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从《黄帝内经》对心的定义着手,剖析了《黄帝内经》中心的来源、心与万物的联系、心的功能、心生病的表现以及心的调养与心病的防治。心者君主之官,是人体健康的关键;心藏神,心健康的关键又在于心中无形的"神"的健康与否;因此,淡泊、宁静、节欲等是养心的核心,而音乐养心、经典诵读是养心的必要手段,针灸与药物的治疗则是心生病后不得不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
曲乐 《现代养生》2011,(3):48-49
音乐发展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由于人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上古时代的人类最先接受的娱乐内容是大自然的风涛倾耳、瀑布欢腾、潺潺泉水、虎啸猿啼、空山鸟语、蝉鸣蛙噪等优美的天  相似文献   
23.
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一直是老师们的短板。老师们认为音乐欣赏活动需要教师本身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而非音乐专业出身的她们音乐素养不高;第二,老师们认为农村的幼儿在艺术欣赏与创造中缺乏一定的经验,不能将活动深入下去。其实,艺术本身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创作与加工。  相似文献   
24.
目的 了解语后聋的双侧人工耳蜗使用者(BCI)的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及音乐感知能力。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8例语后聋BCI、26例正常听力受试者和40例单侧极重度聋受试者,采用HOUSE耳研所研发的开放式普通话言语识别评估系统,评估不同听觉条件受试者的噪声言语识别阈(SRT)和音乐音符辨识能力、旋律辨识能力。结果 8例语后聋BCI双耳佩戴耳蜗的噪声下SRT与单耳佩戴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显著高于单侧耳聋组(P<0.01),且单侧耳聋组高于正常听力组(P<0.01)。语后聋BCI双耳佩戴时的音乐音符识别率高于单耳佩戴时,与单侧耳聋组相似。结论 语后聋BCI双耳佩戴耳蜗与单耳佩戴时的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相似,均弱于单侧耳聋者及正常听力者。语后聋BCI的音乐感知能力与其既往音乐基础有关,双耳佩戴时优于单耳佩戴时,与单侧耳聋组的音乐感知能力相似,远低于正常听觉人群。  相似文献   
25.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音乐体验。通过倾听发挥想象力,建立起音乐形象雏形;通过学唱音乐作品,调动多种感知器官感知音乐内涵;通过对音乐的思考,建立完整音乐欣赏构图。  相似文献   
26.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素质教育在各个层面的教育中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医学院校在学分制度下除了规定必须选修的专业课程外,也开设了非限制性选修的课程,使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部分医学类院校选修课程设置了音乐欣赏课。音乐欣赏由之前在艺术类院校才开设的课程,变成现在普通高校素质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但是,音乐欣赏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中笔者将探讨音乐欣赏课在医学院校开设的意义及其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7.
音乐护理的功效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8.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关注音乐欣赏,使音乐欣赏课在音乐中欣赏音乐、在欣赏中学习音乐.教师应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欣赏方式进行分析,从而使欣赏者对音乐艺术有较全面而深入的认识,本文作者就音乐的欣赏方式作了深刻而全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29.
音乐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辉 《中国疗养医学》2006,15(6):422-423
音乐欣赏是融医学、心理学、音乐美学、物理学等学科为一体的自我保健方法。音乐能安慰、调整人们的情绪和心境,使人摆脱烦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古代医学里就有论及音乐可以对人的情绪、性格、意志和行为等有影响的记载,以及运用音乐来治疗疾病的病例,在《黄帝内经》中记叙了针对不同的疾病,运用宫、商、角、徵、羽等不同调式的音乐进行对症配乐治疗的经验。这说明古人已注意到音乐与心理活动的关系。另有史料记载宋代文豪欧阳修通过学琴治好了忧郁症,在元代刘郁的《西使记》中,记叙了一位阿拉伯国家元首通过欣赏琵琶音乐治好了头痛病等。又如清代《理瀹骈文》中指出: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  相似文献   
30.
目的采用血氧水平依赖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BOLD-f MRI)技术,研究正常人欣赏欢快音乐时的脑功能区定位,探讨可能的神经网络调节机制。方法选择15例正常健康受试者,年龄25~50岁,在欣赏欢快音乐同时,用BOLD-f MRI技术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采用SPM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获得平均激活图,分析激活增高的脑区。结果 15例受试者在欣赏欢快音乐时大脑显著激活了视觉注意网络、默认网络、运动感觉网络、认知记忆网络的相关脑区,这些脑区可能参与了音乐的感知、注意、记忆、情绪反应等过程。结论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音乐欣赏的功能定位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欢快音乐欣赏可激活大脑多种功能神经网络参与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