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22篇
  免费   2199篇
  国内免费   623篇
耳鼻咽喉   204篇
儿科学   829篇
妇产科学   577篇
基础医学   3938篇
口腔科学   406篇
临床医学   5971篇
内科学   4667篇
皮肤病学   254篇
神经病学   1498篇
特种医学   1523篇
外科学   3561篇
综合类   7768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5027篇
眼科学   341篇
药学   3863篇
  105篇
中国医学   2108篇
肿瘤学   703篇
  2023年   445篇
  2022年   904篇
  2021年   1428篇
  2020年   1358篇
  2019年   921篇
  2018年   969篇
  2017年   1056篇
  2016年   1200篇
  2015年   1206篇
  2014年   2839篇
  2013年   2751篇
  2012年   2651篇
  2011年   2756篇
  2010年   2128篇
  2009年   2033篇
  2008年   1971篇
  2007年   1904篇
  2006年   1789篇
  2005年   1451篇
  2004年   1236篇
  2003年   1098篇
  2002年   888篇
  2001年   781篇
  2000年   774篇
  1999年   649篇
  1998年   523篇
  1997年   541篇
  1996年   442篇
  1995年   427篇
  1994年   394篇
  1993年   378篇
  1992年   310篇
  1991年   280篇
  1990年   252篇
  1989年   212篇
  1988年   232篇
  1987年   213篇
  1986年   164篇
  1985年   188篇
  1984年   213篇
  1983年   132篇
  1982年   175篇
  1981年   145篇
  1980年   138篇
  1979年   119篇
  1978年   107篇
  1977年   97篇
  1976年   70篇
  1975年   64篇
  1973年   8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01.
目的:分析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内毒素、胃泌素、胃动素的病情相关性并评价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临床收集69例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其中早期26例,中期21例,晚期22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2例),并设立22例Child-PughA级肝硬化患者对照观察,检测内毒素、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并观察中药疗效。结果:①治疗后显效22例,有效3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8.26%,各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血清内毒素、血浆胃泌素、胃动素与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时各指标水平均值最高;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各期以及对照组ET、Gas、MTL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各期与对照组ET、Gas、MTL值比较,除早期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内毒素、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升高与肝损伤程度相关,其水平变化有助于肝衰竭病情判断及预后估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因素;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运用中医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法可有效治疗慢加亚急性肝衰竭,疗效与病情分期相关,早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2.
地塞米松对扩张皮瓣血运障碍的救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寻求扩张皮肤Ⅱ期手术形成皮瓣时出现血运障碍及防止坏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皮瓣出现血运障碍时,立即静脉给予地塞米松0.4mg/kg,然后逐渐减量,术后6d停药。10d时观察判断皮瓣成活情况。结果35例出现血运障碍的皮瓣,经救治完全成活33例,大部分成活2例。成活后皮瓣色泽、弹性均好。结论及时用地塞米松是防止扩张皮瓣出现血运障碍及坏死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原发性肝癌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原发性肝癌 6 0例进行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IB)、凝血酶时间 (TT) 4项凝血指标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与对照组相比 ,PT、APTT、TT均显著延长 P<0 .0 1,FIB明显降低 P<0 .0 5 ,肝癌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相比 ,PT、APTT均显著延长 P<0 .0 1,P<0 .0 5 ,FIB显著降低 P<0 .0 1;原发性肝癌转移组与无转移组相比 ,PT、APTT明显延长 P<0 .0 5 ,FIB显著降低 P<0 .0 5。不同肝功能分级检测结果显示 PT、APTT和 FIB有显著差别。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可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而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对评估肝癌肝损害的程度、监测病情变化 ,指导临床治疗及其预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儿童在X线体检中减少照射剂量的方法。方法:应用东芝500mA遥控X线机、FJ-427型热释光剂量仪等设备,对100名3~5岁儿童体检时,随机分成两个对照组、每组50名,分别接受胸透或平片检查,对检查测得数据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胸透时胸部接受的照射剂量是平片的22倍多,其它部位接受的X线散射剂量平均值之比亦在20~30倍之间。结论:在儿童X线体检中应采用常规胸片替代胸透,可以有效地降低其辐射危害。  相似文献   
107.
歼击机飞行员改装体检脊柱病症的医学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对近几年来我院改装体检歼击机飞行员脊柱病症健康鉴定进行归纳总结。方法收集分析了261例歼击机飞行员体检和X线、CT的影像诊断资料,并对因脊柱病症体检不合格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歼击机飞行员体检中,脊柱影像诊断中以腰椎间盘突出(49例)最多,但多数没有相应的临床症状,有20例因脊柱病症不合格,其中腰椎双侧峡部裂伴Ⅰ°滑脱9例,占不合格总数的45%,是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结论外科体检中应该重点加强对脊柱的检查,影像诊断应结合症状和脊柱功能作出鉴定,必要时应作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8.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监护仪得到广泛的运用,就医用监护仪常用生理参数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9.
去除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仁南  黄晓静  李玺 《吉林医学》2006,27(5):493-494
目的:评估去除白细胞输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1例患者接受了去除白细胞红细胞悬液761U,(每人1 ̄8U不等),对其中200U红细胞悬液滤除白细胞前、后分别进行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并对其输血反应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应用白细胞滤器后,其白细胞数比过滤前显著减低,过滤前、后白细胞数分别为(6.16±1.44)×109/L与(0.12±0.10)×109/L(P<0.01),血红蛋白过滤前、后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61.58±23.31)g/L与(157.84±22.35)g/L,P>0.05。251例接受去白细胞受血者均未出现输血反应。结论:白细胞滤器能有效去除白细胞,去除白细胞能减少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110.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1999年7月~2003年8月,收治以腰痛伴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13~61岁,平均36.6岁.患者先有胸、腰背部疼痛,11例出现剧烈疼痛,伴有体温升高(超过39℃),局部无红肿,有深压痛及叩击痛,脊柱活动受限,但无脊髓及马尾神经压迫症状,二便正常.对患者行白细胞计数、血沉和MR等检查.12例患者中,10例血沉超过60 mm/1 h,1例血沉为28mm/1 h,1例血沉为50mm/1 h.2例患者白细胞计数超过1.0×109/L.4例患者经椎弓根穿刺活检,阳性率为75%.入院后即给予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至少6周,继而口服抗生素治疗6周,11例患者血沉于治疗后1个月下降50%以上,约91.7%的患者保守治疗有效.结果12例患者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2年2个月.获得随访的9例患者中,7例无临床症状,1例有轻微背痛,1例有慢性严重背痛的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7例行MR检查,2例显示局部椎体及椎间盘仍有破坏,T1加权像示低信号范围缩小,T2加权像示仍为高信号,但无腰背痛等临床症状.结论脊柱化脓性骨髓炎患者血沉较白细胞计数敏感;MR及病理检查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采用静脉滴注抗生素及口服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1个月后血沉下降是保守治疗成功的标志,保守治疗无效者可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