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1篇
  免费   519篇
  国内免费   439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234篇
妇产科学   97篇
基础医学   729篇
口腔科学   121篇
临床医学   735篇
内科学   866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231篇
特种医学   1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90篇
综合类   3310篇
预防医学   1876篇
眼科学   148篇
药学   1208篇
  6篇
中国医学   1275篇
肿瘤学   16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370篇
  2013年   377篇
  2012年   470篇
  2011年   482篇
  2010年   462篇
  2009年   467篇
  2008年   719篇
  2007年   604篇
  2006年   555篇
  2005年   693篇
  2004年   676篇
  2003年   574篇
  2002年   439篇
  2001年   383篇
  2000年   353篇
  1999年   324篇
  1998年   256篇
  1997年   221篇
  1996年   253篇
  1995年   241篇
  1994年   207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185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近几年来,旅客列车上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鼠类的栖息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所以,研究新时期鼠害的特点及鼠类的生活习性,对旅客列车的灭鼠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我们于1995年8月、1996年4月对旅客列车上的鼠类进行了生活习性观察,并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捕杀。l材料与方法1.豆试验场所选择本局包头--北京,包头-一西安,包头--宁波,包头--乌海及包头--北京全列空调列车为观察列车。1.2方法鼠密度调查;采用粉迹法,在车厢两端及中间各布粉2块,共计6块,布粉规格为20X20cmo生活习性调查:选择鼠密度较高的车厢作为观察车厢。每日晚1…  相似文献   
92.
吉林省经七年来的鼠情监测,基本查清与人们接触密切的鼠类,特别是传播疾病的主要鼠类的分布规律,分析出我省家鼠有两个高峰(6月和10~11月),野鼠也有两个高峰(6月和10月),这与我省流行性出血热两个高峰相吻合,鼠峰在病峰之前。1986年以后,由于我省开展大规模灭家鼠活动,家鼠高峰已不存在规律性。通过几年来的灭鼠活动,使家鼠密度呈下降趋势,城镇褐家鼠和小家鼠构成比发生变化。城镇未爆发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鼠情监测为灭鼠防病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3.
94.
用0.5%溴敌隆母液配制的0.005%毒饵,采用7天饱和投饵,取得了100%的灭效;0.025%敌鼠钠盐以同样方法投饵,灭效为93.33%。从而证实,溴敌隆是目前在灭鼠效力、适口性、安全性方面较好的抗凝血灭鼠剂之一。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荷瘤大鼠60Co γ射线局部照射时血液学氧化损伤以及复合抗氧化剂抗损伤作用. 方法采用Walker-256肿瘤细胞株接种大鼠皮下,得到实体瘤,摘除实体瘤分割成小块植入大鼠的右后腿皮下,制成大鼠荷瘤模型,将荷瘤大鼠分成3组,分别为肿瘤组、照射组和抗氧化剂保护组,同时选取正常大鼠作为阴性对照组. 抗氧化剂保护组每日给予复合抗氧化剂ig,分次对照射组和抗氧化剂保护组的荷瘤大鼠进行60Coγ射线局部照射4次,每次间隔1 wk,累计剂量为47 Gy,最后一次照射后7 d,活杀大鼠,取全血和血清测定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总蛋白. 结果照射组的MDA含量显著高于非照射组和抗氧化剂保护组(347 μmol*g-1 vs 292, 305和196 μmol*g-1, P<0.05),复合抗氧化剂显示出良好的保护作用. 而照射组的抗氧化酶类如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低于非照射组和抗氧化剂保护组(3.65 μkat*g-1 vs 4.05, 4.82和4.70 μkat*g-1, P<0.05),CAT的活性在照射组显著低于肿瘤组和抗氧化剂保护组(362 K*g-1 vs 677和672 K*g-1, P<0.05). 结论 60Co γ射线局部照射可以产生自由基引发的全身氧化损伤,高效的复合抗氧化剂可以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6.
