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4篇
  免费   323篇
  国内免费   435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544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31篇
中国医学   2138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比较研究了狗脊及其不同炮制品对凝血酶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各炮制品均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砂烫品>盐制品>酒蒸品>单蒸品>生品。  相似文献   
942.
943.
目的:探究肝脏药物代谢关键酶细胞色素P4502D6(CYP2D6)、细胞色素P4503A4(CYP3A4)在甘草水提物对急性肝损伤发挥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甘草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5、10、15 g·kg-1·d-1)及阳性药甘草酸二铵组(75 mg·kg-1·d-1),每组10只。以预防给药1周后采用雷公藤多苷片270 mg·kg-1单次灌胃诱导急性肝损伤模型,作用18 h后采集样本。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生化法检测血清中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和总胆红素(TBIL)的含量及肝细胞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肝脏药物代谢关键酶CYP2D6、CYP3A4的mRNA及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944.
香附为临床常用中药,炮制历史悠久。为梳理其炮制进程,笔者从炮制辅料角度切入,通过系统查阅古代医案典籍、现代法典等相关文献资料,梳理香附炮制历史沿革,理清香附炮制发展脉络。经古今文献梳理后发现,香附古今炮制方法众多,不加辅料的制法有炒、煮、蒸等;加辅料的制法有醋制、童便制、姜制、盐制、酒制、多辅料制等,但随历史演变,一些特色辅料炮制法逐渐消失,现今多应用醋制品。地方炮制规范记载的香附制法颇多,存在“一地多法、各地各法”现象,缺乏统一质量标准,导致香附饮片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可能会影响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基于此,笔者通过对目前香附炮制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香附古法炮制传承及饮片质量标准提升等方面进行展望,以期为香附炮制工艺与机制研究提供重要的文献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45.
通过查阅古代本草、方书、医籍等资料,结合近现代文献,笔者对独活与羌活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及炮制方法等进行考证,为经典名方开发中独活与羌活药材的选择与使用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历史早期独活与羌活混用,南北朝时始见区分,此后历代争议不断,至当代二者方明确区分为2种中药材;历代多以独活、羌活为正名,亦见有别名及商品名。历代所用之独活植物基原以重齿当归Angelica biserrata为主流,此外尚有当归属、独活属、楤木属的多种植物作为独活入药;历代所用羌活植物基原则多为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或宽叶羌活N. franchetii,基原较为统一。独活、羌活产地多集中于我国西部及西北部地区,其中独活主产于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等地,以湖北、重庆交界地带所产为道地;羌活主产于四川、甘肃、青海、陕西等地,以四川西部及北部、甘肃南部所产为道地。历代皆于春秋季或农历二、八月份进行采收,独活以主根粗壮、分支少、质地坚实、香气浓郁者为佳,羌活以根茎粗壮,节紧密隆起,外皮紫棕、断面紧实,香气浓郁,类似蚕形者为佳;独活与羌活的炮制方法多为去芦后切制,以生品入药。基于...  相似文献   
946.
