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8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2篇
中国医学   2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申浩  吴卫  潘红梅  李敏 《中国药房》2012,(31):2961-2964
目的:观察不同居群野生半夏的生长节律,比较其不同居群产量和品质的差异,为川半夏的引种和良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将来源于四川主产区和部分省外的野生半夏种质共12份,引种于四川雅安,在生育期内详细考察各居群出苗、开花抽薹、珠芽产生情况;收获后考察各自的增殖率和增重率,并测定其主要化学成分。结果:不同居群半夏的生长节律基本表现一致;增殖率、增重率和可溶蛋白含量差异较大;生物碱和β-谷甾醇含量差异不大。采自四川渠县的S07-28居群产量和品质较优,值得进一步研究。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川半夏的引种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抑制半夏干燥过程中引起褐变的条件,并考察其对半夏镇咳、祛痰作用的影响。方法 使用色彩色差计测量各种方法处理的半夏干燥过程中表面颜色的变化值,优选最佳处理条件,并辅以镇咳及祛痰实验验证其对半夏药理作用的影响。结果 不同pH值的酸性溶液抑制半夏的酶促褐变反应没有显著的差异,酸性越强,颜色变化越小;采用醋酸处理不会影响半夏的镇咳、祛痰作用。结论 酸性环境能够抑制半夏的褐变反应,且不会对半夏的药理作用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3.
张正英 《医学教育探索》2012,43(9):1818-1823
目的 克隆半夏凝集素基因并对其氨基酸序列生物信息与已报道相关基因进行对比分析,为抗虫基因利用和转基因育种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已报道的植物凝集素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以半夏叶片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特异性片段,将其连接到测序载体上,进行序列测定,用分析软件分析序列信息。结果 克隆1 069 bp的半夏凝集素基因(pta),开放阅读框全长804 bp,编码268个氨基酸残基;预测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91×104和7.77,功能区完整,具有1条信号肽和3个甘露糖结合区;已在GenBank中登记(登录号AY725425)。结论 克隆的半夏凝集素基因序列信息完整,具有典型的甘露糖结合位点,可以作为抗虫基因用于抗虫育种。  相似文献   
44.
目的通过对新丰县人民医院附子与半夏同用的分析研究,了解附子配半夏的应用情况及该院应用此药对的安全、有效及合理性。方法抽取该院2008年12月~2011年3月含附子配半夏的门诊处方351张,对其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使用附子与半夏配伍的处方351张,临床上用于寒证的有126例(36%),用于阳虚证的有154例(44%),用于癌症的有19例(5%)。结论本研究探索附子与半夏配伍应用的合理性和规律,发现临床上附子、半夏配伍主要是用于不寐、痹症、高血压,其在临床上的使用是有选择性的,不能滥用。  相似文献   
45.
彭向前  杨培民  吴慧  张霞 《齐鲁药事》2012,31(7):385-387
目的观察非细胞毒性浓度半夏水提取液对耐阿霉素的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A02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并探讨其逆转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半夏水提取液的细胞毒性及其对K562/A02细胞敏感性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非细胞毒性浓度的半夏水提取液处理后K562/A02细胞膜表面糖蛋白P170表达的变化.结果半夏水提取液对K562/A02细胞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非细胞毒性浓度半夏水提取液可显著降低阿霉素对K562/A02细胞的IC50,显著降低细胞膜糖蛋白P170的表达.结论半夏水提取液可部分逆转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A02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半夏泻心汤加味和胃痛散敷贴交替使用。连续用药4周。观察2组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查胃镜总有效率85%,对照组复查胃镜总有效率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为80%,对照组转阴率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7.
采用单因素比较、均匀设计、正交设计等方法,考察了半夏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诱导以及植株再生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外植体来源、激素种类和水平、基本培养基类别均对半夏愈伤组织的诱导有直接影响;影响胚状体诱导的主要因素为活性碳,此外,培养基种类、天然附加物对胚状体诱导也有一定影响;较低浓度的6-BA和NAA对半夏胚状体再生植株有利。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鸟头与半夏间半量、等量、倍量配伍剂量外用对镇痛效应和皮肤局部吸收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1)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试验观察鸟头与半夏配伍剂量的外用镇痛效应;(2)采用家免皮肤局部吸收急性毒性试验观察乌头与半夏不同配伍剂量外用对皮肤的急性毒性。结果:(1)镇痛效应:乌头:半夏(1:0.5)在浓度为66.7%时,对醋酸扭体有明显抑制(P〈0.05);乌头:半夏(1:1)在浓度为66.7%和33.4%时,均能显著抑制醋酸扭体(P〈0.01、P〈0.05);乌头:半夏(1:2)在浓度为66.7%时亦能明显抑制醋酸扭体(P〈0.01)。(2)皮肤的急性毒性:乌头:半夏犬剂量(浓度为78%)动物死亡率:1:1为3/4、1:2为3/4、1:0.5为3/4;乌头:半夏中剂量(浓度为39%)动物死亡率:1:1为0/4、1:2为2/4、1:0.5为1/4;乌头:半夏小剂量(浓度为19.5%)动物死亡率:1:1为0/4、1:2为1/4、1:0.5为0/4。结论:镇痛试验结果表明,乌头:半夏比例以1:1为好,乌头:半夏在等量时拟有增强镇痛疗效作用;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乌头:半夏1:2毒性较大;乌头:半夏1:1毒性较小,乌头:半夏在等量时拟有相互抑制毒性作用,随着剂量的变化毒性拟有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半夏剂量超过乌头时毒性增加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9.
[目的]通过固体和液体两种方式对实验室保存的半夏内生菌SY-Z5进行发酵,分别提取代谢产物,初步研究其抑菌和抗肿瘤活性。[方法]将固体培养和摇床发酵的产物预处理后,分别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通过抑菌实验和抗肿瘤实验初步检测其提取物活性。[结果]SY-Z5两种发酵方式的代谢产物均具有抑菌和抗肿瘤活性,其中乙酸乙酯粗提物效果最明显,固体发酵效果好于液体发酵。[结论]内生菌SY-Z5代谢产物具有抑菌和抗肿瘤活性,活性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相中,为进一步分离抑菌和抗肿瘤活性物质和新药开发筛选前体化合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0.
Altered glycosylation may be a hallmark of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and cancer progression. In the work described, a specific mannose-binding lectin, Pinellia pedatisecta agglutinin (PPA), was genetically fused with the extracellular domain of coxsackie-adenovirus receptor (CAR) to generate the soluble CAR (sCAR)-PPA fusion protein. The adenoviral transduction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cell lines Kasumi-1 and HL-60 was increased by sCAR-PPA, indicating that a fraction of AML cells exposing mannose residues was detected by PPA. However, sCAR-PPA did not increase the adenoviral infection of KG-1 cells, suggesting the mannose exposure of AML cells may be cell type specific. Furthermore, the infectious efficiency of Ad-EGFP in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ell line K562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sCAR-PPA as well. We, herein, report that PPA recognized a fraction of myeloid leukemia cells showing mannose-exposing phenotype. The sCAR-PPA fusion protein combined with the adenoviral vector system may provide a useful tool for investigating myeloid leukemia cells exposing mannose residues and further elucidating the role of these cells in the leukemia development. Gong Chu Li and Na Li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