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1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452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892篇
中国医学   77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220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目的考察通心络胶囊联合注射用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治疗的12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尿激酶,将注射用尿激酶溶于生理盐水,按6 000 U/min冠状动脉内连续滴注2 h。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血流变学指标、血清学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显著较对照组的83.33%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左心功能指标改善较多(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降低较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和肌钙蛋白T(cTnT)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血清NT-pro BNP和c Tn T水平降低较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血清hs-CRP水平降低较多(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注射用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NT-pro BNP、c Tn T、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分析妇炎平胶囊联合奥硝唑栓治疗老年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2月在南阳市卧龙区妇幼保健院治疗的老年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5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治疗组(79例)。对照组患者睡前阴道置入奥硝唑栓,1粒/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睡前阴道置入妇炎平胶囊,2粒/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0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8(IL-8)、IL-6和IL-2水平,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8.21%和93.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8、IL-6和IL-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阴道疼痛消失时间、白带减少时间、黏膜充血消失时间和外阴瘙痒消失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早(P0.05)。结论妇炎平胶囊联合奥硝唑栓治疗老年细菌性阴道炎,可快速改善患者阴道疼痛、外阴瘙痒等临床症状,改善机体炎症反应状况,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金刚藤胶囊联合注射用头孢美唑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在郑州大学医院进行治疗的10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差别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4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美唑钠,1.0g加入生理盐水100m L,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金刚藤胶囊,2 g/次,3次/d。两组均经2周治疗后进行效果比较。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WHOQOL-100评分、血清学指标和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8.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19%(P0.05)。经治疗,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WHOQOL-100评分均增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而WHO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降钙素原(PCT)、血红素氧合酶1(HO-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血清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均显著改善(P0.05),且以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金刚藤胶囊联合注射用头孢美唑钠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有利于改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强力定眩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2月天津市宁河区医院收治的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65岁以下患者10 mg/次,65岁以上患者5 mg/次,1次/d,每周给药5 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强力定眩片,4片/次,3次/d。两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及右椎动脉、左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6.67%,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听力障碍、眩晕、平衡障碍、头痛、耳鸣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右椎动脉、左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力定眩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可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脑血流状况,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肝达康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就诊的1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口服马来酸恩替卡韦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肝达康胶囊,8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Th1和Th2细胞百分比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5.16%、82.2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同各组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ALT和AST水平降低更加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N端肽(PCIII)、Ⅳ型胶原(IV-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同对照组相比降低更加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Th1、Th1/Th2显著降低,而Th2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Th1、Th1/Th2显著更低,而Th2显著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而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IFN-γ、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而IL-4、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达康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肝脏损伤情况,可能与改善Th1/Th2细胞失衡有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6.
汪洋  马民玉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10):2002-2005
目的 探讨风湿祛痛胶囊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第1周为2片/次,第2周为3片/次,第3周为4片/次,均为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风湿祛痛胶囊,5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巴氏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SDA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68.89%(P<0.05)。治疗后,两组巴氏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SDAI)、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BASDAI、BASFI、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血清CRP、TNF-α、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风湿祛痛胶囊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CRP、TNF-α、IL-1β水平。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安胃疡胶囊联合替普瑞酮胶囊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驻马店市中医院治疗的102例胃溃疡患者,根据用药差别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替普瑞酮胶囊,50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安胃疡胶囊,0.4g/次,4次/d。两组患者均经4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症候积分、GQOL-74量表评分、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溃疡愈合率、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CGRP)水平,以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8(IL-8)、IL-17、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0.39%、98.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症候积分和GQOL-74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经治疗,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MTL、GAS、IL-8、IL-17、HMGB1、MMP-9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CGRP、SS、VEGF和PGE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胃疡胶囊联合替普瑞酮胶囊治疗胃溃疡可显著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胃肠激素水平,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降脂通脉胶囊联合藻酸双酯钠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陕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86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口服藻酸双酯钠片,50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降脂通脉胶囊,2.0g/次,3次/d。两组患者经4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摄食抑制因子-1(NSF-1)、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肿瘤坏死因子-α(TFN-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脂联素(AD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1.40%,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ECP、IL-1β、TFN-α、TXNIP、NSF-1和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HDL-C、ADP、SOD和GSH-Px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这些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脂通脉胶囊联合藻酸双酯钠片治疗高脂血症可有效降低血脂指标,促进机体细胞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糖尿乐胶囊联合地特胰岛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注射液,0.1~0.2 U/k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糖尿乐胶囊,1.2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血清学指标、血糖波动情况和氧化应激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40%和9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餐后2 h血糖(2 h PG)、胰岛素(FIN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人颗粒蛋白前体(PGRN)、瘦素(LP)、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24 h血糖波动次数(NGE)、24h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和丙二醛(MD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而脂联素(APN)、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注射液联合糖尿乐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明显效控制血糖,促进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的改善。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花中黄酮和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构效关系。方法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正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分离材料,通过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采用FRAP法、DPPH法和ABTS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 从瑞香狼毒花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艾黄素(1)、槲皮素(2)、isoscutellarein-8-O-β-D-glucuronopyranoside(3)、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4)、紫云英苷(5)、hypolaetin-8-O-β-D-glucuronopyranoside(6)、kaempferol 3-O-β-D-glucopyranosyl-(1→2)-O-α-L-xylopyranoside(7)、rel-(3R,3''S,4R,4''S)-3,3'',4,4''-tetrahydro-6,6''-dimethoxy[3,3''-bi-2H-benzopyran]-4,4''-diol(8)、马台树脂醇(9)、乌拉尔醇(10)、环黄芪醇(11)、松脂醇(12)。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黄酮和木脂素类化合物均显示了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结论 化合物1357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510表现出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其中黄酮类化合物C-3或C-8位连有糖链会降低其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