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7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8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94篇
内科学   153篇
神经病学   449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575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82篇
药学   273篇
中国医学   804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刮痧联合拔罐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疗效。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及中医组各30例,西药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中医组采用刮痧联合拔罐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睡眠质量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后,中医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得分显著低于西药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西药组(P0.01,P0.05)。结论刮痧联合拔罐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睡眠效果优于西药治疗,中医外治法合用可增强安眠效果。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电子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并由两名评价者按照Cochrane Handboo5.1.0中的方法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估,运用Rev Man5.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个RCT,共包括940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1)有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OR=1.88,95%CI(1.35,2.61)];(2)MAS评分:针刺(综合)组疗效优于康复组,有统计学意义[WMD=-0.58,95%CI(-0.77,-0.39)];(3)FMA评分: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WMD=10.90,95%CI(8.69,13.11)]。结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有一定的疗效,在与康复结合时更能凸显优势。但是由于纳入文献研究质量不足,目前不能对其疗效得出肯定性结论,需要以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中医辨证护理对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辨证分型后以皮质下穴、交感穴、垂前穴以及神门穴作为主穴,以心、肝、脾、胃、肾、胆以及大肠作为配穴,对患者进行耳穴贴压和护理干预;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治疗前后睡眠状况进行评价,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情绪以及抑郁状态进行评价,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PSQI、SAS和SDS评分。结果利用耳穴贴压配合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围绝经期失眠的总有效率为93.4%,干预后患者的各项睡眠质量评分相对于治疗前来说均明显降低,同时,患者干预后的负性情绪评分相对于干预前来说也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应用耳穴贴压配合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的睡眠状况,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4.
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运用网状meta分析探究艾司唑仑、右佐匹克隆、佐匹克隆、米氮平、米氮平联合艾司唑仑在调节失眠症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睡眠障碍评定量表(SDRS)、睡眠自评量表(SRSS)、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药物不良反应(TESS)的差异。方法 收集截止至2016年11月CNKI、维普、万方、Pubmed数据库中上述药物在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试验资料,文章质量评估用Jadad评分,研究结果的分析用Gemtc 14.3、Stata 13、RevMan 5.3软件。结果 纳入13篇研究,Meta分析发现:与艾司唑仑相比,米氮平联合艾司唑仑的PSQI较低[WMD=-6.67,95% CI (-8.38,-4.96),P<0.000 01];米氮平联合艾司唑仑的AIS较低[WMD=-3.73,95% CI (-4.51,-2.95),P<0.000 01];佐匹克隆的SDRS较低[WMD=-2.50,95% CI (-3.71,-1.28),P<0.000 1]。间接网状meta分析显示:SDRS依次为艾司唑仑>右佐匹克隆>佐匹克隆;AIS依次为艾司唑仑>佐匹克隆>米氮平联合艾司唑仑;TESS依次为艾司唑仑>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结论 艾司唑仑降低失眠患者SDRS、AIS、TESS均不具备明显优势,网状meta分析方法发掘药物疗效与安全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5.
朱宁  赵伟丽  朱洪山  刘海朋  李晶 《安徽医药》2018,22(12):2431-2434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盐酸帕罗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HAMD评分及血清神经肽Y(NPY)、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的影响。 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11月至2017年2月PSD患者6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帕罗西汀,观察组采用盐酸帕罗西汀+rTMS,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入院时及治疗结束后统计对比两组抑郁评分(HAMD、MARDS、SDS)、血清NPY、BDNF、CRF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①两组治疗后MARDS、HAMD及SDS分值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②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4.12%(32/34)较对照组64.71%(22/34)高(P<0.05);③两组治疗后血清CRF水平低于治疗前,BDNF及NPY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14.71%(5/34)与对照组8.82%(3/34)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联合采用盐酸帕罗西汀及rTMS治疗卒中后抑郁症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清NPY、BDNF、CRF水平,降低HAMD评分,减轻患者抑郁程度,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6.
