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4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68篇
口腔科学   214篇
临床医学   202篇
内科学   80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12篇
综合类   468篇
预防医学   348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225篇
中国医学   372篇
肿瘤学   3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15篇
  2013年   484篇
  2012年   317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目的探讨MTRR 66A/G多态性与先心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全面检索相关文献,收集2013年3月前有关MTRR 66A/G多态性与先心病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和核心家系的连锁不平衡检验研究,使用R软件Catmap软件包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项研究,Meta分析的OR值及95%CI为1.35(95%CI=1.14-1.59,P〈0.001,Pheterogeneity=O.073)。敏感性分析显示所得结果稳定,且按研究方法和种族所进行的分层分析中,除连锁不平衡检验研究亚组外,其余所有亚组OR值均达到显著性水平。结论MTRR 66A/G多态性与先心病易感性之间具有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22.
目的从细胞遗传学角度分析双随体微小额外标记染色体的发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其在人类不孕不育症方面的影响。方法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G显带、N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6450对具生育疾患的夫妇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5例携带有微小额外标记染色体,且所有标记染色体都为双随体。其中1例核型为48,XY,+mar×2带有两条标记染色体,2例女性核型为47,XX,+mar,1例男性核型为47,XY,+mar,1例为嵌合体47,XX,+mar【26】/46,XX[4]。结论双随体微小额外标记染色体作为一种较为少见的染色体核型变异可导致不育,自然流产,胎儿异常等。对于这一类型的携带者,应在怀孕后行产前诊断,结合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等检测技术排除遗传因素导致的胎儿异常。  相似文献   
23.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36岁,无业。因“心慌、胸闷、气短2年,加重10天”入院。既往体健。查体:胸骨左缘未触及震颤,心界不大,心率68次/min,律齐,A2〈P2,P2亢进,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粗糙杂音,传导广泛;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在胃癌组织中形成素样蛋白2(FMNL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普外科30例胃癌组织标本及其对应的远癌组织,利用免疫组化法及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胃癌中FMNL2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运用数据库Kaplan-Meier分析胃癌的生存状况。结果:胃癌组织中FMNL2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应的远癌组织(均P < 0.05);FMNL2蛋白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均P < 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以及远处转移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K-M生存曲线显示FMNL2表达水平与胃癌生存预后明显相关(均P < 0.05)。结论:FMNL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的一些临床病理因素特别是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FMNL2可能作为肿瘤转移、判断预后的标志基因。  相似文献   
25.
维生素D除了调节钙磷代谢外,近年来大量证据表明它还通过调节炎症因子、氧化应激,以及气道重塑等影响COPD的发展过程。此外,维生素D还能加强呼吸道上皮抗菌肽的表达而产生重要的先天免疫,能够减少病原体负荷和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频度。COPD患者的维生素D缺乏经常发生,而且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因此,严重的COPD患者应该补充维生素D。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心衰)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STEMI患者50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血清NSE及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血肌酐(Cr)、肝功能和心肌酶。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衰的情况。依据心衰Killip分级分为心衰组和非心衰组,比较2组临床特征及NSE、NT-pro-BNP浓度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NSE与各临床因素间的关系;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住院期间STEMI患者发生心衰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SE和NT-pro-BNP对住院期间STEMI患者发生心衰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心衰组相比,心衰组患者NSE、NT-pro-BNP浓度高。随着患者心功能的恶化,NSE、NT-pro-BNP浓度逐渐升高(P0.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NSE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呈明显正相关(AST:r=0.342,P0.001;CK:r=0.377,P0.001),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显著负相关(r=-0.34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SE是住院期间STEMI患者发生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HR)=1.021,95%可信区间(CI):1.003~1.040,P=0.023],其预测住院期间心衰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4(P0.001)。结论:NSE是STEMI患者住院期间心衰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预测STEMI患者住院期间心衰的发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GE-牛血清清蛋白(BSA)(0、25、50、100和200 mg/L)刺激大鼠骨髓MSCs 0、6、12和24 h后,其趋化因子配体3(Ccl3)的表达及分泌情况,以及Ccl3对MSCs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使用AGEs(25、50、100、200 mg/L)刺激可诱导Ccl3的过表达和过分泌[Ccl3表达浓度分别为(2 530±412)、(3 240±489)、(3 950±735)、(7 923±765)ng/L],与对照组(1 124±107)ng/L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可显著抑制MSCs的迁移,迁移速率分别为0.017、0.013、0.012 5和0.011 5μm/min,与对照组0.021μm/min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且该效应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R2分别为0.976和0.925)。结论:AGEs可能通过激活Ccl3表达而抑制MSCs迁移,推测MSCs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中疗效不佳可能与高AGEs水平抑制MSCs迁移、进而减弱其组织修复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8.
牙周病是一种多因素的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破坏,是失牙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不只是牙周致病菌及其产物对牙齿周围组织的直接破坏作用,还与机体在免疫应答中产生的细胞因子密切联系。近年来研究表明,人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与表观遗传修饰有关。表观遗传修饰通过调节细胞因子与牙周病相联系。  相似文献   
29.
目的:应用数码显微镜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bovine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rb-bFGF)辅助治疗萎缩性舌炎的疗效。方法:39例维生素B12缺乏的萎缩性舌炎患者,随机进入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采用数码显微镜,检测患者初次就诊及第7、14d复诊时舌乳头形态,同时记录舌痛、味觉改变的程度。比较两组患者在初诊及两次复诊时上述3项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第7d复诊,治疗组患者总体舌黏膜萎缩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其舌痛存在时间短于对照组护(P〈0.05);第14d复诊,两组治疗效果趋于一致。结论:rbFGF能够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舌乳头生长并缩短疼痛时间。  相似文献   
30.
拔除下切牙矫治在改善Bohon指数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拔除下颌切牙进行矫治,通过改变Bolton指数来进行代偿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9例由于各种原因需拔除单个下颌切牙或配合拔除其它牙齿进行矫治的病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9个病例矫治时间为19-23个月,均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结束后拔牙间隙均全部关闭,前牙覆胎覆盖关系基本正常,后牙咬耠关系较好。结论:部分上颌需要减数的成人骨性Ⅱ类病例,下颌可以考虑拔除一个下切牙矫治;某些轻、中度的成人骨性Ⅲ类患者也可拔除一个下切牙结合上颌邻面去釉进行矫治。拔除下颌切牙矫治在诊断设计时应权衡利弊,严格控制适应症,以获得良好、稳定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