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5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100篇
口腔科学   253篇
临床医学   161篇
内科学   144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129篇
综合类   399篇
预防医学   98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199篇
中国医学   122篇
肿瘤学   6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载脂蛋白C-Ⅲ(APOC-Ⅲ)通过抑制脂蛋白酶而调节体内脂质代谢。APOC-Ⅲ基因的多态性变化会影响APOC-Ⅲ蛋白的表达与功能,引起体内脂质代谢的改变。研究比较深入的APOC-Ⅲ基因多态性位点是位于3’端非编码区的3238C>G(即SstI多态性),位于启动子区胰岛素反应元件上的-482C>T和-455T>C,它们与代谢综合征(MS)、冠心病(CA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密切相关。本综述旨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为今后的工作发现新思路。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P2X1受体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中的表达及激活P2X1受体后血小板钙离子浓度的变化,探讨P2X1受体在ACS发生时对血小板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70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40例,同期入院的健康受试者20例为对照组。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观察P2X1受体和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在对照组和ACS组血小板中的表达情况。以α,β-me ATP(3μmol/L)激活血小板,Fluo-3 AM Ester为标记物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下观察血小板钙离子水平变化。结果对照组及ACS组的血小板中均有P2X1受体、GPⅡb/Ⅲa受体的表达,且在ACS组的表达较对照组高(1.62±0.69比0.88±0.04,1.58±0.11比0.85±0.06,P<0.05);ACS组患者钙离子基线水平高于对照组[(418.96±31.85)nmol/L比(307.20±23.37)nmol/L,P<0.05]。结论 P2X1受体在AC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PCI术后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不同剂量氯吡格雷药物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筛选PCI术后CYP2C19基因突变为CYP2C19*2/*2、CYP2C19*2/*3或CYP2C19*3/*3的患者67例,随机分为常规组22例、2倍组22例和3倍组23例。常规组75 mg氯吡格雷、2倍组150 mg氯吡格雷、3倍组225 mg氯吡格雷,1次/d。分别于PCI术后1、3、6个月通过血栓弹力图检测各组氯吡格雷药物抑制率及再发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6个月内,2倍组和3倍组患者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81.8%vs 31.8%vs 21.7%,P<0.01),2倍组与3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2倍组和3倍组氯吡格雷药物抑制率较常规组显著升高(P<0.01),2倍组与3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出血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P2C19基因变异患者增加氯吡格雷药物服用剂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血小板的抑制,降低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1,FD)及其不同类型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自主神经功能,以了解其特点.方法:对符合罗马Ⅲ标准的44例FD患者根据罗马Ⅲ分类标准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n=31)和上腹痛综合征(epigastric pain syndrome,EPS)(n=13)两个类型,16例无症状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上胃肠消化不良症状评分、Zung氏量表进行心理测试和自主神经功能检测.结果:FD组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比例(24/44),较对照组(1/16)明显多见(P=0.001).FD抑郁评分(49.36±1.71)和焦虑评分(39.83±1.5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4.42±1.98和27.77±0.75,P值均为0.000).餐后不适组抑郁和焦虑评分(51.40±1.80和40.39±2.01)及上腹痛组抑郁和焦虑评分(45.50±3.68和38.52±2.44),均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0、0.000和0.026、0.001).餐后不适组抑郁评分较上腹痛组有增高趋势(P=0.050).FD组自主神经功能检测中深呼吸心率变异(17.61±1.18)较对照组(22.71±2.12)明显减低(P=0.031),上腹痛组深呼吸心率变异(16.17±1.98)亦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38).存在焦虑抑郁状态患者深呼吸心率变异(17.23±1.49)较对照组(22.71±2.12)明显减低(P=0.036);非焦虑抑郁组与对照组及焦虑抑郁组与非焦虑抑郁组自主神经功能检测无明显差异.结论:FD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较明显,餐后不适组抑郁状态更趋严重;FD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以副交感神经为主;存在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FD患者更易出现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APACHEⅢ评分与氧合指数对老年重症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56例患者,根据出院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测定动脉血气,计算氧合指数,进行APACHEⅢ评分,分析APACHEⅢ评分与氧合指数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存活组APACHEⅢ评分及氧合指数与死亡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死亡组APACHEⅢ评分随住院延长而增高,氧合指数随住院延长而降低,存活组与之相反.