细辛是我国的一味传统中药,已有2 000多年的用药历史,历代本草多有收录,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的功效,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感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目痛、头痛、牙痛、口腔溃疡、湿疹等病证。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细辛具有解热、抗炎、止痛、抗菌、抗病毒、止咳平喘、抗过敏等多种作用。细辛具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挥发油,既与散寒解热、止痛抗炎、抗过敏等功效相关,也是其毒性成分。细辛中还含有木脂素类、黄酮类、酰胺类、生物碱、菲类等非挥发油类成分在调节免疫、抗炎止痛、强心扩血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的菲类化合物主要为马兜铃酸类物质,如马兜铃酸Ⅳa和马兜铃内酰胺Ⅰ,马兜铃酸Ⅳa具有显著抗炎作用。细辛的毒性和黄樟醚和马兜铃酸类成分有关,还受制备方法、剂量、产地、采集时间、药用部位、煎煮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用时应综合考虑。笔者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针对细辛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理作用相关性,马兜铃酸、黄樟醚等成分的安全性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探究细辛的化学成分、药理毒理作用,提供客观认识细辛安全性的新视角,为细辛的临床合理用药、产品风险防控、药品科学监管等提供参...  相似文献   
947.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并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玉竹的名称、基原、学名、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炮制方法进行系统梳理与考证,为开发含玉竹的经典名方提供参考。玉竹,最早以“女萎”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后历代多以“萎蕤”为正名,近代以来本草、方书则多以“玉竹”为正名。古代玉竹有委萎、女萎、萎蕤等不同称谓,三者名称相似且历史上存在同名异物混用情况。唐代苏敬根据功效不同单独将具有治痢功效的女萎列在《新修本草》草部中品;北宋苏颂则根据《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及医籍药方的不同能效,认为三者为不同来源的药材;三者名实不清在历史上持续了较长时间。笔者按照时间发展脉络,对三者名实进行考订,得出委萎和萎蕤系同一药材,即今百合科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女萎为毛茛科女萎Clematis apiifolia,厘清了三者的源流关系。历代所用玉竹的主流来源为今百合科玉竹P. odoratum的根茎,其野生分布较广,资源量大。古代著录的玉竹产地主要为山东泰山、安徽滁州、舒州及陕西汉中;近代以河北北部,湖南邵阳所产量大质优;现代以产于江苏海门的“江北玉竹”,安徽安庆、铜陵、南陵的“安玉竹”,河北丰润、玉田、遵化、怀来和辽宁绥中、锦西、建昌、凌源、辽阳、海城、盖平所产的“关玉竹”,湖南邵阳的“湘玉竹”为道地药材。古代玉竹的品质以“肥白者良”,现代则以根条粗壮,色泽黄亮,质地柔润,无僵皮、不泛油者为佳。玉竹在古代的产地加工多为“阴干”,现代则多采用晒或蒸后经搓揉再干燥。古代炮制多刮去皮后在蜜水中浸泡再蒸透,现代则多洗净切厚片生用。基于考证结论,建议经典名方开发以百合科玉竹P. odoratum的根茎为来源,根据处方炮制要求选用相应规格;基于《温病条辨》益胃汤中玉竹注明“炒香”,以达到芳香醒脾的作用,可参考现行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清炒法进行炮制。  相似文献   
948.
目的观察丹参、附子、知母对内毒素血症小鼠的心、肝、肠、肺、肾、血清中一氧化氮(nitric ox- ide,NO)系统的影响,探究这3种中药发挥作用的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6mg/kg)建立内毒素血症模型。分3个时间点(4 h、8 h和24 h)观察每组小鼠心、肝、肠、肺、肾和血清中NO、各型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变化。结果(1)丹参能显著性升高各组织和血清中的原生型NOS(cNOS)和SOD,降低诱生型NOS(iNOS)。(2)与模型组比较,附子能显著性降低心、肠和肺组织中的iNOS和NO,升高SOD。(3)NG-硝基-左旋精氨酸(N_ω-Nitro-L-arginine,L-NNA)能明显减少各组织和血清中的iNOS、NO和SOD,降低肺、肾组织和血清中的cNOS。(4)与模型组比较,知母能明显升高肝、肺和肾组织中的iNOS和NO,降低SOD。结论丹参和附子通过抑制iNOS的产生,减少其诱导的NO的生成,对内毒素血症的小鼠起保护作用。同时丹参通过增加cNOS,增多有...  相似文献   
949.
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以挥发油提取含量为考察指标,探讨莪术和三棱药对中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莪术、三棱粗粉,8倍加水量,提取6h;而且药对中挥发油的含量较莪术中的高.  相似文献   
950.
目的 对比研究水和盐酸-甲醇两种溶媒对黄连-吴茱萸药对中小檗碱型生物碱溶出率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水和盐酸-甲醇提取不同配伍比例的黄连-吴茱萸药对样品,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药根碱、巴马汀以及小檗碱的含量。然后比较它们的溶出率。结果与水提法不同,用盐酸-甲醇提取黄连-吴茱萸药对时,三种生物碱的溶出率随黄连-吴茱萸配伍比例减小而降低的幅度较小。结论 提取方法对黄连-吴茱萸药对中化学组分的溶出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