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2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162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85篇
临床医学   888篇
内科学   38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743篇
预防医学   540篇
药学   1119篇
  50篇
中国医学   41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374篇
  2022年   285篇
  2021年   452篇
  2020年   395篇
  2019年   406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261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376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儿科重症肺炎病症患者132例,对患者的基础信息(性别与年龄)以及临床信息(病原学结果、并发症情况以及死亡率)进行临床观测与分析。重症肺炎具有流行性疾病的一部分特点,婴幼儿极易感染,并发症可能性高且有一定的死亡可能性,应在临床工作中引起医护人员足够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02.
胸腺肽α_1在治疗老年重症肺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在治疗老年重症肺炎中的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3例。对照采用抗感染、止咳、平喘、化痰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胸腺肽α1 1.6 mg皮下注射,比较两组疗效及T细胞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1.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细胞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降低,CD8+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在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3.
叶竹梅 《中国中医急症》2014,(2):267-267,270
目的 观察联合纳洛酮对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小儿重症肺炎患儿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均予西医急救处理,并用纳洛酮入液静滴,治疗组在次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的70.83%;治疗组患儿心力衰竭、呼吸衰竭、MOSF纠正时间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面色发绀、呼吸困难、心音低钝、烦躁的消失时间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联合纳洛酮组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明高于单用纳洛酮组.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水平及其临床意义,为儿童SCAP的严重程度判断提供更多临床的依据。方法:64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根据肺炎病情的轻重分为SCAP组56例和非SCAP组590例,对照组为100例正常体检患儿,收集其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儿童CAP组PCT、MV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组血WBC、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SCAP组MVP水平明显高于非SCAP组(P<0.01),两组血WBC、CRP、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V一定程度反映了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和炎症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5.
《临床医学工程》2017,(6):803-804
目的研究儿童重症肺炎患儿凝血指标与降钙素原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50例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和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同时将实验组患儿根据PCT升高的程度分为PCT<2.00 ng/mL组(n=27)和PCT≥2.00 ng/mL组(n=23),比较两组的DD、PLT和AT-Ⅲ水平,以及DIC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PCT、DD、P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T-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CT<2.00 ng/mL组的PLT、AT-Ⅲ水平均高于PCT≥2.00 ng/mL组,DD水平低于PCT≥2.00 ng/mL组,DIC发生率低于PCT≥2.00 ng/mL组,均P<0.05。结论 PCT水平可以反映重症肺炎患儿的炎性反应发展程度,PCT水平越高,表明病情越严重,凝血功能越差,更易并发DIC。  相似文献   
106.
马俊 《当代医学》2021,27(11):119-121
目的探讨发病早期促炎和抗炎性因子检测水平与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68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典型肺炎轻症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前列腺素E2(PGE2),并分析3种指标在高、低水平时与重症肺炎预后转归的关系。结果观察组TNF-α、IL-10、PGE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高水平TNF-α、IL-10下的GPIS评分均高于低水平,高水平PGE2下的GPIS评分低于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早期促炎和抗炎性因子检测水平与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转归密切相关,TNF-α、IL-10、PGE2处于高水平时,表明重症肺炎预后质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07.
《中国医药科学》2017,(1):140-142
目的探讨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实施PiCCO监测技术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对其进行PiCCO监测技术和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液体复苏48h后,观察组CI升高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EVLW、GEDV、SVRI、PCWP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显著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监测技术能有效监测患者的心脏前后负荷、心功能等指标,指导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可防止对于负荷过重或液体不足为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90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加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4例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纳入本次研究,所有病例均选自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儿均分为两组,将采取个性化护理的37例患儿设为甲组,将采取常规护理的37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甲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1.9%)较乙组(70.3%)更高,发热消退时间、惊厥停止时间、住院时间较乙组更短,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较乙组更高,组间对比P <0.05。结论对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利于提升其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李怀云 《安徽医药》2014,(8):1517-1519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A1,ApoA1)对重症肺炎患者生存状况的评估价值。方法将重症肺炎患者根据入院治疗30 d后的生存情况分为恶化组和非恶化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入院1周内血清PAB、CRP、ApoA1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血清PAB入院后5 d,恶化组(165.47±33.79)mg·L^-1,非恶化组(193.36±40.81)mg·L^-1,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血清CRP水平入院后1 d开始,恶化组(27.13±7.64)mg·L^-1,非恶化组(22.84±6.24)mg·L^-1,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血清ApoA1水平从入院后3 d,恶化组(1.15±0.33)g·L^-1,非恶化组(1.37±0.39)g·L^-1,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PAB、CRP、ApoA1对重症肺炎患者生存状况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可结合患者住院时间及病情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