氧合指数与APACHEⅢ评分负相关(r=-0.7542,P<0.01).结论 APACHEⅢ评分与氧合指数有助判断病情危重程度,观察两者变化,对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复方玄驹胶囊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分类标准,诊断为Ⅲ型前列腺炎的患者24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研究。治疗组121例,应用复方玄驹胶囊治疗,每天3次,每次3粒;辅以盐酸坦索罗辛缓释片,0.2 mg,每天1次。对照组121例,按常规方法治疗,以喹诺酮类抗生素为主,辅以盐酸坦索罗辛缓释片,以及解痉镇痛和镇静催眠剂。分别治疗6周。疗效观察采用NIH-CPSI评分,及相关合并症治疗改善程度情况。结果:242例全部进入评估。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人数为94例,占77.69%(94/121),合并症治疗总有效人数78例,占71.56%(78/109)。对照组总有效人数57例,占47.10%(57/121)。合并症治疗总有效人数34例,占31.78%(34/107),NIH-CPSI评分及相关合并症治疗对比,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P<0.05)。结论:复方玄驹胶囊对Ⅲ型前列腺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7.
目的前瞻性研究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R)治疗膝内侧室骨关节病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06年1月~2008年6月采用OxfordphaseⅢ假体行微创(MIS)一UKR的56例患者(60膝)进行了中期临床疗效的分析,并从影像学、KSS评分、WOMAC评分以及VAS评分等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平均随访时间(73.0±2.4)个月;所有患者无术后感染、血栓形成、活动半月板脱位等并发症;无一例翻修病例;无死亡病例;KSS临床和功能评分分别由术前平均(41.2±3.3)分和(52.1±4.6)分增至术后(94.8±4.1)分和(93.8±3.2)分;WOMAC评分由术前平均(46.7±3.6)分减少为术后(11.4±1.8)分;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39±1.25)分降为术后(1.72±0.36)分;各项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MIS—UKR中期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膝关节内侧室骨关节病的一个良好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全子宫切除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阴道镜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Ⅲ并伴有HR-HPV感染患者,其中有生育要求因而进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的患者370例(锥切组),无生育要求及宫颈萎缩锥切困难要求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32例(全切组)。对两组患者治疗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锥切组CINⅢ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后6个月治愈223例,治愈率为93.7%;全切组行全子宫切除术后6个月治愈125例,治愈率为94.7%。锥切组和全切组治疗后6个月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锥切组治疗6个月后,HR-HPV总的病毒阴转率为68.1%(162/238);全切组治疗6个月后,HR-HPV总的病毒阴转率为71.2%(94/132),两组术后对HR-HPV的病毒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锥切组和全切组术前及术后的病理检查符合率(锥切组67.2%,全切组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全子宫切除术是治疗CINⅢ合并高危型HPV感染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对高危型HPV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综合临床治疗方法修复老年Ⅲ~Ⅳ期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5月—2016年5月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烧伤整形科对63例Ⅲ~Ⅳ期老年卧床患者压疮患者采用营养支持、微创换药、个体化护理、手术综合临床治疗方法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22例创面完全封闭.39例创面较前明显缩小70%以上,护理难度明显下降,疗效满意,2例因肺部感染并发心力衰竭死亡.结论:营养支持、微创换药、个体化护理、手术综合临床治疗的治疗方法是老年患者Ⅲ~Ⅳ期压疮临床修复中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Ⅲ(BSID-Ⅲ)筛查版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结局的预测性,为早期筛查发育行为疾病提供有效工具。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3月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上海市某妇幼保健院早产儿116例,从出生一直随访至矫正6月龄,根据数据分布特点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预测效度的评价。结果 BSID-Ⅲ筛查版产后42 d(矫正)测试结果与6月龄(矫正)神经行为结局无相关性(P均>0.05),而3月龄、6月龄认知和运动能力分别与神经行为发育结局具有一定相关性(P均<0.05)。结论 BSID-Ⅲ简化版对6月龄神经行为结局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但仍需进一步延长随访月龄,获得更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