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 (简称鼠伤寒 )病房流行时有发生 ,并有致死报告。 1 990年 2月 2 1日 ,一患儿因腹泻诊断为“急性肠炎”收住我院儿科病房 ,后确诊为鼠伤寒 ,3月 7日出院。 3月 8日同病室的一名患儿低热 ,继而腹泻 ,很快地其它病室 9名患儿先后出现发热、腹泻的症状 ,呈此起彼伏状 ,经过大便培养证实均为鼠伤寒沙门氏菌 (Salmonellatyphimnrium ,STM )感染 ,迁延近 2个月。未有致死病例 ,病房流行群体和各例的完整动态过程的观察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 一般资料 患儿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7天~ 2 .5岁 ,…  相似文献   
97.
本文报道了凭祥市浦寨边贸点鼠类调查结果,鼠密度为9.96%,鼠种类为一目二科三种,其中以黄胸鼠为优势种.送检36份血清中,鼠疫F1抗体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98.
不同强度直流电刺激器对鼠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孟庆刚,于钟毓,岳琦,杨桂兰,孙立国,邢燕,李文庆尽管目前已证实直流电刺激可有效地促进鼠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但有关最佳刺激电流强度的确定仍是实验中尚未解决的难题。本实验通过应用不同强度全置入式弱直流电刺激器,...  相似文献   
99.
肾虚型绝经综合征妇女生存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肾虚型绝经综合征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生存质量现状以及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以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对424名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绝经综合征肾虚证候的不同症状的出现率;对中医证候量表记分及生存质量量表总记分及其4个维度进行相关分析;对不同绝经时段患者生存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本研究中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管舒缩功能紊乱、精神神经系统和骨骼运动系统等症状,绝经综合征主症以及肾虚的典型症状的出现率较高.心理和生理症状有较好的相关性.②中医证候记分越高,绝经综合征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差.③绝经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较绝经前普遍较差;肾阴虚患者在性生活维度方面,肾阳虚患者在生理症状维度方面,绝经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绝经综合征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欠满意,随绝经年限的增长生存质量有下降趋势.中医证候与生存质量有较好的正相关,具有不同中医证候期的患者,生存质量的维度变化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0.
脊柱裂动物模型制作与胚胎发生机制探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建立大鼠隐性脊柱裂和显性脊柱裂畸形动物模型,观察丙戊酸钠和维甲酸诱导大鼠脊柱裂畸形的特点,初步探讨脊柱裂畸形的发生机制。方法 雌性Wistar孕鼠随机分成组:对照组,实验组分成丙戊酸钠三个不同剂量组和维甲酸组。对照组孕鼠不予任何处置,20d胎鼠脊柱染色标本采集图像经计算机软件显微图像分析,测量出每个椎体椎弓两个软骨端距离,目的确定软骨端距离参考值。雌性Wistar大鼠,在确定怀孕的第9d9:00、16:00,按体重计算剂量后于后肢皮下注射20%丙戊酸钠溶液。妊娠第20d剖宫,检查胚胎外观,判定是否有外观可见畸形,然后取脊柱进行骨和软骨双重染色,染色后标本采集图像测量出每个椎体椎弓两个软骨端距离。参照正常胎鼠确定的参考值判定隐性脊柱裂。Wistar大鼠确定怀孕的第10d9:00,胃管灌入维甲酸矿物油混悬液135mg/kg(40mg/m1),妊娠第20d剖宫,检查胚胎外观判定显性脊柱裂畸形发生情况并记录。结果 丙戊酸钠诱导隐性脊柱裂畸形随药物剂量加大,畸形发生率升高,丙戊酸钠剂量400mg/kg、450mg/kg、500rng/kg~导畸形发生率分别是80%、93%、100%,腰椎对丙戊酸钠的致畸作用最敏感;丙戊酸钠还可以导致头端神经管畸形,未观察到显性脊柱裂的发生。维甲酸135rng/kg诱导胎鼠显性脊柱裂的发生率52.3%,畸形都发生在腰骶段,其他畸形的总发生率高达90.7%。结论 丙戊酸钠抑制软骨细胞增生,影响椎体的软骨发生使椎弓不能闭合导致胎鼠隐性脊柱裂的发生。腰椎对丙戊酸钠的致畸作用最敏感,隐性脊柱裂多发生在腰骶段。过量的维甲酸直接影响神经上皮细胞、神经嵴细胞、原基器官间质细胞的生化过程和尾端未分阶段的中胚层,导致胚胎尾端发育不良综合症复杂畸形出现。丙戊酸钠和维甲酸通过不同机制导致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