OBJECTIVES: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insomnia on the 24-hour temporal pattern of migraine. BACKGROUND: Migraine attacks have been reported to occur in a harmonic (monophasic) or a biphasic 24-hour cyclic manner, and in some studies to have preponderance in the morning hours. The influence of insomnia on the circadian pattern has not been evaluated. METHOD: Based on a previous study of the circadian variation in migraine, an explorative data analysis was made to compare the circadian pattern of insomnia-related migraine attacks to the circadian pattern of migraine attacks not related to insomnia. If the patients reported difficulties in falling asleep and/or maintaining sleep the night prior to the reported attack or the night the attack occurred, the attack was defined as insomnia-related. Relapses were not counted as distinctive attacks. RESULTS: Sixty-eight female migraineurs (mean +/- SD age: 35.5 +/- 7.0) prospectively recorded 1869 migraine attacks. Five hundred-and-thirty-three attacks (29%) were insomnia-related. Insomnia-related attacks had a biphasic temporal pattern with one peak in the morning hours and one peak after noon. They had a preponderance in the morning hours compared to attacks not related to insomnia (t= 3.27, df = 62, P= .002). In 79% of attacks insomnia was experienced prior to the headache. CONCLUSIONS: Episodic morning migraine is associated with insomnia. The cause and consequences of insomnia in migraine is not clarified, but sleep obviously protects against attacks rather than provokes them.  相似文献   
107.
朱宁  段燕燕  王娜  薛孟周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2):1481-1486
背景 卒中后抑郁为卒中后常见的情绪障碍,严重影响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单纯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目的 探究理情行为疗法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睡眠及情绪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康复科的71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对照组35例、联合治疗组36例。药物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舍曲林片(第1周25 mg/d,第2周起50 mg/d,连续4周),联合治疗组患者在药物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理情行为疗法(30 min/次,3次/周,连续4周)。分别于治疗开始前及治疗4周后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失眠程度、抑郁情况、焦虑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进行评定。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ISI、HAMD-17项评分低于药物对照组,MBI评分高于药物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ISI、HAMD-17项、HAMA评分低于组内治疗前,MBI评分高于组内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抑郁情况、焦虑情况改善情况优于药物对照组(P<0.05)。 结论 理情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较单独药物治疗能更好地减轻卒中后抑郁患者失眠程度,改善情绪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8.
刘毅  王瑞敏  彭雪峰  李菲  赵飞  刘宁  贾跃进 《中草药》2021,52(15):4626-4640
目的结合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方法及临床观察,探究贾跃进临床治疗女性失眠症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首先使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将贾跃进门诊近5年中药治疗女性失眠症的处方进行药物频次、属性统计以及关联、聚类和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组方;再将核心组方运用TCMSP、GEO等数据库得到各药物有效成分的靶点与疾病靶点并取交集,利用CytoscapeV3.8.0及其插件构建疾病-药物-成分-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然后通过分析以上所得的2个网络获取其关键成分及靶点并进行分子对接;最终以核心组方为治疗组,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为主要观察指标进行临床研究验证。结果数据挖掘纳入验案221例,方剂258首,涉及中药139味;药性以平、温、微寒为多;药味以甘、辛、苦为主;药物主要归肝、脾经;通过药物关联、聚类和复杂网络分析综合得出11味药物的核心组方。网络药理学共获得核心组方有效成分65种,相关靶点490个,交集靶点142个,关键成分有β-谷甾醇和豆甾醇等,关键靶点聚类有神经递质类及细胞因子类等。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可能与代谢过程、免疫系统过程和信号过程有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可能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血清素能突触、多巴胺能突触等有关;分子对接较好的靶点为蛋白激酶Bα(protein kinase Bα,AKT1)、5-羟色胺受体1A(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1A,HTR1A)、多巴胺受体D2(dopamine receptor D2,DRD2)。临床研究显示,核心组方治疗组患者血清中褪黑素(melatonin,MT)水平显著升高,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多巴胺(dopamine,D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贾跃进治疗女性失眠症的核心组方包括茯苓、白术、合欢皮、柴胡、香附、白芍、龙骨、当归、牡丹皮、栀子、白茅根,其主要通过多成分、多靶点调控MT、5-HT、DA而实现,对临床相关研究及对女性失眠症的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党明  宗晓  何涛 《新中医》2021,53(2):197-200
目的:观察虚拟现实技术联合中医情志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卒中后抑郁患者90例,按照随机奇偶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虚拟现实技术+情志护理干预。比较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遵医行为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HAMA、HAMD、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按时用药、合理饮食、配合锻炼、定期复诊评分及总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联合情志干预可有效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改善遵医行为,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左洛复联合丹栀逍遥丸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卒中后抑郁的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左洛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栀逍遥丸,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在治疗2、4、6、8周后,观察组的HAMD抑郁量表评分减分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1、3.317、3.971、3.348,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优于对照组(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0,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5,P<0.05)。结论左洛复联合丹栀逍遥丸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