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比较身痛逐瘀汤对不同静水压下人退变髓核细胞形态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2只雄性新西兰兔,体质量分别为3.2 kg和3.8 kg,按"兔表面积/人的表面积=兔的给药量/人的给药量"的换算方法,计算出兔的中药颗粒给药剂量,将颗粒溶于水后灌胃,灌胃结束后腹主动脉采血,制备身痛逐瘀汤含药血清.将人髓核细胞分为两组:单纯压...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皮细胞承受三种机械力,本文综述不同机械力对细胞形态、增殖和功能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对静水压下人髓核细胞(NP)凋亡率及髓核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SOX9、CollagenⅡ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按照兔与人的表面积转换方法得出兔中药灌胃量为28 g/(kg·d)颗粒剂。连续灌胃3 d后,从腹主动脉取血,制备身痛逐瘀汤含药血清。将人NP细胞分为6组,压力组:0.3 MPa压力组、1 MPa压力组、3 MPa压力组;中药组:0.3 MPa压力+中药含药血清组、1 MPa压力+中药含药血清组、3 MPa压力+中药含药血清组。将6组人NP细胞在医用恒温静水压压力罐中作用2 h、4 h、6 h后,使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每组NP细胞的增殖活性;使用Annexin V-FITC/Propidium Iodide双染法检验各组NP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验SOX9、CollagenⅡ在NP细胞中含量的变化。结果:CCK-8法检验2组NP细胞的活性:在相同压力和时间下,含药血清组NP细胞活性比压力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NP细胞凋亡:在相同压力和时间下,含药血清组NP细胞凋亡率低于压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中药组SOX9、Collagen II的总体水平高于压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水压环境下下,身痛逐瘀汤能够增加细胞活性,减少细胞凋亡,并促进人NP细胞CollagenⅡ、SOX9表达,具有延缓椎间盘退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而组织液量=(毛细血管内静水压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 组织液静水压).各种原因导致前两项的增加和后两者的降低均可使水肿发生.  相似文献   
15.
极端条件下的细胞培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和优化无血清细胞培养新技术,探讨不同压力和不同血清水平下细胞的生长状态。方法选取在生物医学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重大价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与肺癌细胞A549细胞株,采用高静水压代替血清的细胞培养新技术,观察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细胞的生长状态。结果通过利用静水压与无血清培养,显示了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的细胞类型依赖性生长现象:肺癌细胞A549不能生长,而血管平滑肌细胞能生长。结论该技术不仅在单克隆抗体与生长因子等细胞活性成分的工业化生产诸方面具有广泛的理论与实用价值;而且对人类在极端条件下的生产活动如太空探险和深海潜水等,可能具有一定的保健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纳米仿生组织工程血管体外构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利用静电纺丝 (electrospinning,ELSP) 技术构建具有纳米结构的纳米仿生组织工程血管 (nano-biomimetic-tissue engineered blood vessel,NBTEBV). 方法 6 月龄新西兰雄性家兔 30 只,体重 2.15~3.10 kg.制备兔血管内皮细胞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 体外培养育种管型模具采用多排喷头ELSP混纺兔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 muscle cell,VSMC)悬液及仿 ECM (mimic ECM,MECM) 溶液构建 NBTEBV. NBTEBV 用生物反应器体外培养,MTT 检测静置 24 h和动态培养7 d后NBTEBV 上 VECNSMC 的成活和增殖能力,行 HE 染色、扫描电镜观察及最大抗张力检测. 结果 动态培养第7天的 NBTEBV 长 57 mm,外径 4 mm,壁厚 0.4 mm,色乳白,质地均匀,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及弹性.静置孵育 24 h MTT 检测血管上成活细胞相对数为 3.5×105/mg,动态培养7 d 后为 8.9×106/mg.扫描电镜及 HE染色观察示NBTEBV与天然血管有相似的纳米结构及组织学特点;电镜结构呈现由100 nm 支架纤维构成的孔径约600 nm的网状结构;HE 染色示VEC 和 VSMC分层构建成血管状.动态培养第7天组织工程血管最大静水压为950 mmHg,拟生理血压下(110/70 mmHg) 管径顺应变化率 3.0%;20 mm × 5 mm 组织片最大抗张强度为 18.5 MPa. 结论 利用 ELSP技术可以将VSMC 和 MECM的支架材料同步构建成具有与天然血管相似纳米结构的组织工程血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一种血液透析中全新的管路预冲方法。[方法]采用常规预冲法与静水压预冲法对2009年11月、12月共5 800套管道进行预冲,观察预冲时间、空气报警几率和透析充分性。[结果]静水压预冲法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静水压预冲法可以完全排净膜内的气体,减少上机过程的空气报警几率,提高透析充分性。[结论]静水压预冲法在各方面均优于常规预冲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和卡托普利干预对连续周期性波动的高静水压下大鼠系膜细胞(RMC)增殖及其产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RMC分别在生理压力(40mm Hg,PP)、中压(60mm Hg,MP)、高压(80mm Hg,HP)环境下,不同药物(阿托伐他汀10μmol/L、卡托普利10μmol/L)中培养1、3、5、7d。4-甲基偶氮四唑蓝(MTT)法测定各时段细胞增殖量。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裂解液中AngⅡ浓度。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细胞裂解液中TGF-β1含量。结果与PP组1d相比,PP组3、5、7d MC增殖,但AngⅡ浓度、TGF-β1含量无明显变化;MP和HP组从1d开始可见明显细胞增殖(0·79±0·07,0·93±0·10vs0·58±0·05;P<0·05或P<0·01),并随时间延长而进一步升高,AngⅡ和TGF-β1水平在MP和HP组也呈压力依赖性升高[(AngⅡ:130·6±24·3,261·5±51·2vs73·1±10·1)pg/mLP<0·05或P<0·01;TGF-β1:(1·61±0·16,1·86±0·21vs1·00±0·08P<0·01)],7d达到最高。阿托伐他汀和卡托普利均能抑制中、高压力对RMC的上述影响,抑制细胞增殖,并使AngⅡ和TGF-β1水平下降。二者共同作用可进一步抑制细胞增殖,并使AngⅡ和TGF-β1水平进一步下降。结论高静水压能刺激RMC增殖,并引起AngⅡ及TGF-β1水平上升。阿托伐他汀和卡托普利均能部分抑制高静水压引起的AngⅡ增加,继而部分抑制TGF-β1产生。阿托伐他汀与卡托普利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提取物芹菜素在静水压下对体外培养的人体腰椎间盘蛋白多糖合成的影响.[方法]32例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的志愿患者中获取新鲜的32个椎间盘样品,每1例样品被切成1~2 mm3大小的碎块,与1ml培养基DMEM一同装入2.5ml的注射器中,放入培养椎间盘组织的压力装置.培养基中分别加入芹菜素(Apigenin)、一氧化氮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NG-Monomethyl-L-arginine(简称L-NMMA)及一氧化氮的供体Sodium Nitroprusside (SNAP),在可调静水压装置中培养2h后提取上清液,采用考马斯亮蓝蛋白定量检测法测定上清液中蛋白多糖的含量.[结果]芹菜素3atm组和L- NMMA3atm组蛋白多糖合成最高,两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SNAP 30 atm组蛋白多糖合成最低,与各组间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空白组、L-NMMA组、SNAP组和芹菜素组中3 atm下蛋白多糖合成较30 atm下蛋白多糖合成高,与之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 atm的静水压下,培养基中添加芹菜素使蛋白多糖合成明显增加.添加芹菜素也部分降低了 30atm的静水压下对蛋白多糖合成的抑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