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72篇
中国医学   20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观察了菊花提取物对果蝇寿命、脂褐素含量及小鼠耐缺氧能力、游泳耐力和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中药黄金菊君药野菊花中6种抗炎组分含量。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结果:分析得到了君药中6种抗炎组分含量,即绿原酸,术犀草素.木犀草苷.蒙花苷,3,5二咖啡酰奎宁酸。结论:野菊花在黄金菊汤剂中的抗炎药效组分为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素-木犀草苷-蒙化苷-3.5二咖啡酰奎宁酸(10:1:1:4:17:6).为组分中药的发现和中药药效组分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提供了科学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3.
以蛇床子、野菊花和白芷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5gm/L时,蛇床子提取物对8种供试菌中的6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效果最好,抑制率均在65%以上,野菊花提取物抑菌活性次之,对其中3种供试菌抑制率均在65%以上;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1gm/L时,野菊花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效果较好,抑制率为92.5%。蛇床子和野菊花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4.
提高对“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的病因多见于长期或过量服用土三七。土三七内舍有吡咯烷生物碱成分,可造成肝窦和肝小静脉的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肝小静脉阻塞。HVOD所致的血流阻力部位为肝内,引起窦后性门静脉高压。肝大、右上腹痛、腹水和黄疸是其主要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有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土三七史;有上述临床表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胆红素(BiL)均增高;B超可见腹水、肝肿大、肝区呈“斑片状”低回声区,肝静脉显示不清或不显示;CT检查可见肝肿大、腹水,增强CT动脉期显示全肝密度不均匀,呈现“斑片状”或“地图状”改变。肝活检早期可见肝小静脉管腔狭窄,肝小静脉周围血管阻塞.肝细胞不同程度液化坏死.晚期可见纤维化。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较好的预后。临床医师应提高对HVOD的认识.且要提醒人们不要滥用土三七。  相似文献   
55.
菊花多糖超声提取工艺及数学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超声提取菊花多糖工艺过程的最优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功率、时间和温度等。结果:菊花多糖的较优超声提取工艺:超声温度71℃,时间46min,超声功率90W,m(水)∶m(菊花)=9∶1,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的平均提取率为5.152%。结论:超声提取菊花多糖工艺具有简易可行、提取速度快等优点,为进一步的工艺开发提供较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6.
野菊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野菊花的化学成分。方法用80%乙醇提取野菊花化学成分,通过硅胶反复柱层析、纯化,用各种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野菊花头状花序中的乙酸乙酯提取物、氯仿提取物及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叶木素(Ⅰ),木犀草素(Ⅱ),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Ⅲ),芹菜素(Ⅳ),β-谷甾醇(Ⅴ),山奈酚(Ⅵ),大黄酚(Ⅶ),蒙花苷(Ⅷ),金合欢素(Ⅸ),金合欢素-7-O-(6″-O-乙酰基)-β-D-葡萄糖苷(Ⅹ)和金合欢素-7-O-β-D-芦丁糖苷(Ⅺ)。结论其中化合物Ⅹ~Ⅺ为首次从野菊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7.
目的:优选野菊花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质量分数、加醇倍数、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野菊花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50%乙醇,回流2次,每次1h。结论:所选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野菊花中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58.
目的 研究药用菊花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药用菊花HPLC图谱,对29种药用菊花栽培类型进行测定,并使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图谱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 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相一致,29份药用菊花种质资源分为两类。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药用菊花质量控制及其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9.
通过分析光强对野菊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揭示适于野菊生长的光照强度,为野菊种植提供参考依据。分别在100%,80%,60%,40%,20%全自然光强水平下种植野菊,生长旺盛期测定野菊相关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光合参数、荧光参数等光合生理及保护酶系统指标,采取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野菊叶片在80%以上全自然光强下出现不同程度发黄现象,株高和茎粗在60%全自然光强达到最大值,60%以上全自然光强下野菊分枝数显著增加;光合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与光强负相关,光合参数与叶绿素荧光参数则随光强下降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60%全自然光强下野菊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及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等生理指标均处于最高水平;60%~80%全自然光强下野菊叶绿体结构无明显异常,全自然光强下基质片层破碎,20%~40%全自然光强下叶绿体数量、淀粉粒数量与体积均明显降低;随光强下降,SOD与CAT活性呈下降趋势,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MDA含量呈上升趋势。综上,野菊在20%~100%全自然光强下均能生长,但在60%全自然光强下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克隆菊花脑芳樟醇合酶基因CnTPS1的全长编码序列,利用原核系统表达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菊花脑萜类合成中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菊花脑基因组数据为基础,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CnTPS1的全长编码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分析序列特征。利用qRT-PCR技术分析CnTPS1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基因表达量。构建原核表达载体,体外诱导目的蛋白表达。结果 CnTPS1编码序列全长1749bp,编码582个氨基酸;基因表达模式分析表明该基因在茎和管状花中表达量较高;原核表达系统能诱导出67.58kDa大小的蛋白。结论 首次从菊花脑中克隆得到一个芳樟醇合酶基因CnTPS1,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特征等进行了分析预测,分析了该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并在原核表达系统中成功诱导表达出目标蛋白,这些结果将为菊花脑萜类合酶基因的功能以及萜类物质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