定位于肝、脾、肾,以脏腑寒热虚实辨证为思路遣方用药,不但解决了激素减量难的问题,且使病情缓解期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44.
概述了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ITIL)的基本情况,从运维管理、事件管理、任务管理、问题管理等方面介绍了ITIL服务管理流程及其在北京妇产医院的应用,并对应用效果进行了评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5.
影响经穴治疗脏腑疾病疗效的因素主要有穴位配伍、取穴时辰、刺激方法、针刺补泄、留针时间。基于此,配合子午流注,即经气运行旺盛时取穴,选用适当刺激方法,再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并掌握合适的留针时间,对针刺疗效影响很大。关于经穴治疗脏腑疾病的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如在机制研究中,关于脏腑开窍器官影响的报道较少;在临床研究中,有些文献报道中所纳入的病例过少,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对于同种脏腑疾病针灸治疗的诊疗标准不一,缺乏统一性,容易导致各说其词。对于影响经穴治疗脏腑疾病疗效的因素的研究,多集中在穴位配伍、取穴时辰、刺激方法、针刺补泻及留针时间方面,而对其作用原理、最优穴组、实施标准、疗效确定等方面还有待商榷,且对针刺得气与否对经穴治疗脏腑疾病疗效的影响研究报道比较少。  相似文献   
46.
目的:开发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点评系统,提高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水平,降低细菌耐药率。方法:利用易语言和数据库技术,建立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合理性评分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点评系统。对2010年1-6月和2013年1-6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病历的越级使用情况、病原微生物送检情况、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药物选择、用法用量、联合用药)、会诊单例数、平均使用金额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进行回顾性统计并分析。结果:系统实现了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功能,系统应用后抗菌药物越级使用率从14.9%下降至2.3%(P=0.000);病原微生物送检率从47.3%提高至93.9%(P=0.000);抗菌药物选择合理率从88.1%上升至96.9%(P=0.000);会诊单申请率从40.2%提高至97.3%(P=0.000)。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164.3下降至84.2(P=0.042);平均使用金额从1 210.4元下降至964.1元(P=0.032)。结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点评系统提高了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水平,有效地降低了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费用支出。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比较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与抗性株虫卵和毛蚴对吡喹酮的反应性 ,旨在运用敏感株与抗性株反应性间的差异 ,建立简单快速吡喹酮敏感性检测方法。方法 将各株虫卵分别孵育于 5× 10 -6、10 -6、5× 10 -7mol/ L和 10 -7mol/ L吡喹酮溶液中 2 4h,后移至清水孵化 ,比较虫卵的孵化率。将各株毛蚴分别暴露于 10 -3 、10 -4 、10 -5、5× 10 -6、10 -6、5× 10 -7mol/ L和 10 -7mol/ L吡喹酮溶液中 ,0、1、5 min后观察比较毛蚴的运动及形态学变化。结果 经 10 -6mol/ L 和 5× 10 -7mol/L吡喹酮孵育 2 4h后 ,敏感株血吸虫虫卵的孵化率分别为 4.2 %和 3 0 .7% ,抗性株分别为 2 4.2 %和61.2 %。当毛蚴暴露于 5× 10 -6mol/ L吡喹酮中 ,敏感株 10 0 %毛蚴体中部立刻收缩变形 ,而抗性株仅见 13 .4%毛蚴变形 ;当暴露于 10 -6mol/ L 吡喹酮 0、1、5 min后 ,敏感株毛蚴的变形率分别为3 5 .5 %、63 .9%、91.2 % ;抗性株分别为 0、7.6%、14 .3 %。结论 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虫卵与毛蚴阶段对吡喹酮的体外反应性的差异均非常显著。提示 ,将毛蚴移入 10 -6mol/ L吡喹酮溶液中 1min,镜下观察其变形率 ,作为曼氏血吸虫对吡喹酮敏感性的检测方法 ,可用于现场判断病人化疗失败的原因是否是由于吡喹酮抗性  相似文献   
48.
Abstract

Objectives: Prolonged storage of tissues in formalin is known to result in progressively increasing cross-linking of proteins and subsequent difficulties in histochem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One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is to fix the tissues in formalin and then store them in alcohol. Our institution uses isopropanol for this purpose.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on how isopropanol storage may affect the quality of subsequent staining of sections taken from these tissues.

Methods: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lung tissue samples from a transplant donor lung were fixed for 24 hours in 10% neutral buffered formalin and then stored in 70% isopropanol at 4°C for 0 days, 1 week, 2 weeks, 4 weeks, 8 weeks, 12 weeks, and 24 weeks. All lung tissue samples were stained for hematoxylin and eosin, Masson’s trichrome, periodic acid Schiff, CD31, CD68, and smooth muscle actin. Staining intensities were scored (1?=?weak; 2?=?moderate; and 3?=?intense) and the inter-observer variability was evaluated.

Results and discussion: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taining intensities of hematoxylin and eosin, Masson’s trichrome, periodic acid Schiff, CD31, CD68, and smooth muscle actin in the lung tissue samples with increasing storage time in isopropanol. Thus, the tissues that are stored in isopropanol at 4°C can yield good quality staining for research and clinical investigations.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核基质结合蛋白1(SATB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SATB1在PDAC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9例PDAC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石蜡标本SATB1蛋白表达水平,利用Western blot 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16对配对冷冻保存的新鲜PDAC组织、癌旁组织中SATB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SATB1在13例PDAC中呈高表达,癌旁组织有5例高表达(26.5%比10.2%).SATB1的表达与PDAC分化程度(x2=4.131,P<0.05)、淋巴结转移(x2 =5.000,P<0.05)、T分期(x2=14.348,P<0.05)和TNM分期(x2=6.69,P<0.05)相关.阳性表达SATB1的PDAC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353 d,阴性表达SATB1者为508 d.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ATB1在PDAC患者中mRN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t=2.432,P<0.05),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4,P>0.05).结论 SATB1在PDAC中表达呈上调状态,与PDAC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50.
本文分析了条形码技术在精神病专科医院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实验室工作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