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39篇
  免费   1506篇
  国内免费   559篇
耳鼻咽喉   135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329篇
基础医学   355篇
口腔科学   114篇
临床医学   2405篇
内科学   1157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3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2篇
外科学   452篇
综合类   6818篇
预防医学   881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5011篇
  43篇
中国医学   1488篇
肿瘤学   5930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399篇
  2022年   369篇
  2021年   577篇
  2020年   511篇
  2019年   669篇
  2018年   374篇
  2017年   714篇
  2016年   813篇
  2015年   966篇
  2014年   1440篇
  2013年   1307篇
  2012年   1652篇
  2011年   1729篇
  2010年   1543篇
  2009年   1496篇
  2008年   1548篇
  2007年   1400篇
  2006年   1237篇
  2005年   1135篇
  2004年   1025篇
  2003年   947篇
  2002年   661篇
  2001年   601篇
  2000年   476篇
  1999年   322篇
  1998年   281篇
  1997年   281篇
  1996年   220篇
  1995年   208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患者,女,51岁.因“发现上腹部包块半年余”行胸部增强CT检查提示:肝左叶巨块型肝癌;左肺上叶及右肺中叶小结节.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血甲胎蛋白(AFP)> 121 000μg/L.分别于2013年1月14日、2013年2月及2013年3月20日在介入放射科行经皮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3次,于2013年4月19日开始行肝脏病灶放疗,DT45Gy/25F,放疗过程顺利.于2013年6月14日、7月7日、7月21日、8月4日、8月26日、9月10日及10月9日行FOLFOX4方案化疗7次,为了进一步治疗,门诊以“肝癌介入治疗后”收入院.  相似文献   
992.
【摘要】 目的 评价TP方案(紫杉醇- 顺铂)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TAI)治疗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价值。 方法 随访64例行TP方案TAI治疗的不可切除NSCLC,分析预后相关因素及安全性。 结果 64例患者共接受172次TAI,平均每例(2.7±1.9)次。37例仅支气管动脉为肿瘤供血动脉,27例除支气管动脉外,还有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胸外侧动脉、膈动脉参与供血。无严重TAI相关并发症。随访1~60个月,死亡63例。客观反应率为46.9%,疾病控制率为81.3%。全部患者肿瘤无进展的平均时间为6.7个月,中位无进展时间3个月。平均总生存时间(OS)9.8个月,中位OS 6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4.7%、29.7%、9.4%。基于单因素分析,OS的独立影响因素是TAI治疗次数和更多的肿瘤供血动脉。 结论 TAI是治疗不可切除NSCLC安全、有效的方法,给不可切除NSCLC患者带来了明显的临床获益,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到该院进行治疗的3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均分为观察组(17例)与对照组(17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培美曲塞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患者总有效人数占组数百分比为94.1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人数占组数百分比为82.3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其临床价值高,最大程度上改善病情,在临床上,值得实践。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与分析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到该院进行诊治的30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分析与研究对象,观察组15例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15例患者进行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14/1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12/15),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较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效果更为显著,可作为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关于将吉西他滨联合卡铂用于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2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选取41例患者组成实验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另41例患者组成对照组选用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率、脱发发生率、肌肉疼痛率等毒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发现,实验组的生存率(85.3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51.22%),对照组治疗后的脱发发生率(58.54%)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29.27%),对照组治疗后的肌肉疼痛发生率(65.85%)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39.02%),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结论应用吉西他滨联合卡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比选用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明显,脱发、恶心呕吐、肌肉疼痛现象减少,安全可靠,临床上值得拓展应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化疗对78例老年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1年内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无进展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化疗方案,可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提高其1年内生存率。  相似文献   
997.
乐兵 《山东医药》2014,(33):61-62
目的:探讨血清IL-18在顺铂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67例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的肺癌患者,其中肾功能正常25例(对照组)、肾功能衰竭42例(观察组),观察组行血液透析及药物治疗各21例。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清IL-18水平,比较观察组肾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IL-18水平降低,血液透析组降低更显著(P均<0.05);血液透析组肾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血清IL-18高表达可能在顺铂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过程中发挥重要促进作用;早期使用血液透析能降低IL-18水平,有利于及时恢复肾功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肺癌细胞分泌的exosomes在同源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调节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超速离心和Exoquick-TC结合的方法从肺癌细胞系A549和H1975的上清液中分离出exosomes,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western blot检测其CD63蛋白表达;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胞吞exosomes过程;分别提取顺铂处理肺癌细胞来源exosomes和未处理肺癌细胞来源exosomes,并使用2种exosomes分别处理肺癌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上述获得的exosomes对肺癌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肺腺癌细胞来源的exosomes具有特征性的盘状结构,直径30-100 nm,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xosomes富含CD63蛋白;显微镜下可观察到exosomes可进入细胞;同时经顺铂处理过肺癌细胞分泌的exosomes可降低同源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结论减少exosomes的分泌和传递可能会增加顺铂化疗的疗效,这为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9.
1000.
目的探讨肠癌患者使用奥沙利铂期间外周神经毒性症状特性、变化趋势及非药物影响因素。方法对113例使用奥沙利铂肠癌患者,采用神经毒性患者自述问卷(PNQ)于累积剂量达200mg/m2、540mg/m2、850mg/m2时进行随访调查,评估外周神经毒性症状的严重度;Podo触觉测量笔及温度觉测量笔分别检测患者触觉及温度觉有无异常。结果首次使用奥沙利铂后88.5%患者出现肢体感觉异常,首发表现以手部麻木为主,其次为刺痛。不同累积剂量时外周神经毒性严重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当累积剂量达200mg/m2、540mg/m2时,不同给药方式的患者外周神经毒性严重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4例患者触觉减弱。结论肠癌患者使用奥沙利铂期间感觉神经损伤发生率高于运动神经损伤,且程度较重;随着剂量的累积,外周神经毒性症状越严重。健康教育时应提供针对性指导,鼓励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给药,可有效避免化疗前期肢体感觉异常,延缓外周神经毒性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