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3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50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92篇
中国医学   690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相同治法不同配伍对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及客观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相同治法不同配伍的中药复方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客观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法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病人 96例 ,随机分为血府逐瘀汤原方组 ;精制血府逐瘀组 ;药对配伍组进行药物干预。结果 :①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依次为血府逐瘀组 ,精制血府逐瘀组 ,药对组 (P <0 0 5 ) ;血瘀气滞证证候疗效依次为血府逐瘀组 ,精制血府逐瘀组 ,药对组 (P <0 0 5 ) ;②血府逐瘀组全血粘度、血小板粘附、红细胞变形治疗前后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精制血府逐瘀组全血粘度、血小板粘附治疗前后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药对组血小板粘附、血浆粘度治疗前后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③ 3组治疗后一氧化氮均升高 ,治疗前后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3组间比较无差异 ;3组疗后ET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3组疗后CD6 2P、CD4 1均降低 ,血府逐瘀组、精制血府逐瘀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药对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相同治法 ,不同配伍的中药复方临床疗效及客观指标的改善出现差异 ,理法方药一致时优于理法方药不一致时。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膈下逐瘀汤加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膈下逐瘀汤加味与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2.5%(52/63),显著高于对照组61.9%(39/6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97);两组患者治疗前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Child-Pugh评分、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蛋白(Ⅳ-C)、Ⅲ型前胶原蛋白(PⅢ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对照组:P=0.0000,0.0000,0.0000,0.0000,0.0276,0.0003,0.0000),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0,0.0000,0.0000,0.0127,0.0287,0.0000,0.0164)。结论膈下逐瘀汤加味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能够在有效抗病毒基础上良好改善患者症状体征,降低肝纤维化指标,促进肝细胞再生,延缓或逆转肝硬化进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研究血府逐瘀汤中芍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方法: 采用HPLC测定大鼠血清中芍药苷含量,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柱温30 ℃,流动相乙腈-水(16 :84),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30 nm,进样量20 μL,以核黄素为内标物。 结果: 芍药苷质量浓度在0.01~1.0 mg ·L-1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0.01 mg ·L-1。平均日内、日间精密度分别为3.3%,3.9%,平均回收率101.3%。大鼠灌胃血府逐瘀汤后芍药苷的药峰浓度(Cmax)(0.363±0.080) mg ·L-1,达峰时间(Tmax)(0.276±0.084) h,吸收速率常数(Ka) (30.905±10.114) h-1,末端消除速率(Ke)(1.638±0.181) h-1,半衰期(t1/2)(0.501±0.038) h,清除率/绝对生物利用度(CL/F)(69.846±4.624) L ·h-1 ·kg-1,表观分布容积/绝对生物利用度(Vz/F)(36.521±12.287) L ·kg-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0.356±0.024) mg ·L-1 ·h。 结论: 血府逐瘀汤中芍药苷在大鼠体内具有吸收速率快、分布容积大、生物半衰期短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为研究药物配伍对芍药苷药动学的影响和血府逐瘀汤发挥药效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接诊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米非司酮。比较两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及子宫肌瘤的体积、激素含量(LH、FSH、P、E2)、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恶心,头痛,乏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子宫的体积相比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小于对照组(t=9.3029,P=0.0003);观察组患者的子宫肌瘤的体积小于对照组患者,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t=3.8804,P<0.0001);观察组患者的LH、FSH、P、E2含量均小于对照组患者,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u=2.4591,P=0.0139);不良反应比较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后头痛发生比率为0.00%和13.33%,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χ2=4.2857,P=0.0384);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的发生比率为6.67%和36.67%,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χ2=7.9542,P=0.0048)。结论:米非司酮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较高,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牵引结合远红外线照射理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胶囊,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工作生活能力、下肢功能、临床体征四项评分总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联合红外线照射能显著缓解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6.
