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89篇
  免费   2657篇
  国内免费   1118篇
耳鼻咽喉   223篇
儿科学   597篇
妇产科学   299篇
基础医学   4125篇
口腔科学   1222篇
临床医学   2101篇
内科学   3756篇
皮肤病学   495篇
神经病学   2524篇
特种医学   3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312篇
综合类   5320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1054篇
眼科学   341篇
药学   1624篇
  12篇
中国医学   5560篇
肿瘤学   1211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413篇
  2022年   778篇
  2021年   1228篇
  2020年   1141篇
  2019年   917篇
  2018年   835篇
  2017年   989篇
  2016年   1080篇
  2015年   1113篇
  2014年   2208篇
  2013年   2302篇
  2012年   1995篇
  2011年   2187篇
  2010年   1897篇
  2009年   1536篇
  2008年   1487篇
  2007年   1472篇
  2006年   1296篇
  2005年   1081篇
  2004年   997篇
  2003年   835篇
  2002年   640篇
  2001年   532篇
  2000年   453篇
  1999年   349篇
  1998年   334篇
  1997年   350篇
  1996年   307篇
  1995年   274篇
  1994年   273篇
  1993年   232篇
  1992年   179篇
  1991年   172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129篇
  1988年   125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88篇
  1985年   134篇
  1984年   103篇
  1983年   69篇
  1982年   52篇
  1981年   51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36篇
  1978年   28篇
  1977年   28篇
  1976年   20篇
  1973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41.
Zusammenfassung In Deutschland leiden 25% der über 70-Jährigen unter einem Diabetes mellitus. Biologisch ältere, multimorbide und in ihren Funktionen beeinträchtigte geriatrische Patienten benötigen spezielle Vorgehensweisen bei Zielplanung, Allgemeinmaßnahmen und Pharmakotherapie. Auf der Basis der vorhandenen Leitlinien werden gesicherte Erkenntnisse dargestellt und Empfehlungen zu den Besonderheiten der Therapie des geriatrischen Diabetespatienten gegeben. Besonderes Augenmerk liegt dabei auf der Interaktion von geriatrischen Syndromen und Diabetes sowie der Verbesserung der Lebensqualität.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改良切开引流术治疗直肠壁内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2例直肠壁内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改良切开引流术(治疗组)和传统切开引流术(对照组)治疗,每组16例,对比观察两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状况、术后复发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愈率高100%,(P<0·05);创面愈合时间短(17·3±2·5)d,P<0·01;但肛门功能、术后复发及术后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切开引流术在治疗直肠壁内脓肿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43.
了解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中抗氧化维生素含量、氧化特性 ,探讨其对血管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采用二次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分离制备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高压液相色谱测定其抗氧化物质维生素A、E和 β 胡萝卜素 ;连续监测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在 2 34nm的吸光度以测定其氧化敏感曲线 ;在血管内皮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培养后测定培养液丙二醛的浓度。实验成功分离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与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相比 ,维生素A、E和 β 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及总抗氧化能力明显减少 ,只有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的 6 5 %、39%和 2 4 % ,故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延迟时间只有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的 37.5 % ,但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值及氧化速率分别是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的 1 .7倍和 1 .2 8倍 ;培养液中丙二醛含量随加入脂蛋白的浓度和作用时间而增高 ,2 4h时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5 0mg组、1 0 0mg组、1 5 0mg组与相同剂量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组比较丙二醛显著增高 (P <0 .0 5 )。上述结果提示 :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中抗氧化物质及抗氧化能力下降 ,氧化敏感性增高 ,并促进内皮细胞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44.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遗症7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配合针刺的方法治疗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中风病78例,总有效率达96%,并与单纯用针刺治疗73例疗效比较,发现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配合针刺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45.
为了研究γ-干扰素(IFNγ)对大鼠胚胎基底前脑及隔区核团胆碱能神经元分化的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胆碱能神经元的特异性标记酶-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进行染色,ChAT阳性细胞的数量反映了胆碱能神经元的数量,并用14C-乙酰CoA作底物来检测ChAT活性。结果显示,IFNγ处理过的实验组,ChAT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ChAT活性也增加,这种增加被大鼠抗小鼠IFNγ单克隆抗体(Ab-IFNγ)完全拮抗。采用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周期进行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百分率无明显改变。用MAP2标记神经细胞,神经细胞数基本未增加。以上结果提示:IFNγ不能促进基底前脑和隔区神经元增殖,胆碱能神经元表达增加不是因为神经元数目增加而是分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46.
