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3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577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09篇
中国医学   1198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7 毫秒
81.
吴磊  刘雅琳  黄熙 《中草药》2021,52(9):2617-2625
目的在生物方剂分析药理(bioanalyticalpharmacology,BAP)策略的指导下,检测柴胡疏肝散水提物中具有抗抑郁作用的可吸收生物活性物质,为柴胡疏肝散抗抑郁疗效的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评价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柴胡疏肝散水提取物中的28种成分;大鼠ig柴胡疏肝散水提取物,定性分析大鼠血浆中的化合物,筛选生物活性物质,探索具有抗抑郁作用的Q-Marker。结果从柴胡疏肝散水提物中的28种成分中确定了吸收入血的22个成分,筛选出的10个生物活性物质具有与柴胡疏肝散类似的抗抑郁疗效。结论芍药内酯苷、阿魏酸、柚皮苷、橙皮苷、水合橙皮内酯、甘草酸、柴胡皂苷A、川陈皮素、橘皮素、甘草次酸为柴胡疏肝散抗抑郁作用的Q-Marker。  相似文献   
82.
徐男  王平  王淑玲  时海燕 《中草药》2021,52(24):7455-7463
目的 基于特征图谱相关性和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s,Q-Marker)转移率评价半夏白术天麻汤(Banxia Baizhu Tianma Decoction,BBTD)颗粒剂的生产环节,明确关键控制点。方法 采用AcclaimTM RSLC Lot Validation-120 C18色谱柱(100 mm×2.1 mm,2.2 μ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检测波长235 nm,柱温30℃。以BBTD基准样品为参比,建立3批中试样品的U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分析Q-Marker在各生产环节的损失,评价生产工艺的合理性。结果 与BBTD基准样品相比,提取液、浓缩液、干膏粉、颗粒剂中均存在对应特征峰,以10种指标性成分及其总量表征的3批BBTD中试样品关键质量属性与其基准样品基本保持一致。结论 基于特征图谱和Q-Marker在各环节之间的量值传递,为经典名方BBTD制备工艺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3.
目的建立测定当归芍药散提取物和含药血清中3种活性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方法药物提取物样品经甲醇-水(1∶1,V/V)溶液溶解、离心、净化后过0.45μm滤膜,血清样品适当稀释、过膜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100 mm×2.1 mm,2.7μm),茯苓酸流动相为乙腈-0.5mmol/L乙酸铵水溶液(9∶1,V/V),阿魏酸和芍药苷以乙腈-5mmol/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柱温35℃,进样量5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干燥气温度350℃,干燥气流速12L/min,检测方式为多反应监测。结果当归芍药散中阿魏酸、芍药苷和茯苓酸分别在0.1~20.0μg/mL、1~100μg/mL、0.1~2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高,重复性好。当归芍药散提取物中阿魏酸、芍药苷和茯苓酸含量分别为(127.6±14.9)μg/g、(6081.8±468.0)μg/g和(14.7±0.75)μg/g,当归芍药散含药血清中阿魏酸和芍药苷含量分别为(0.026±0.004)μg/g和(0.61±0.07)μg/g。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样品处理简单,方法特异性强,精确度高,重复性偏差小,回收率高,可用于当归芍药散提取物和含药血清中活性成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比较甘露醇、蓖麻油、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老年科肠道镜检肠道准备的效果、耐受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选取门诊及同期住院进行肠镜检查的93例老年病人(分为甘露醇组31例,蓖麻油组32例,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30例),对肠道准备过程中清洁肠道的效果、病人的耐受性和胃肠道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甘露醇组、蓖麻油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发生肠胃肠道反应者分别为7例、12例和3例,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与前两组比较,p<0.05;不能耐受者甘露醇组、蓖麻油组和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分别为7例、9例和1例,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与前两组比较,p<0.05;肠道清洁度Ⅰ Ⅱ级者甘露醇组、蓖麻油组和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分别为12例、11例和28例,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明显优于前2组,p<0.05.结论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有明显的泻下作用,病人耐受性好,胃肠道反应少而轻,清洁肠道效果明显优于甘露醇和蓖麻油.  相似文献   
85.
叶辉 《中国医药指南》2014,(19):328-330
目的研究玉屏风颗粒联合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在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CVA患儿9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C组,每组33例,A组:玉屏风组;B组:脾氨肽组;C组:玉屏风联合脾氨肽组。每组均加用正规抗哮喘药物,总疗程3个月,观察3组的疗效情况,随访18个月。结果 3组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情况显示C组有较低的复发率;三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在中医辨证为肺气亏虚型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白术茯苓汤中用生白术或熟白术对湿困脾阻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湿困脾阻模型。5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组、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组、白术茯苓汤(生,8 g/kg)组、白术茯苓汤(熟,8 g/kg)组、平胃散(8 g/kg)组。测量大鼠体质量、腹围、腿围、平均进食量、饮水量,检测大鼠血清Na+-K+-ATP酶活性,神经降压素(NT)、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减少,腹围、腿围增加,平均进食量、平均饮水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血清Na+-K+-ATP酶活性减弱,SP含量减少,NT、VIP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术茯苓汤(生)组大鼠体质量增加、腹围减少,平均进食量、平均饮水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血清Na+-K+-ATP酶活性增强,NT、VIP含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白术之白术茯苓汤对湿困脾阻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较熟白术之白术茯苓汤为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同时调节Na+-K+-ATP酶、NT及胃肠激素(SP、VIP)的分泌而达到治疗湿困脾阻的目的,白术茯苓汤中的生白术不可用熟白术替代。  相似文献   
87.
针对小儿时行感冒的临床特点和病因、病机,徐荣谦教授提出疫寒杂邪为其致病因素,清疫散寒为其基本治则,临床运用大青龙汤合银翘散治疗小儿时行感冒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暖脐散敷脐配合拔罐治疗小儿风寒证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风寒证泄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蒙脱石和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口服,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暖脐散敷脐配合神阙穴拔罐,连续治疗5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止泻时间,舌苔、指纹恢复时间,总疗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暖脐散敷脐配合拔罐治疗小儿风寒证泄泻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经济方便,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9.
邹雪 《中国当代医药》2014,(24):132-133
目的:探讨胰岛素粉雾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胰岛素注射剂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胰岛素粉雾剂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粉雾剂治疗2型糖尿病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临床效果,还能有效降低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是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布拉酵母菌预防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2月—2014年2月延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感染性肺炎新生儿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同时给予补液、补充维生素等支持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服用抗生素的同时给予口服布拉酵母菌,125 mg/次,2次/d。对两组出现腹泻的患儿均口服蒙脱石散,1.0 g/次,3次/d,并且补液,直至治愈。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治疗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对其细胞免疫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75.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泻的发生率为38.89%,对照组为61.11%;治疗组腹泻发生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每天腹泻次数少于对照组,腹泻的持续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D4+﹑CD4+/CD8+计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组CD8+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拉酵母菌用于预防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继发腹泻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