中医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涉及脏腑、气血、阴阳等方面。阴阳失调、营卫不和、心失所主、肝失疏泄,均可因影响人体气机、血脉、阴阳的正常循行,从而出现寤寐规律失常而致失眠。顽固性失眠的临床治疗以通血脉、调阴阳、行气血为法。应用血府逐瘀汤使气血阴阳正常运行,并通过临证化裁、服药方法的变通而增强疗法。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熏蒸方法治疗对老年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配为A(中药熏蒸加西药口服)、B(中药熏蒸)、c(西药口服)三组各30例,中药熏蒸方法使用中药黄芪桂枝五物汤进行膝关节以下药物熏蒸,每天一次,每次时间为30min;西药口服使用弥可保(甲钴胺),每片500μ-g,每日三次,每次一片口服。两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三组病例临床症状、深浅感觉和肌电图变化的情况对照。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中药熏蒸+西药组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熏蒸组和西药组,中药熏蒸组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和肢端麻木发凉等主客观症状优于西药组。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熏蒸能较好地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以及深浅感觉,对肌电图也有较好的改善,其改善症状和下肢血液循环方面优于西药弥可保口服效果。而中药熏蒸配合西药口服疗效明显高于单一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肾通丸(由黄芪、土茯苓、丹参、当归等组成)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vdisease.CK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阻抑肾纤维化进展的作用。方法:用随机化、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将60例CKD患者按1:1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低蛋白饮食、血压控制、纠正水电和酸碱平衡等基本治疗,治疗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肾通丸,对照组在基本治疗基础上加服肾衰宁片,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后统计结果。分别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相关指标:(1)临床表现:水肿、血压(BP)、24h尿蛋白总量、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白蛋白(ALB)。(2)肾功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光抑素(CysC)、肾小球滤过率(GFR)。(3)双肾皮质厚度:以B超测定不同阶段肾脏皮质厚度、肾大小及回声等。(4)纤维化指标:三型前胶原(PC—III)、四型胶原(Col-IV)、层黏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主要I】名床表现均有减轻(P〈0.05或P〈0.01),总体疗效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l肾通丸能提高CKD患者血清ALB、GFlK水平,降低Scr、PC—III、Col-IV、LN及HA水平(P〈0.05或P〈0.01),但对Hb、HCT的升高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通丸不仅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而且能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对肾纤维化指标也有明显改善作用,提示该药具有较好的抗’肾脏纤维化作用。同时发现,肾脏变薄程度有不同程度的延缓倾向,但改善不明显,可能与治疗时间短有关。另外,本研究未发现该药有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胶囊活血化瘀治法治疗恶性肿瘤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72例经组织学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患者口服血府逐瘀胶囊,每日2次,每次6粒(2.4 g),28 d为1个疗程,对照组:单纯对症支持治疗。治疗前后对比分析血瘀中医证候各项指标的疗效指数。[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血瘀中医证候各项指标的疗效指数:刺痛或痛有定处为3.3±1.5,舌质紫暗舌体瘀斑瘀点为3.3±1.6,脉涩或无脉为3.2±1.4,肌肤甲错为3.8±1.7,机体麻木或偏瘫为3.3±1.4,善忘为3.1±1.4;较之对照组(分别为4.2±1.5、4.3±1.7、4.2±1.6、5.6±2.3、4.0±1.6、4.3±1.7)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府逐瘀胶囊可有效缓解恶性肿瘤气滞血瘀证患者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及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0例,均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中西医联合治疗)50例,对照组(西医治疗)50例,比较两组CAG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两组CAG患者治疗后的临床表现如胃痛、纳差、乏力、痞满、嗳气、口干、口苦、大便不调的改变情况。两组CAG患者治疗前后胃镜检查示黏膜呈颗粒状、黏膜血管显露、黏膜色泽灰暗、黏膜皱壁变薄方面情况;两组CAG患者治疗前后IL-6、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CAG患者的总有效率达94.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AG患者治疗后的临床表现如胃痛、纳差、乏力、痞满、嗳气、口干、口苦、便溏均较治疗前例数明显减少,且观察组CAG患者上述临床症状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CAG患者治疗后在黏膜呈颗粒状、黏膜血管显露、黏膜色泽灰暗、黏膜皱壁变薄方面均较对照组例数明显减少(P<0.05)。两组CAG患者治疗后IL-6、TNF-α水平均分别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CAG患者治疗后IL-6、TNF-α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镜表现,抑制炎症因子IL-6、TNF-α的水平,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