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37篇
  免费   2617篇
  国内免费   1058篇
耳鼻咽喉   889篇
儿科学   321篇
妇产科学   491篇
基础医学   1428篇
口腔科学   746篇
临床医学   7733篇
内科学   3092篇
皮肤病学   247篇
神经病学   847篇
特种医学   23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5篇
外科学   6791篇
综合类   15331篇
预防医学   2512篇
眼科学   118篇
药学   5081篇
  77篇
中国医学   5314篇
肿瘤学   4616篇
  2024年   271篇
  2023年   1172篇
  2022年   1095篇
  2021年   1379篇
  2020年   1380篇
  2019年   1264篇
  2018年   685篇
  2017年   1071篇
  2016年   1276篇
  2015年   1567篇
  2014年   2753篇
  2013年   2660篇
  2012年   3384篇
  2011年   3640篇
  2010年   3357篇
  2009年   3267篇
  2008年   3843篇
  2007年   3554篇
  2006年   3295篇
  2005年   3331篇
  2004年   2455篇
  2003年   2181篇
  2002年   1678篇
  2001年   1400篇
  2000年   1165篇
  1999年   880篇
  1998年   763篇
  1997年   598篇
  1996年   560篇
  1995年   516篇
  1994年   389篇
  1993年   233篇
  1992年   200篇
  1991年   209篇
  1990年   161篇
  1989年   173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原位杂交法检测BP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BP1同源盒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165例乳腺癌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BP1的表达,同时用二步法进行ER、p53、PCNA、bcl2、cerbB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BP1基因表达率为67.88%,免疫组化:ER70.30%、p5349.09%、PCNA74.55%、bcl253.33%、cerbB275.52%。BP1与bcl2具有相关性(P<0.01),且均与ER相关(P<0.05),与p53呈负相关(P<0.05)。BP1与PCNA、cerbB2、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等无相关性。结论BP1可能通过某种非依赖p53基因调控机制,与bcl2、ER协同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而参与乳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92.
颈淋巴结结核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部淋巴结结核是一种多发病之一。早期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晚期形成脓肿、窦道后行病灶清除术,但疗效不确切,易复发,颈部瘢痕影响美观。我科从1997~2004年应用颈部淋巴结区域清扫术治疗颈部多发淋巴结结核22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24例多发淋巴结  相似文献   
93.
陈唯唯 《放射学实践》2006,21(2):216-216
目的:评价ADC图和动态增强平面回波MR序列对诊断头颈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1名头颈部癌伴颈部淋巴结病变的患行扩散加权(DWI)和动态增强T2。灌注加权。DWI采用单次激发EPI序列,b值为500和1000s/mm^2,并重建出ADC图。多层面MR灌注成像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T2WI,在首过团注Gadolinium-DTPA(0.2ml mol/kgBW)后每两秒采集一次,共采集2min以获得信号强度时间曲线。计算出淋巴结的ADC值和最大信号强度下降的百分比,并与组织病理学进行对照。  相似文献   
94.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中的一种常见多发病,1948年Brocin与Ball等首先将颈椎间盘退行改变、骨质增生及所导致的临床症状综合起来称之为颈椎病。此后,国内外学者又对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影像表现进行了大量研究。1984年我国的全国颈椎病会议给颈椎病的定义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本身及其继发改变所致失稳、压迫邻近组织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95.
经鼻盲探插管在小儿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传统颈淋巴清扫术经典手术入路的反思;机械通气在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麻醉中的应用;19例复发性鳃裂囊肿和瘘的手术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96.
胰腺癌诊治进展:手术处理胰头癌具有争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头癌是最常见的壶腹周围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较常见于65~75岁。胰头癌的手术切除率很低(<9%),预后很差(术后5年总生存率为7%~25%,术后7年总生存率为0%)。胰头癌的手术处理包括根治性治疗及姑息性治疗。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胰头癌的标准治疗方法。随着经验的累积、医疗技术及手术前后护理的进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死亡率<5%,在顶尖的医疗中心,手术死亡率<3%。可是,术后总体并发症仍然很高(40%~50%),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胰脏瘘管(14%~25%)、胃排空时迟缓(14%~23%)、伤口感染(9%~14%)等。多个欧美的研究显示高手术量与低…  相似文献   
97.
回肠新膀胱术后新膀胱的功能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凡符合单纯膀胱全切除或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指征同时膀胱颈及后尿道无肿瘤浸润的患者,多主张膀胱全切除后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术后无需腹壁造口、无需佩带尿袋,能从尿道可控排尿,与以往各种尿流改道术相比,该术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指导患者术后进行新膀胱功能训  相似文献   
98.
扶芳藤及其合剂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扶芳藤和银杏叶都有扩张血管等多种药理活性作用,对脑缺血急性损伤期脑组织中自由基是否有抑制作用?而这种作用将为神经保护药的研究提供依据。目的:研究扶芳藤和银杏叶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作用。设计:完全随机设计,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广西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Wistar雄性大鼠,体质量200~250g,广西中医学院制药厂提供干燥扶芳藤茎叶和银杏叶,2001—01/08在广西中医学院进行实验。干预:实验设计者为第四、二作者。大鼠随机分为4组,第1、2组均不给药。第3组按扶芳藤40g/(kg&;#183;d),第4组按扶芳藤40g/(kg&;#183;d)和银杏叶30g/(kg&;#183;d),分别将药材水煎2次、合并药液浓缩至2&;#215;10^3g/L,拌入颗粒饲料喂食10d。各组大鼠均自由饮水进食。麻醉大鼠,定位后切口暴露动脉,电凝阻断椎动脉;结扎颈总动脉,15min后松开颈总动脉,造成脑完全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h后断头取脑备用。假手术组只切开暴露,不阻断,不结扎。主要观察指标:制备脑组织匀浆,用邻苯三酚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用硫代巴比妥酸(2-Thiobarbituric acid)法测定丙二醛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喂食扶芳藤的大鼠SOD活力提高22.4%,丙二醛含量降低47.9%,喂食扶芳藤和银杏叶的大鼠SOD活力提高26.4%,丙二醛含量降低45.7%,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扶芳藤、银杏叶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提示服用它们具有防治脑缺血相关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
1临床资料男,28岁,因间断性发冷、寒战、高热4 d入院.患者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达40℃,伴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无尿痛、尿急、尿频等症状.经服退热和抗疟疾药体温有所下降,因疑疟疾"而来我院.既往体健,无输血史.患者曾经在非洲工作2个月6d前归国,同事中有患疟疾"者.家族无类似病史及猝死者.查体:T 39·3℃,P 88次/min,R 22次/min,BP 110/70 mmHg.神清,全身皮肤未见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闻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5·59×109/L,N 86·3%,Eo 2%;RBC 4·8…  相似文献   
100.
针刺颈夹脊穴加耳穴穴位贴压治疗颈型颈椎病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是针灸科临床常见病,笔者采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取得了满意疗效,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60例,中年龄30~61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5年,全部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2治疗方法用75%酒精穴位消毒,用30号1.5寸不锈钢毫针针刺以颈夹脊穴为主,进针得气后,平补平泻,捻转5分钟,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耳穴以颈、颈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