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1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79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92篇
内科学   75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996篇
预防医学   36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50篇
  7篇
中国医学   1576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354篇
  2009年   334篇
  2008年   376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目的 初步了解红珍珠降糖胶囊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方法 ig给药 ,观察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并测定小鼠溶血素水平。结果 使用降糖胶囊剂量达 2 .1 6g/kg时能明显增强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 ( p <0 .0 1 ) ,1 .0 8g/kg、2 .1 6g/kg能显著升高小鼠溶血素水平 ( p<0 .0 1 ) ,且不同给药组间呈现量效关系。结论 降糖胶囊可能具有提高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  相似文献   
52.
刘平 《中西医结合研究》2023,15(2):91-93,102
目的 探究参芪降糖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type2,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T2DM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予以二甲双胍联合参芪降糖胶囊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变化,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 餐后2h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芪降糖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 可降低血糖,调节血脂,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3.
肥胖相关性肾病已呈流行发展趋势,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肥胖所致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脂质异位沉积等相关,但其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减轻体重是治疗肥胖相关性肾病的重要方法,但常因环境、个人执行情况的影响而收效甚微,且有部分患者体重控制后肾病仍持续进展。综合应用有效的肥胖相关性肾病治疗方法,对控制其进展十分重要。该文综述肥胖相关性肾病的致病机制和诊疗进展,探讨中药在肥胖相关性肾病治疗中的价值,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提高肥胖相关性肾病一体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降糖治疗的疗效。方法分别对40例胆石症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使用胰岛素泵(CSII组20例)和皮下多次胰岛素注射(MSII组20例)降糖治疗。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前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结论使用胰岛素泵可以快速有效地控制高血糖。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金芪降糖片对糖尿病患者血浆ET-1和sICAM-1水平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金芪降糖片和降糖类西药同时服用治疗糖尿病,并与只服西药治疗组进行比较。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ET-1和sICAM-1水平,同时观察血糖和血脂、HbA1c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金芪组治疗后血糖和血脂、HbA1c均有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仅血糖有明显变化(P〈0.05);金芪组治疗后ET-1和sICAM-1均显著降低,分别为P〈0.05和P〈0.01,对照组两者水平皆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金芪降糖片通过降低糖尿病患者血浆中ET-1和s/CAM-1水平,从而保护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在西药常规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再加以中药辨证施治,可以提高临床对糖尿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56.
目的 通过观察左归降糖舒心方对骨骼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胰岛素双受体功能缺失(mouse overexpressing a dominant-negative IGF-I receptor specifically in muscle,MKR)糖尿病心肌病小鼠的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表达的影响,研究调控自噬水平对糖尿病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C57 BL小鼠设作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MKR小鼠采用高脂饲养(high-fat diet,HFD)联合多次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腹腔注射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左归降糖舒心方组(中药组)、雷帕霉素组、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组、盐酸二甲双胍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组(西药组),药物干预28 d。记录小鼠一般情况及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ELISA检测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以评价心肌损伤程度;透射电镜观察心肌形态结构的改变及...  相似文献   
57.
降糖活血调脂汤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5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 1 998年 4月~ 2 0 0 0年 1 2月 ,我们采用自拟降糖活血调脂汤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 5 2例 ,并设 2 0例对照组 ,进行了临床有关项目观察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和病房患者 ,共 72例 ,均符合 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血清三酰甘油 ( TG) >1 .8mmol/L(我院正常值为 0 .4~ 1 .8mmol/L)或血清胆固醇 ( TC) >6.2 mmol/L(我院正常值为 3.6~ 6.2 mmol/L) ,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 5 2例 ,男 2 8例 ,女 2 4例 ;年龄 40~ 70岁 ,平均 5 8.1 5岁 ;病程 4~ 2 3年 ,平均 7.36年 ;合并高血…  相似文献   
58.
1994年 2月— 1998年 4月 ,我们采用纯天然中药研制的降糖Ⅰ号 ,对 376例Ⅱ型糖尿病进行临床观察 ,疗效比较满意。现将记录完整、连续治疗在三个月以上的 2 4 2例 ,作简要回顾如下。1 一般情况男 134例 ,女 10 8例。年龄在 30岁以下 8例 ,31- 4 0岁 32例 ,4 1- 6 0岁 12 1例 ,6 1岁以上 81例 ,最小 2 7岁 ,最大 89岁。病程在 1年以内 14例 ,2 - 5年 136例 ,6 - 10年 6 8例 ,11年以上 2 4例。2 临床资料2 .1 诊断标准[1]  有典型糖尿病症状 ,空腹血糖在 7.2mmol/L以上 ,除外其它相关因素。2 .2 中医分型 根据辩证 ,分为 :气阴两虚…  相似文献   
59.
洪挺  胡咏梅 《新中医》2023,55(2):81-84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颗粒治疗2 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的疗效。方法:选取90 例DPN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 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硫辛酸注射液治 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降糖颗粒治疗。2 组均连续治疗4 周。比较2 组临床疗效、糖化血红蛋 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P2hBG), 以及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 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 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FBG、P2hBG、HbA1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治疗后,2 组FBG、P2hBG、HbA1c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3 项 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胫神经、腓总神经的MNCV、SNCV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治疗后,2 组胫神经、腓总神经的MNCV、SNCV 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 上述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参芪降糖颗粒辅助治疗2 型DPN,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血 糖水平和周围神经病变,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降糖方对糖耐量异常大鼠糖脂代谢及骨骼肌组织κB抑制蛋白α(IκB-α)、核转录因子肽p65(NF-κBp65)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降糖方低、高剂量组,采用高脂饮食喂养4周,链脲佐菌素(STZ)腹膜内注射建立糖耐量异常大鼠模型,治疗8周后,观察骨骼肌组织病理变化,测定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骨骼肌组织IκB-α mRNA、NF-κBp65 mRNA水平、骨骼肌组织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水平。结果:正常组大鼠骨骼肌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骨骼肌排列紊乱、肌纤维断裂、可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盐酸二甲双胍及降糖方干预后,骨骼肌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肌纤维排列趋于整齐。模型组大鼠FPG、FINS、HOMA-IR水平、血清TG、TC、LDL-C水平、骨骼肌IκB-α mRNA、NF-κBp65 mRNA和蛋白水平、骨骼肌组织IL-4、IL-12、TNF-α蛋白水平高于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