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6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24篇
预防医学   8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69篇
  1篇
中国医学   104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观察枇杷清肺饮加减煎服联合达芙文凝胶外涂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6例,采用枇杷清肺饮加减煎服同时局部外涂达芙文凝胶,对照组70例,单独局部外涂达芙文凝胶。结果: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4.4%),与对照组(42.9%)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与对照组(57%)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枇杷清肺饮加减煎服联合外用达芙文凝胶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疗效优于单纯外用达芙文凝胶。  相似文献   
92.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医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肝气犯胃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好转10例,未愈5例,有效率84.37%;对照组:痊愈10例,好转6例,未愈12例,有效率57.14%。结论中医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慢性糜烂性胃炎优于西药治疗(P<0.01),提示中药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味具有修复胃粘膜屏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消风凉血汤治疗风热型荨麻疹56例沈曙明(江苏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215300)关键词风热型荨麻疹,中医药治疗1991~1992年我院中外科门诊采用自拟的消风凉血汤治疗风热型荨麻疹56例,取得满意效疗,兹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56例中,男44例,女12例;...  相似文献   
94.
花粉热(又称枯草热)与过敏性鼻炎不同,是一种季节性的由花粉过敏引起的鼻眼综合征。此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是一种常见病,在我国的发病也有上升趋势。中医辨证大体可分为风邪犯肺型及肝经风热型。运用中药治疗在发作期可控制症状,间歇期可减轻或预防发作。饮食和情志的调理对本病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95.
张挹芳 《江苏中医》1996,17(10):32-33
花粉热(又称枯草热)与过敏性鼻炎不同,是一种季节性的由花粉过敏引起的鼻眼综合征。此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是一种常见病,在我国的发病也有上升趋势。中医辨证大体可分为风邪犯肺型及肝经风热型。运用中药治疗在发作期可控制症状,间歇期可减轻或预防发作。饮食和情志的调理对本病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96.
川芎茶调散是我国古代茶方制剂中最知名的方剂之一,也是中医治疗头痛,应用最广泛、最著名的方剂之一。最早见于宋代,因其方药平和,副作用少,疗效显著、可靠,而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后世治疗风热头痛的茶调散、川芎茶、菊花茶调散等方剂都是从川芎茶调散化裁而来。现在,本方被制  相似文献   
97.
双黄连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黄连注射液是从金银花、黄芩、连翘等中药提取的黄色无菌注射液。该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清宣风热的功效,有广谱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咽炎、肺炎及细菌性感染,应用广泛,效果显著。笔者在几年临床应用中观察到双黄连注射液有多种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8.
308例IgA肾病中医证候分布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用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IgA肾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进行新的探索.方法病例问卷采用横断面调查,共收集合格病例308份,用因子分析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得出6个共因子,即6个类证候,它们是类气阴两虚证、类肾阳虚、类风热袭肺证、类舌脉证、类大肠湿热证,其中类气阴两虚证所占比例最大.结论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对中医证候的探索性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9.
陶波  李云英  谢强  陈文勇 《中国针灸》2006,26(2):107-109
目的:观察针刺运动疗法治疗风热型急性单纯性喉炎的临床疗效,并探索其治疗机理。方法: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针刺运动疗法(针刺开音1号穴结合喉部声门深呼吸运动),每日1次;对照组行西药(0.9%氯化钠注射液20mL,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U,地塞米松注射液5mg)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次。疗程均为5天。结果:试验组愈显率为90.0%,对照组为82.5%,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其症状体征积分及嗓音声学参数值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运动疗法治疗风热型急性单纯性喉炎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
李艳  周林  熊明霞 《四川中医》2006,24(3):107-108
中医治法包括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八种主要治疗方法,总称治疗八法,作者根据解表发汗法理论,从实际工作中归纳出表证的辨证施护措施包括生命体征及病情观察、饮食指导、降温、指导用药、生活护理等,明显促进了疾病的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