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吴茱萸水提物中吴茱萸碱(Evodiamine,EVO)和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RUT)的LC/MS方法。方法:液相色谱采用Welch Materials Xtimate-C18色谱柱(2.1 mm×150 mm,3μm),以甲醇-1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85∶15)为流动相,流速0.2 mL/min,柱温30℃。质谱采用正离子全扫描模式,m/z:0~1000,电喷雾离子化源(ESI)。雾化气为氮气,雾化压力为40 psi;喷雾电压4000 V,源温度为100℃;去溶剂气为氮气,温度350℃,流速为10 L/min。结果:吴茱萸碱在2.02~504 ng/mL(r=0.9992),吴茱萸次碱在1.97~493.33 ng/mL(r=0.9999)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分别为87.8%~97.04%和86.35%~98.22%,日内、日间精密度均10%。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灵敏度高,可用于同时测定吴茱萸水提物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小檗碱及其联合使用对顺铂(Cisplatin, DDP)耐药胃癌细胞SGC7901/DDP敏感性的作用。方法:体外诱导建立人胃癌顺铂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实验分为对照组、DDP组、吴茱萸碱+DDP 组、小檗碱+DDP 组及吴茱萸碱+小檗碱+DDP 组,CCK8 检测各组SGC-7901/DDP 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 分析耐药及凋亡相关蛋白P-gp、MRP、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结果:CCK8实验表明吴茱萸碱、小檗碱在不影响SGC-7901/DDP 细胞活力的情况下可显著增强DDP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小檗碱(8 μM)与吴茱萸碱(3.2 μM)联合给药增强SGC-7901/DDP化疗敏感性的作用明显强于二者单独给药(P <0.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SGC-7901/DDP细胞经吴茱萸碱、小檗碱处理后,caspase-3、caspase-9表达上调,P-gp、MRP表达下调。结论:吴茱萸碱、小檗碱单用及其联用可在体外显著增强SGC-7901/DDP细胞对DDP的敏感性,其效应与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9表达升高,耐药相关蛋白P-gp、MRP表达下调相关。  相似文献   
13.
冯蕊  何津祥  国晋菘  孙科  杨小慧  王静 《肿瘤》2011,31(5):417-423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evodiamine,EVO)联合射线对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放射增敏、黏附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EVO对Tca-8113细胞增殖及放射增敏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检测EVO联合射线对Tca-8113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细胞黏附和划痕实验检测EVO联合射线作用后细胞黏附和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Tca-8113细胞的存活率随EVO作用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而不同放射剂量和处理不同时间后EVO+放射组的细胞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单纯放射组(P<0.01)。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EVO的放射增敏比(sensitizing enhancement ratio,SER)Do=1.35,SERDq=1.75,SERSF2=1.67。同质黏附实验显示,20、40和60min时单纯放射组及EVO+放射组与对照组相比,黏附细胞数显著增加(P<0.01);且在40和60min时,EVO+放射组与单纯放射组相比,黏附细胞数亦显著增加(P<0.01)。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实验显示,在20、40和60min时,EVO+放射组与单纯放射组及对照组相比,黏附率均明显下降(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EVO联合放射组的细胞迁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单纯放射组(P<0.01)。结论:EVO对Tca-8113细胞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并能改变Tca-8113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左金丸中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的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ODS 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3%磷酸-0.3%三乙胺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25nm。结果: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分别在5.00~500.00(R2=0.9992)、1.13~30.00(R2=0.9999)、1.25~50.00(R2=1)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5.04%(RSD=3.04%)、92.98%(RSD=1.23%)、97.90%(RSD=1.44%)。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左金丸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吴茱萸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吴茱萸的活性成分。方法用硅胶色谱技术和重结晶等方法分离化学成分,用IR、NMR和MS等波谱方法确定其结构。结果获得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吴茱萸碱(Ⅰ)、吴茱萸次碱(Ⅱ)、吴茱萸内酯(Ⅲ)和羟基吴茱萸碱(Ⅳ)。结论 首次系统归属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波谱数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吴茱萸碱对涎腺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终浓度为0.01、0.1、1、10、100μg/ml的吴茱萸碱处理ACC-M 24、48、72 h后,应用MTT比色试验、倒置显微镜、Giemsa染色、Annexin-V-FITC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和观察ACC-M的生长抑制率和凋亡情况。结果:吴茱萸碱(1μg/ml以上)对ACC-M细胞具有时间-浓度依赖性生长抑制作用,最大生长抑制率可达89%。吴茱萸碱可诱导ACC-M细胞凋亡,凋亡率随处理时间延长和药物浓度增加而上升,各组间有显著差异。吴茱萸碱同时可引起ACC-M细胞坏死。结论:吴茱萸碱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和/或坏死,从而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7.
