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0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423篇
内科学   166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610篇
预防医学   195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544篇
  5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1~12月该院感染患者的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013年共检出2 11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5.5%(1 594/2 111),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酸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占20.3%(428/2 111),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真菌89株,占4.2%(89/2 111)。药敏试验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小于25.0%。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较为敏感。革兰阳性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大于70.0%,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高度耐药。结论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有助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及传播。  相似文献   
72.
对河南焦作产鲜地黄的内生菌进行分离、纯化,对其形态学、生化、16S r DNA序列进行分析及抑菌活性进行测定,初步了解该菌的相关特性并为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对鲜地黄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及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培养,用划线法进行分离与纯化,然后用革兰氏染色、生化管、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药敏试纸抑菌实验对内生菌及其抑菌性进行鉴定。结果:筛选得到的鉴定菌在革兰氏染色及镜检后鉴定显示1号、2号和3号菌均为梭状细菌,4号为杆状细菌;生化管实验的颜色变化显示1号、2号和3号菌为梭菌属细菌,4号菌为土壤农杆菌;16S r DNA的鉴定结果表明3号菌为苏云金芽孢杆菌,3号菌对三种病原微生物的抑菌作用不明显。结论:地黄中分离纯化得到的3号菌的抑菌活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73.
74.
75.
目的 探讨2018至2020年沈阳地区肠杆菌目细菌分布及其耐药率,了解本地区肠杆菌目细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选取沈阳市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参加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的医院,按照CARSS网技术方案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Whonet 5.6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8至2020年共分离细菌40 821株。其中,大肠埃希菌占38.8%,肺炎克雷伯菌占32.5%。主要分离自血液(32.7%)、尿液(34.5%)及痰(11.5%)。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痰最高,血液次之,尿液最低;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尿液最高,血液次之,痰最低。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2.1%,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0%和11.6%。结论 本地区肠杆菌目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应定期监测本地区耐药情况,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血流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不同细菌所致血流感染患者中的意义。方法对119例血流感染患者的血液细菌培养和PCT、CRP水平进行检测,分析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并比较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后,患者血清中PCT、CRP水平的差异。结果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者血清中PCT水平显著高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者,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水平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者与革兰氏阳性菌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要的血流感染菌,对于疑似血流感染者,血清PCT水平可用于初步鉴别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的血流感染,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区分 ICU 病房血培养阳性患者主要致病菌的意义。方法收集血培养阳性(单一菌)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 PCT 水平,并分析革兰阴性(G-)菌、革兰阳性(G+)菌和真菌与 PCT 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13例血培养阳性标本中,G-菌69例(61.06%)、G+菌36例(31.86%)、真菌8例(7.08%)。 G -菌、G +菌及真菌感染患者血清 PCT 分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534,P <0.01)。 G -菌、G+菌及真菌感染患者血清 PCT 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57,P <0.01)。在 G-杆菌中,大肠埃希菌 PCT 值中位数高于鲍曼不动杆菌;在 G +菌中,31.2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PCT 值为阴性。结论ICU 病房血培养阳性以 G-杆菌为主,PCT 值用于区分不同病原菌感染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8.
目的 通过对我院2011-2016年住院和门诊患者革兰阳性菌分离比例、耐药情况的分析研究,掌握耐药流行趋势,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1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住院与门诊患者等各种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和API手工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文件M100-S26标准进行药敏试验和结果判定;后将6年的数据用Whonet 5.6中文版软件及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6年共分离的革兰阳性菌15,123株占总分离细菌数50,412株的29.99%;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β-溶血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群排名前7位,分别占总细菌的6.48%~7.78%、5.05%~6.47%、1.25%~2.08%,0.91%~1.26%、0.62%~1.02%,0.55%~1.05%和0.60%~1.01%,无统计学差异(P>0.05)。趋势图显示β-溶血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分离比例有逐步上升趋势;从2014-2016年粪肠球菌出现下降趋势,屎肠球菌出现上升趋势,到2016年屎肠球菌比例高于粪肠球菌比例;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MRSE)比例在52.30%~77.60%之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比例在32.20%~46.80%之间,都有逐年升高趋势;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比例在1.70%~3.10%之间;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有一定下降趋势;肠球菌耐药性相对比较稳定。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四环素耐药率较高;草绿色链球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β-溶血链球菌对常见抗生素保持高敏感性,但是近年出现了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菌株。结论 革兰阳性菌分离比例比较稳定,β-溶血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屎肠球菌分离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MRSA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MRSE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都有上升趋势。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enicillin resistan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PRSP)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 resistant Enterococcus, VRE)比例保持在全国较低水平。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不稳定,变化较大;表皮葡萄球菌耐药性相对稳定。两种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保持较低耐药率,并有逐年下降趋势,肺炎链球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多重耐药的草绿色链球菌逐年增加。加强本院或本地区范围内的耐药监测数据研究,发现本地细菌耐药特点更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9.
目的通过观察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经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安全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9月在医院ICU住院期间应用替考拉宁或万古霉素治疗的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12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用药不同将患者分为替考拉宁组和万古霉素组,其中替考拉宁治疗67例,万古霉素治疗62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129例入选患者中,肺部感染患者41例,泌尿系感染患者38例,血源性感染患者38例,其他感染患者12例;两组患者感染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替考拉宁组为83.58%,万古霉素组为74.1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总清除率方面,替考拉宁组为83.58%,万古霉素组为77.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替考拉宁组为4.47%低于万古霉素组(P0.05);在检出病原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其次为屎肠球菌。结论替考拉宁及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均有较好的疗效,但替考拉宁的安全性要优于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80.
牙髓炎、根尖周炎及牙周炎均为细菌感染性疾病,与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有关.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它通过与特异性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s)结合,引起细胞活化,释放炎症因子,从而导致炎症的发生、发展.TLRs能够广泛识别体内的病原相关模式分子,在机体先天免疫反应及特异性免疫应答中起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关LPS与TLRs的研究较多,本文就TLRs结构、信号传导途径以及在口腔厌氧菌感染中的研究等内容作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