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7篇
  免费   1562篇
  国内免费   262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71篇
内科学   186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120篇
综合类   3236篇
预防医学   91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707篇
  11篇
中国医学   7287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590篇
  2021年   896篇
  2020年   845篇
  2019年   451篇
  2018年   289篇
  2017年   498篇
  2016年   572篇
  2015年   389篇
  2014年   1087篇
  2013年   645篇
  2012年   996篇
  2011年   880篇
  2010年   675篇
  2009年   446篇
  2008年   404篇
  2007年   389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气血亏虚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组给予补中益气汤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椎动脉、颈总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眩晕症状与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为86.0%,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为6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椎动脉、颈总动脉左侧及右侧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椎动脉、颈总动脉左侧及右侧,平均血流速度增加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改善及功能恢复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92.
詹黎 《河南中医》2015,35(1):127-128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以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2.5%,治疗组有效率为92.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93.
祖冬梅 《河南中医》2015,35(1):111-113
目的:观察滋肾养肝润目汤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7例肝肾阴虚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5例,对照组给予0.1%玻璃酸钠滴眼液滴双眼治疗,每日4次,治疗组给予滋肾养肝润目汤治疗,日1剂,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干、畏光、眼疲劳、头晕、视物模糊、异物感等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患者主要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眼干、畏光、眼疲劳、头晕、视物模糊、异物感等主要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证候积分有所下降,以治疗组的改善尤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泪液分泌量(Schirmer I 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BUT)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角膜荧光素染色(FL)则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以治疗组的变化程度尤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9%,治疗组有效率为90.7%,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养肝润目汤是可滋阴填精、养肝明目,有效缓解干眼症患者眼干、畏光、眼疲劳、头晕、视物模糊、异物感等临床症状,促进泪液分泌,延长泪膜破裂时间,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和胃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行全身麻醉下微创保胆取石术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西药镇痛、抗感染、补液、止吐、保护胃黏膜等西药对症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和胃利胆汤治疗,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经治疗胆囊壁厚度有所减少,胆囊功能有所增强,以观察组的改善尤为明显(P0.05);术后服药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胃肠不适症状;观察组患者结石复发率为6.25%,对照组患者结石复发率为31.25%,观察组的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胃利胆汤联合西药能有效防治麻醉微创保胆取石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胃肠功能,减小患者的胆囊壁厚度,提高患者的胆囊功能,降低复发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固本解毒汤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8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10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固本解毒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治疗前后KPS评分、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KPS评分均显著升高,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本解毒汤应用于NSCLC术后化疗,在提高疗效的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并且能够显著降低化疗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96.
郭景丽 《河南中医》2015,35(2):234-236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合小柴胡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甲硫咪唑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酸枣仁汤合小柴胡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主要中医证候及血清TT3、TT4、FT3、FT4、TSH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酸枣仁汤合小柴胡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双降汤治疗高黏血症、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黏血症、高脂血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给予双降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益心酮分散片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0%,对照组有效率为64.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TC、TG、HDL-Ch、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双降汤治疗高黏血症、高脂血症疗效显著,有明显降低血黏、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汤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胆囊切除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其中治疗组患者以疏肝利胆汤治疗为主,对照组以口服羟甲香豆素片治疗为主。2组同时进行治疗,每4周为1疗程。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同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右侧上腹部、胁肋区疼痛不适、频繁发作、胀满不舒、消化功能障碍各项积分均有所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2%,明显高于对照组73.0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利胆汤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999.
纵观古今,以湿作为独立病名,而且理法方药兼备者,当首推《金匮要略》一书。其不仅详细地论述了湿病的发病机制、部位,还提出了具体的治法治则,如汗法、利小便法等,用方遣药依据头中寒湿、寒湿在表、风湿在表,立宣通利湿、固表止汗之法,可谓是古今之典范,为后世医家治疗湿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00.
谷晓红运用银莱汤加减治疗小儿发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莱汤由金银花、连翘、莱菔子等多味药组成,其功效为清肺泄胃、宣肺止咳、辛凉清解、调和表里,临床常运用于治疗外感热病,兼有饮食不消、纳谷不香的患者。谷晓红教授以银菜汤为基本方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小儿肺炎喘嗽发热、小儿惊厥发热、小儿乳蛾发热,取其两清肺胃、消积化滞之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