臂丛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位于臂丛神经及其前中斜角肌周围的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2003年7月~2006年1月,采用门诊收集病例,根据病情轻重分组,分别采用药物、局部封闭及手术方法治疗179例确诊为臂丛神经和(或)其属支卡压综合征的患者。其中采用药物、手法治疗89例;注射治疗74例,其中需要第二次注射32例;手术治疗16例,同时或分别进行双侧手术2例,需要第二次手术者1例。结果128例患者得到1个月~2年5个月随访。其中,药物手法治疗55例,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或能维持现状。局部注射治疗58例(其中接受第二次注射者24例),2例出现心跳减缓,其余病例无并发症发生,VAS评分情况:1分2例,2分16例,3分20例,4分12例,5分3例,6分3例,7分2例;第二次注射结果:2分5例,3分16例,4分3例。手术治疗15例,其中10例术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恢复工作。结论臂丛神经及其属支涉及其周围众多神经,可产生众多症状;明确病因后,治疗上以保守治疗为主,效果欠佳者采用手术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7.
周郁鸿  虞荣喜 《癌症》1993,12(6):522-523,534
我们将常规的HAMPT方案中的氨甲喋呤(MTX)剂量改为大剂量组成良的HAMPT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0例,17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其中16/17例一疗程则获完全缓解(CR),CR率85%,诱导缓解时间平均17天。本方案疗效较满意,副作小用,可作为难治作ALL治疗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8.
Osteoclastogenesis inhibitory factor (OCIF) is a novel secreted protein that inhibits osteoclastogenesis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OCIF on serum calcium (Ca) concentrations in normal mice and in hypercalcemic nude mice carrying tumors associated with humoral hypercalcemia of malignancy. In normal mice, a single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OCIF reduced serum Ca levels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serum Ca (by 1.6 ± 0.3 mg/dL, n = 5) was observed 2 h after the injection of OCIF at 20 mg/kg and the hypocalcemic effect continued for up to 12 h. Serum phosphate (Pi) concentrations also decreased in response to OCIF. Urinary excretion of Ca, Pi, and creatinine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after injection of OCIF or vehicle. In hypercalcemic, tumor-bearing nude mice, a single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OCIF at 20 mg/kg resulted in a dramatic decrease in serum Ca (maximal decrease 2.8 ± 0.37 mg/dL, n = 11), which continued for up to 24 h.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OCIF decreased serum Ca through its inhibitory effect on bone resorption. Furtherm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OCIF has therapeutic potential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calcemic conditions such as malignancy-associated hypercalcemia.  相似文献   
49.
目的:为设计维甲酸治疗神经母细胞瘤可能的有效方案,本文对9-顺式维甲酸(9-cis retinoic acid,9-cisRA)体外诱导分化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作用进行了研究。方法:SK-N-SH细胞经9-cisRA处理后,采用相差显微镜,神经纤维银染法,透射电镜观察等手段。观察9-cisRA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9-cisRA作用SK-N-SH细胞7d后,细胞形态发生变化;12d时出现神经原性表型,多个细胞形成“神经节”,节间形成粗而长的类神经纤维;尼氏小体和银染法亦证明细胞产生显著分化,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9-cisRA对该细胞有分化作用。却无明显凋亡诱导作用。结论:9-cisRA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体外能产生明显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50.
A case of an uncommon congenit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cerebellar tumor (PNET) in a 5-month-old child is reported. After subtotal surgical resection, the residual tumor did not respond to radiation and chemotherapy. Histologically, the tumor was composed of small, round, undifferentiated cells and several other patterns like astrocytomatous, oligodendrogliomatous, and ependymomatous structures. Immunostaining was positive for most of the cells for vimentin and S 100, fewer were positive for 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 (GFAP) and neuron-specific enolase, and only a few for synaptophysin. Surprisingly, the tumor showed strong expression of several monoclonal cytokeratins (CK) with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s, together with 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 Furthermore, we found a coexpression of the tumor cells for CK and vimentin, while CK-GFAP and CK-S 100 were negative. Ultrastructurally, intracyto-plasmic intermediate filaments could be observed corresponding to immunohistochemical CK expression. The very strong CK and vimentin expression in this case was interpreted as a sign of the embryonic nature of the tum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