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2篇
  免费   605篇
  国内免费   76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8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172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477篇
中国医学   3830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247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421篇
  2013年   387篇
  2012年   524篇
  2011年   584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315篇
  2007年   350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水针治疗呃逆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呢逆的针灸治疗方法。方法 对100例呢逆患者随机分成水针组和体针组,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水针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6%、100%;体针组为70%和92%,两组比较P<0.05,疗效差异显著。结论 水针治疗呃逆疗效明显优于体针组。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抗肿瘤转移机理。方法:应用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荧光标记法,体外研究高转移性肺癌细胞(PG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性、黏附分子表达以及复方丹参抗肿瘤转移作用。结果:复方丹参可明显抑制PG细胞表面CD44,CD54的表达。复方丹参对PG细胞与激活和静息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性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抑制黏附分子CD44,CD45的表达,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复方丹参具有抗肿瘤转移作用,抑制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及黏附分子表达可能是复方丹参抗肿瘤转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柱,己腈-甲醇-水(255:744:11)用磷酸调pH至3.0。结果 测得线性范围1.0~2.4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1.1%(n=3)。结论本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74.
归脾片3味药材同板薄层色谱鉴别及甘草酸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归脾片剂3味药材的TLC同板一次性薄层鉴别,并对制剂中的指标性成分甘草酸进行HPLC建立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TLC对党参、远志、甘草进行同时色谱鉴别,HPLC测定甘草酸含量。结果:鉴别方法简便快速。甘草酸相关系数r=0.9999,回收率为98、67%,RSD为0.54%。结论:建立的方法可有效地控制该片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75.
大黄蒽醌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晔  林竹青 《黑龙江医药》2003,16(3):171-172
目的:测定大黄中游离蒽醌和总蒽醚的含量。方法:采用甲醇冷浸法,利用蒽醌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呈红色的特点,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该法测定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2.96%(n=5),线性范围为5μg一30μg,r=0.9999。结论:用本法检测大黄中的蒽醌含量,方法简便,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76.
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液相图谱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液相图谱。方法:采用C_(18)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乙腈-水(20:80)保持10 min,经 30 min将乙腈-水变为(33:67),再经20min将乙腈-水变为(60:40);检测波长为203nm;进样量10μL;流速:1mL·min~(-1);柱温25℃。结果:测定了35个三七样品中皂苷类成分的指纹图谱。结论:为三七质量控制新模式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7.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对大黄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结果:不同产地大黄药材所含成分基本一致,但大黄素及大黄酚的含量有明显差异。结论:产地因素对药材质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补气和血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补气和血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PLC法.采用ODS—C18,0.1%,磷酸溶液-乙腈(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nm,流速1.2ml/min。结果:芍药苷在0.098~0.49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7%。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适用于补气和血胶囊中芍药苷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9.
几种中药的化学振荡指纹图谱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振荡技术,采用KBrO3-MnSO4-H2SO4-丙酮振荡器,得到了解表药柴胡、葛根、连翘,祛风湿药木瓜、独活、五加皮和理血药鸡血藤、丹参、虎杖的振荡指纹图谱。结果表明,这些化学振荡指纹图谱可用于辨识中药。  相似文献   
80.
 目的 研究葛根微粉在溶出和生物利用度方面的效果,为微细化工艺在中药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葛根黄酮为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葛根微粉和葛根粉在不同时间点葛根黄酮溶出的量,计算累积释放率;采用透析袋为屏障观察葛根微粉和葛根粉的溶出情况。按葛根素100mg·kg-1体重分别给大鼠口服葛根微粉和提取物,用HPLC测定葛根素含量,以葛根提取物为对照,计算葛根微粉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用桨法测定体外溶出度时,葛根微粉累积释放度显著高于葛根粉;用透析袋作为屏障时,两者差异不明显。葛根微粉的生物利用度是葛根提取物的50%强。结论 葛根制成微粉后,能改善其有效成分的溶出,但是与提取物相比,服药量大,生物利用度低,因此微米中药的应用有待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