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8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57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34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10篇
  3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31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The heavy metal lead (Pb) is a major 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hazard.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a strong association between lead exposure and the presence of chronic kidney injury. Some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chelation therapy with calcium disodium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calcium disodium EDTA) might help decrease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mong patients with measurable body lead burdens. However, calcium disodium EDTA chelation in lead exposure is controversial due to the potential for adverse effects such as acute tubular necrosis. Therefore, we investigated the availabl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ssessing the renoprotective effects of calcium disodium EDTA chelation therapy. Our meta‐analysis shows that calcium disodium EDTA chelation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delay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measurable body lead burdens reflected by increasing the levels of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 and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 (Ccr). There appears to be no conclusive evidence that calcium disodium EDTA can decrease proteinuria.  相似文献   
32.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与培美曲塞治疗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复发性NSCLC患者68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多西他赛组和培美曲塞组,各34例。多西他赛组给予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和第8天给药;顺铂75mg/m2静脉滴注,第l天给药。培美曲塞组给予培美曲塞500mg/m2静脉滴注,结束后30min静脉滴注顺铂75mg/m2第1~3天,所有患者均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每个周期评价不良反应。结果培美曲塞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多西他赛组[32.4%(11/34)比11.8%(4/34),67.6%(23/34)比41.2%(1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美曲塞组粒细胞减少和脱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多西他赛组[32.4%(11/34)比67.6%(23/34),8.8%(3/34)比26.5%(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赛二线治疗复发性NSCLC的疗效优丁多西他赛,且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与薄芝糖肽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来本院就诊的102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单纯给予奥沙利铂(L-OHP)+培美曲塞(PEM)化疗方案;实验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和薄芝糖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KPS评分、药物毒性反应发生率以及外周血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KP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4+、CD8+均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治疗后的CD4+、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与薄芝糖肽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近期效果,能提高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4.
李颖  刘雁鸣 《中国药师》2019,(12):2328-2331
摘 要 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无水磷酸氢二钠中的氟离子、氯离子、硝酸根和硫酸根离子的含量,并评价不同级别无水磷酸氢二钠的质量状况。 方法: 采用Dionex IonPac AS18(4 mm×250 mm)色谱柱,以10,40 mmol·L-1 氢氧化钾淋洗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 -1 ,进样量为25 μl。 结果: 氟离子、氯离子、硝酸根和硫酸根离子质量浓度分别在0.02~0.40,0.01~0.80,0.06~1.00和0.10~5.00 μg·ml-1 范围内与峰面积均呈良好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 5,0.999 7,0.999 9和0.999 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26%,93.17%,99.80%,91.81%,RSD分别为0.87%,2.32%,3.07%,1.49%(n=6),供试品溶液在30 h内稳定。 结论: 本方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无水磷酸氢二钠中的氟离子、氯离子、硝酸根和硫酸根离子的含量,为建立无水磷酸氢二钠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和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6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A 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进行治疗,B 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A 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28.13%,疾病控制率为78.13%;B 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21.87%,疾病控制率为6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各项生活质量指标上都要高于 B 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比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要好,且安全性高、毒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邓涛  李改丽  戎健 《肿瘤药学》2014,(3):193-196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辅助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40例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贝伐单抗+培美曲塞+顺铂化疗)和对照组(给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每组12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化疗后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的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单抗辅助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有助于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缓解,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焦蕉  李东芳 《肿瘤药学》2014,(4):318-320
前言 培美曲塞是治疗非鳞癌类型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的首选化疗药物,它对鳞状细胞肺癌的疗效并不优于含铂类药物的其他化疗方案,本文就单药培美曲塞二线治疗肺鳞癌临床获益的一例患者做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建立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中斑蝥酸钠和维生素B6含量的同时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色谱柱为Syncronis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02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pH值至2.6)-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193,290 nm,波长切换法,柱温:30℃。结果 斑蝥酸钠回归方程为Y=1.926X+0.010(r=0.999 7),在0.064 6~0.322 8 mg·mL-1内斑蝥酸钠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9%,RSD为1.2%(n=9)。维生素B6回归方程为Y=24.153X+0.670(r=0.999 9),在0.535 9~2.679 7 mg·mL-1内维生素B6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1.0%(n=9);仪器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的RSD均<2.0%。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9.
杨臻峥 《药学进展》2011,35(8):380-382
脾酪氨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SYK)为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其在免疫细胞的成熟和激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