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60篇
  免费   4095篇
  国内免费   1938篇
耳鼻咽喉   162篇
儿科学   764篇
妇产科学   431篇
基础医学   2453篇
口腔科学   381篇
临床医学   30064篇
内科学   8692篇
皮肤病学   208篇
神经病学   2013篇
特种医学   79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8篇
外科学   10399篇
综合类   41152篇
预防医学   7395篇
眼科学   2105篇
药学   17472篇
  230篇
中国医学   5300篇
肿瘤学   1333篇
  2024年   474篇
  2023年   2045篇
  2022年   1898篇
  2021年   2502篇
  2020年   2612篇
  2019年   2510篇
  2018年   1246篇
  2017年   2322篇
  2016年   2636篇
  2015年   3272篇
  2014年   6268篇
  2013年   6646篇
  2012年   8489篇
  2011年   9614篇
  2010年   9132篇
  2009年   8788篇
  2008年   9421篇
  2007年   8488篇
  2006年   7658篇
  2005年   7966篇
  2004年   6316篇
  2003年   5432篇
  2002年   4223篇
  2001年   3363篇
  2000年   2410篇
  1999年   1890篇
  1998年   1754篇
  1997年   1772篇
  1996年   1467篇
  1995年   1244篇
  1994年   1031篇
  1993年   779篇
  1992年   663篇
  1991年   579篇
  1990年   551篇
  1989年   557篇
  1988年   119篇
  1987年   141篇
  1986年   99篇
  1985年   104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71.
7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参麦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序贯)+肝素综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8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抽签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吸氧、心电监护、抗心律失常、抗休克等,阿司匹林,30mg/次,1次/d,连续服用3d后减至10mg/次,1次/d。对照组44例阿替普酶(序贯)15mg,静推,后30min静滴50mg,后60min静滴35mg;阿替普酶(序贯)后,肝素100mg+生理盐水500mL,静滴,维持24h。治疗组44例阿替普酶(序贯)后,参麦注射液20mL+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益气活血通络汤(半夏、人参、川芎、赤芍、麦冬、郁金、茯苓、当归各10g,丹参、红花、黄芩、瓜蒌各15g,薤白、陈皮各6g,甘草~炙3g),100mL/袋,1袋/次,2次/d;肝素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再梗死、心力衰竭、休克、出血、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36%;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9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8.1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参麦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序贯)+肝素综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观察"三位一体"针法联合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上肢水肿的疗效及对上肢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将97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上肢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三位一体"针法+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2组疗程为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上肢水肿分级、疼痛评分、上肢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肩手关节活动度、上肢静脉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上肢水肿分级和腋静脉、肱静脉、肘正中静脉、桡静脉内径及最大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周径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上肢Fugl-Meyer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旋活动度和掌指关节屈曲、近端指间关节屈曲、远端指间关节屈曲、拇指指间关节屈曲角度均明显大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三位一体"针法联合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上肢水肿疗效确定,不仅能促进上肢水肿消退,缓解疼痛,提高肩手关节活动度,还能改善上肢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改善上肢静脉血流、促进静脉回流有关。  相似文献   
74.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病因,是在脑动脉腔内压力增高或先天性缺陷基础上发生的内腔局限性的异常扩大,进而导致动脉壁的瘤状突出[1]。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呕吐、剧烈头痛、视力障碍等临床症状,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动脉瘤破裂,引发大出血,引发脑水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常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进行诊断颅内动脉瘤。作为诊断该疾病的金标准,DSA检查不仅可以动态展示血管的充盈情况,还可以对血液循环时间进行计算,从而开展血管内的治疗性操作[2]。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分析在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择取82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术后行以舒芬太尼复合纳布啡镇痛,研究组41例术后行以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自控静脉镇痛,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 h、3 h、12 h、24 h、48 h两组疼痛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h、3 h、12 h、24 h、48 h研究组Ramsay镇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h、3 h、12 h、24 h、48 h研究组B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从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提高镇静效果以及舒适度,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6.
77.
78.
79.
目的研究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减少呼吸内科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96例静脉置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8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利用PDCA循环管理对其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收集数据用统计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3.7%、5.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分别为89.8%,9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呼吸内科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这有利于增强医患之间的良好关系,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bility of contrast enhancement patterns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n differentiating benign and malignant soft tissue tumou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