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0篇
临床医学   110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 观察生物反馈训练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门诊或住院的抑郁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人,治疗组进行生物反馈训练配合氟西汀治疗,对照组仅以氟西汀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6周末,治疗组显效率86.21%,对照组显效率68....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氟伏沙明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79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47例,口服氟伏沙明治疗;对照组32例,口服阿米替林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治疗1周、2周末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治疗6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89.4%,对照组为81.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χ2=1.508,P>0.05).研究组植物神经、心血管、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副反应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氟伏沙明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总体疗效显著,较阿米替林起效快、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利培酮联合文拉法辛治疗精神分裂症伴焦虑症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8例精神分裂症伴焦虑症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两组均口服利培酮治疗,研究组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有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阴性症状因子分及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8周末,研究组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为64.7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231,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及其焦虑症状,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米氮平治疗老年期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疗效、主观体验及安全性.方法 将6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研究组口服米氮平治疗,对照组口服氟西汀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采用费城老年中心信心量...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5例,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37例,口服西酞普兰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周末起,两组汉密顿焦虑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治疗第1周、2周末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其他治疗时段两组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起效时间为(6.2±1.8) d,对照组为(11.5±5.6) d,研究组显著早于对照组(t=5.34,P<0.01).治疗6周末,研究组显效率68.6%、总有效率88.6%,对照组分别为70.3%、91.9%,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0.02、0.23,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多出现在用药初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与西酞普兰总体疗效相当,安全性高,依从性好,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治疗初期效果更显著,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比较多塞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口服多塞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照组口服帕罗西汀治疗.观察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临床总体评定量表疾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末,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临床总体评定量表疾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同期两组间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显效率90.0%,对照组为86.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33%,对照组为40.00%,研究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嗜睡、口干、心悸、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可减轻或缓解.结论 多塞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与帕罗西汀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虽高于帕罗西汀,但经对症处理后可减轻或缓解,是治疗抑郁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7.
Gangliosides containing the N-glycolyl (NGc) form of sialic acid are tumor-associated antigens and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cancer therapy. We previously generated the murine 14F7 monoclonal antibody (mAb), specific for the N-glycolyl-GM3 ganglioside (NGcGM3), which induced an oncosis-like type of cell death on malignant cell lines expressing this antigen and recognized breast carcinoma by immunoscintigraphy in cancer patients. As humanization is expected to enhance its use for human cancer therapy, herein we describe the design and generation of two humanized versions of the 14F7 mAb by disrupting potential human T cell epitopes on its variable region. No differences in antigen reactivity or cytotoxic properties were detected among the variants tested and with respect to the chimeric counterpart. Humanized 14F7 genes were transfected into the NGcGM3-expressing NS0 cell line. Therefore, in the industrial scaling-up of the transfectoma in serum-free medium, cell viability was lost due to the cytotoxic effect of the secreted antibody. This shortcoming was solved by knocking down the CMP-N-acetylneuraminic acid hydroxylase enzyme, thus impairing the synthesis of NGc-glycoconjugates. Humanized 14F7 mAb is of potential value for the therapy of NGcGM3-expressing tumors.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小剂量氯硝西泮注射液治疗焦虑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65例符合标准的焦虑症患者分成两组.研究组33例给予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氯硝西泮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32例仅用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疗程为6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体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氯硝西泮注射液组(研究组)抗焦虑显效更快;在第6周末,治愈率、临床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副反应没有明显增加。结论艾司西酞普兰片短期合并氯硝西泮注射液可以加快焦虑综合征缓解的速度,明显提高焦虑症的治疗效果,副反应没有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增效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6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分为喹硫平组(合用组)和舍曲林组(单用组)各30例。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4和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和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比较,以合用组评分显著较低(P<0.05)。两组治疗各周TE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增效作用明显且安全。  相似文献   
80.
目的:了解度洛西汀对海洛因依赖患者情绪障碍的疗效。方法:58例海洛因依赖情绪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28例,观察4周,分别在治疗0、2、4周,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在治疗2、4周时HAMD及HAMA量表总分有显著性下降,治疗2、4周时HAMD量表6个因子分中焦虑/躯体化因子分下降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常规治疗组间HAMD及HAMA量表总分在2、4周时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度洛西汀对海洛因戒断后情绪障碍有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