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2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350篇
耳鼻咽喉   69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818篇
口腔科学   61篇
临床医学   1373篇
内科学   192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169篇
特种医学   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94篇
综合类   1319篇
预防医学   955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515篇
  12篇
中国医学   349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341篇
  2012年   462篇
  2011年   446篇
  2010年   355篇
  2009年   371篇
  2008年   435篇
  2007年   397篇
  2006年   363篇
  2005年   455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胃癌患者生活质量问卷(QLQ-STO22)中文版的制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QLQ-STO22引入国内,并评价其可行性、信度和效度。方法:以2003年6月1日至12 月31日在某市三家医院入院治疗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状况、简明病情调查表及QLQ-STO22。结果:重复测量前后比较,STO22量表各个维度的ICC 值均大于0.75;Cronbaeh'a 系数为0.80; 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78。表明量表的重测信度、分半信度和内部一致性良好。对STO22量表的各个维度做因子分析,得到3个因子,它们分别能解释总体方差的72.8%,各公共因子在相应项目上的因子载荷均>0. 5,表明该量表具有较满意的结构效度。结论:QLQ-STO22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52.
目的:翻译和修订无望抑郁症状问卷,并测试中文版的信效度。方法:用翻译的无望抑郁症状问卷和Beck抑郁量表对大学生进行两次测试。结果:①修订的无望抑郁症状问卷中文版的探索性主成分分析显示,无望抑郁症状问卷由8个因子组成,累计贡献率为62.733%,因素负荷为0.548~0.937;②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本问卷的8个因子可以合并成一个高阶因子,二阶因子模型是拟合度最优的模型;③各分量表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524-0.810之间(P〈0.01),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328~0.660之间(P〈0.01);④本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24,分半系数为0.7223,重测信度为0.8322。结论:修订的中文版无望抑郁症状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作为大学生的无望抑郁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53.
中国人的婚姻质量状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中国人婚烟满意状况。方法:用中国人婚姻质量问卷对1303名已婚者进行调查,其中夫妻配对资料224对。结果: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总体满意度都处于中等水平,基本上呈正态分布,仅在性格相容和子女婚姻两个维度有统计学差异;约60%以上的人觉得自己的婚姻比较满意,30%的人认为基本满意,5%的体验到非常满意,只有2%左右的人感到不满意;夫妻婚姻质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主观满意度一致的人数占60%以上,不一致或很不一致的人数只占100%。结论:中国人的总体婚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90%的夫妻对自己的婚姻感到满意,只有2%左右的人感到不满意。  相似文献   
54.
目的 了解军校部队生与地方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和应对方式等情况,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临床本科的部队生与地方生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部队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好于地方生,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轻于地方生,性格相对外向,且处事相对稳重,应对方式以积极成熟的为主,统计学检验P<0.05或P<0.01.结论 军人的责任感与自豪感有助于部队生的心理健康,而对军事化管理出现思想上的错误认识是地方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首次诊断为强迫症(OC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关系。方法:42例强迫症患者用耶鲁-布朗强迫评定量表(Y—BOCS)、汉米顿焦虑量表(HAMA)、汉米顿抑郁量表(HAMD)、防御方式问卷(DSQ)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评定并与42例正常对照者比较。结果:强迫症患者以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和混合状态的各占近一半,强迫检查和强迫联想出现的频率较高,约5/6的患者有两种以上的症状,混合型的患者病程长且症状较重:强迫症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更多地使用被动攻击、潜意识显现、分裂、幻想、退缩等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而较少使用升华等成熟防御机制:强迫症患者EPQ中的神经质标准分(N)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内-外向标准分(E)则低于对照组。三种不同类型的强迫症患者之间的心理防御机制以及EPQ问卷各因子的标准分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三组首诊的OCD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不同类型的OCD均较多的使用不成熟和中间的防御机制且多具有内向、神经质的个性。  相似文献   
56.
戴维斯在线认知问卷在538名医学生中的试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戴维斯在线认知问卷中文版,并测试其信度和效度。方法:538名学生完成了戴维斯在线认知问卷,统计分析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戴维斯在线认知问卷中文版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7,重测信度为0.905;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各条目对4个一阶因子的标准负荷系数在0.423~0.814之间,4个一阶因子对上一级潜在因子的标准负荷系数在0.741~0.971之间;整体模式的适配度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RMSEA=0.012,GFI=0.943,NFI=0.931,CFI=0.994)。结论:戴维斯在线认知问卷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一种较好的网络成瘾程度评价工具在我国青少年中使用。  相似文献   
57.
精神分裂症子女个性行为特征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索材神分裂症子女的个性和行为特征。方法 分别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研究组53例精神分裂症子女,对照组50例正常儿童评定。结果 两组儿童EPQ各项因子分无显著差异,在CBCL分析中,研究组退缩、社交问题和内向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男童焦虑抑郁,女童躯体主诉分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精神分裂症子女个性无异常。存在有内向,退缩.社交困难等行为问题.应对其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58.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 考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探讨自尊、社会支持、生活事件等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对1~4年级的300名大学生进行幸福感指数量表、自尊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等问卷测量.结果 ①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9.71).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总分:t=2.239,P<0.05).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尊、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呈显著负相关.⑤自尊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308,P<0.05).⑥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163,P<0.01).结论 自尊和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生活事件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9.
人际交往训练降低医学生心理应激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人际交往训练降低医学生心理应激反应的有效模式 ,以培养交往手段 ,促进身心健康 ,提高学习效率。方法 从云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 2 0 0 0级 8个班 ,41 2名学生中随机抽取 2个班 ,共 1 0 6人为被试对象 ,结合专业学习 ,在生理学课堂教学中贯穿人际交往训练 ,训练前后分别测查 90项症状自评量表 ( SCL-90 )和防御方式问卷 ( DSQ) ,并用 Q分类法检验被试课前和课后自我评价。最后 ,对被试和其余 6个班的学生进行生理测验 ,并对测验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被试在交友信心、乐观豁达、口头表达、积极接纳、说服技巧方面均比训练前有显著和极显著提高 ;且考前心理应激反应明显降低 ,防御方式趋向成熟 ,测验及格率高于其余 6个班。结论 结合专业进行人际交往训练可在近期内改善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深受大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60.
目的 从微观层面探讨归因、自我效能感、教育观念、人格因素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使用《教师心理健康问卷》和CPSQ人格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能力和努力归因对教师心理健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任务难度和运气归因对教师心理健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工作效能和创造效能对教师心理健康都有正向的预测作用。成功教育、挫折教育和主动探索的教育观念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都是正向的预测作用。神经质分数低的教师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不大;趋向于外向、开放、随和以及尽职尽责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结论 归因、自我效能感、教育观念、人格因素对教师心理健康都有程度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