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去氢吴茱萸碱是吴茱萸中主要的生物碱类成分.为研究吴茱萸主要生物碱成分在大鼠脑脊液中的代谢和在脑组织中的分布,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去氢吴茱萸碱以1∶1∶1的质量比混合,以15 mg/kg的剂量灌胃给予大鼠.本文建立了同时测定大鼠脑脊液和脑组织中三个生物碱成分的液质联用方法,测定结果显示,三个生物碱...  相似文献   
18.
目的:吴茱萸碱是中药吴茱萸重要生物碱成分之一,其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但具体机制不清。研究显示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醛亚型1受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Type 1 Channel,TRPV1)对炎症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吴茱萸碱可激活TRPV1受体。本研究以人单核细胞(THP-1)培养模型,探明吴茱萸碱对M2型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及TRPV1受体参与该过程中的作用,从而阐明吴茱萸碱抑制炎症反应的分子生物机制。方法:在THP-1细胞培养模型上,观察吴茱萸碱对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诱导的M2型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特异性TRPV1受体拮抗剂Capsazepine(CAPZ)对该过程的影响,并分别利用ELISA、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确定M2型巨噬细胞功能指标,其中包括TGF-β1的产生、Arginase-1和Mannose Receptor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本研究发现吴茱萸碱明显抑制IL-4诱导的M2型巨噬细胞功能亚型,其主要表现为TGF-β1分泌产生下降(P<0.05),同时伴有Arginase-1和Mannose Receptor mRNA和蛋白表达的降低(P<0.05),以上结果可被特异性TRPV1受体拮抗剂CAPZ所阻断(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吴茱萸碱通过激活TRPV1受体抑制M2型巨噬细胞功能反应,从而实现其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对人肝癌Huh7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阐明吴茱萸碱促进肿瘤坏死因子凋亡诱导配体(TRAIL)抗肿瘤活性的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吴茱萸碱对Huh7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吴茱萸碱对细胞周期的阻滞;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实验测定细胞内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Huh7细胞经吴茱萸碱处理后,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同时,细胞发生G_2/M期阻滞,p27、cyclin B1、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Cdc2)和p-Cdc2的蛋白水平上调(P0.05);吴茱萸碱能够诱导Huh7细胞发生凋亡,促进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和caspase-3的切割。当吴茱萸与TRAIL联用后,Huh7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ARP和caspase-3的切割增加;另外,吴茱萸上调Huh7细胞中死亡受体5(DR5)的蛋白水平。结论:吴茱萸碱通过抑制细胞活力和阻滞细胞周期于G_2/M期而抑制细胞生长,并诱导Huh7细胞发生凋亡;上调DR5的表达水平可能与吴茱萸碱增强Huh7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20.
均匀设计和正交设计法优选吴茱萸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吴茱萸醇提工艺进行考察,优选最佳提取条件,并对均匀设计法和正交设计法进行比较.方法用均匀设计法和正交设计法,以吴茱萸碱与吴茱萸次碱的提出率为指标,对乙醇浓度、溶媒用量、浸泡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确定提取工艺为用70 %乙醇分别以8倍、7倍量提取2 h、1.5 h.结论本工艺合理,提取率高,适于工业生产;均匀设计在本提取工艺筛选试验中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