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8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36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72篇
临床医学   485篇
内科学   6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35篇
综合类   1042篇
预防医学   14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05篇
  7篇
中国医学   207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102.
目的分析经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术后的预后情况。方法 84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按照手术差异分为观察组及常规组,各42例。观察组使用内固定治疗,常规组使用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恢复坐位时间及简单负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2例并发症,包括1例切口感染, 1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常规组患者术后发生9例并发症,包括2例切口感染, 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 2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恢复坐位时间为(4.11±1.09)d,简单负重时间为(6.87±1.82)周,均短于常规组的(9.42±1.34)、(9.66±2.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预后疗效佳,能够加快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观察经皮空心钉微创治疗APC-Ⅰ型骨盆前环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观察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采用经皮空心钉微创治疗APC-Ⅰ型骨盆骨折前环损伤17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盆骨折复位Matta影像学标准评价复位质量及Majeed评分系统来评价功能状态和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8~13个月,平均10.7个月。单侧耻骨支或耻骨联合固定手术时间为28~47 min,平均35 min;出血量4~14 mL,平均(7.1±2.4)mL;术后下地活动时间4~ 11周,平均(6.4±0.7)周,骨折愈合时间4~14 周,平均 (8.2±2.1)周。 Matta 复位标准结果,优 13 例,良4 例。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无切口感染、无神经血管损伤。末次随访时Majeed功能评分为(85.1±2.4)分,其中优13例,良4例。结论 经皮空心钉微创治疗APC-Ⅰ型骨盆骨折前环损伤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4.
背景: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具有病情复杂和并发症多等特点,临床治疗可以采用保守或者手术方式。但保守治疗大多无法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不同金属植入物的固定治疗成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主要修复方式。目的:探讨不同金属植入物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骨科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中按随机数字表法选择60例进行研究,对患者进行Tile分型:B1型8例,B2型20例,B3型9例,C1型15例,C2型8例。分型之后分别给予不同的金属植入物固定治疗,依据骨折类型的不同决定前路或者后路途径。一般B型采用前路途径,C型采用前路+后路途径。治疗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引流管于48-72 h内拔除,治疗后3 d逐渐进行康复训练。结果与结论:治疗后随访1-12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患者修复效果优良率为95%。7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2%,均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痊愈,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提示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不同金属植入物固定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采用改良Stoppa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并进行随访。结果 11例平均随访1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能不扶拐站立行走,且步态正常。结论改良Stoppa入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能够重建骨盆的稳定性,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重症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8例重症骨盆骨折患者采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系统性疼痛评估与干预、体位护理、心理护理、合理有效牵引及并发症预防与护理等措施,观察临床效果。结果:8例患者愈合良好,随访6~15个月,均能正常行走,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arthel 指数量表)≥80分。结论:对重症骨盆骨折患者实施有效护理,能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C型骨盆骨折患者应用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70例C型骨盆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前路和(或)后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5例患者共植入空心螺钉123枚,术后经CT检查发现112枚植入位置准确(91.06%),余11枚螺钉植入位置稍有偏差,但均未引起临床不适症状;对照组29例Ⅰ期甲级愈合,6例Ⅱ期愈合,27例患者3个月左右骨性愈合,7例6个月左右达到骨性愈合;观察组的Matta评价、Majeed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同时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型骨盆骨折患者应用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口小、术后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患者骨外固定支架术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0例骨盆骨折患者,采用"数字单双号标注法"按照"1∶1"比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患者均行骨外固定支架术,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常规护理,而试验组30例则予以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优良率为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盆骨折围术期患者予以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骨外固定支架术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的改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究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盆骨折及盆腔脏器损伤手术治疗方案设计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50例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在遂平县第二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骨盆骨折及盆腔脏器损伤患者的CT影像资料,分析轴位CT及三维CT在骨盆骨折诊断上的差异。结果通过CT三维重建,确诊15例髂骨骨折,43例骶尾骨骨折,12例耻骨上下支骨折,58例髋臼骨折,9例关节脱位,13例耻骨联合分离。经手术证实,CT三维重建诊断准确率100%;轴位CT组在髋关节脱位、耻骨上下肢骨折方面诊断准确率与三维重建相当,但是在髂骨、髋臼、骶尾骨、耻骨联合等方面诊断准确率不及CT三维重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三维可直观、全面地反应骨盆骨折及盆腔脏器的损伤,并明确骨折的分型,对手术的治疗提供正确指导。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80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为此次研究主体,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为25.00%(P<0.05).结论: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